我市有36家藥品經營企業把藥品儲存在重慶醫藥集團和平物流有限公司倉庫,近日該倉庫地址發生變更,市藥監局對這36家企業的倉庫地址變更進行了合併檢查,各企業同時領到了倉庫地址變更後的藥品經營許可證。“要是在過去,我們得接受36次檢查,藥品經營企業只能排隊領證。”重慶醫藥集團和平物流有限公司有關負責人稱。
據悉,今年以來,市藥監局以營商環境創新試點為切入點,緊盯事前事中事後三個環節,充分回應企業主體需求,堅持靶向發力,精準紓困解難,成效初顯。截至目前,全市醫藥産業發展良好,今年新增“兩品一械”(藥品、化粧品和醫療器械)生産和藥品批發企業117家,營商環境持續向好。
優化藥品生産經營許可工作程式
今年6月,市藥監局印發《關於進一步優化藥品生産經營許可工作程式的通知》(下稱《通知》),旨在持續深化“放管服”改革,優化營商環境,服務生物醫藥産業高品質發展。
《通知》明確了藥品生産經營許可合併辦理的6種情形。例如,重慶醫藥集團和平物流有限公司符合第6種情形,即不同藥品經營企業委託市內同一第三方藥品物流企業儲存配送,因第三方藥品物流企業倉庫地址發生變更,導致多個藥品經營企業申請倉庫地址變更。
“《通知》還明確了藥品自行生産免於現場檢查的4種情形,藥品委託生産免於現場檢查的6種情形。”市藥監局有關負責人介紹,《通知》詳細羅列出優化藥品生産經營許可的各種情形,一目了然。截至目前,全市已有53家企業享受到《通知》相關政策。
“這為優化營商環境進一步破除了政策壁壘、部門壁壘,讓企業有實在的獲得感。”該負責人説。
實施“三重”服務讓園區有了“管家”
“在與企業打交道過程中,我們發現企業的訴求集中在‘辦快一點’,這就需要我們提前介入,為企業服好務。”該負責人説,我市創新實施“三重”服務機制,即對生物醫藥産業重點園區、重點企業、重點項目提供創新服務,比如市藥監局明確了5個技術小組對接聯繫兩江新區大地生物醫藥産業園、重慶高新區生物醫藥産業園、重慶國際生物城、重慶長壽工業園等10個重點園區;對地産中藥、創新疫苗、診斷試劑、高端器械4個重點領域,太極、國藥、智飛、華邦、金山、海扶、精準生物、中元匯吉等重點企業開展“管家式”服務,幫助其解決實際問題。
數據顯示,今年這樣的創新服務已助力2個生物製品獲批上市,17個品規仿製藥通過或視同通過一致性評價,4個新藥獲批開展藥物臨床試驗,17個創新醫療器械産品納入市級優先審評審批通道,165個産品取得醫療器械註冊證。
積極探索生物醫藥行業智慧監管
市藥監局相關負責人介紹,自營商環境創新試點工作開展以來,該局積極推動藥品智慧監管工作,目前已建成的市藥品智慧監管平臺,包含行政辦公、許可審批、日常監管、行政執法、審評認證、抽樣檢測、實驗室管理、特藥管理、數據中心等10個子系統,將“智慧+”充分融入監管事前事中事後各環節,為高效監管插上“翅膀”,也為企業減負解憂。
截至目前,市藥品智慧監管平臺已累計涵蓋71108家“兩品一械”企業、10543個品種,匯聚各類數據106065條;實現市級監督檢查4229次,區縣監督檢查110538次;完成審評1253次,審查911次。(李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