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銅梁福果鎮:旱情緩解不鬆勁 抓好産業促發展

來源:中國網 時間:2022-09-01 16:47:06 編輯:李柯佑

8月31日上午,秋雨紛紛。上午9時許,在重慶銅梁區福果鎮河興村的柑橘坡上,村支書傅貴芳帶著專業合作社社員在松地除草。

“這個沃柑園有150多畝,是村裏建起的集體經濟項目。前段時間持續高溫乾旱,村裏天天組織抽水抗旱,終於保住了果樹沒有遭受大的損失。從前天開始,天氣轉涼,旱情緩解,加上下了小雨,合作社及時組織果樹秋季管理,並把柑橘樹下的空行翻耕出來種上秋蘿蔔,增加一季收入。”村支書傅貴芳説。福果鎮是銅梁南部片區,是一個有1.8萬多人的農業鎮。近年來,鎮裏大力發展特色農業産業,以黨建為引領,按照“1+2+N”的發展模式,採取“村集體經濟+企業主+農戶”的模式,發展起優質高粱、蓮藕、水果和黑雞等産業,以産業振興帶動鄉村振興。7月上旬以來,持續的高溫乾旱天氣給森林和農業産業造成嚴重的威脅。旱情發生後,鎮黨委、政府組織黨員、幹部、志願者和群眾在抓好嚴防山火的基礎上,抗旱保苗,經過50多天的艱苦奮戰,不僅讓上萬畝森林安然無恙,而且農業産業也沒有遭受大的損失。

在巴岳山麓的三多村,是鎮裏重點打造的銅梁黑雞産業發展示範村。走進示範養殖基地大棚,毛色光亮、油光水滑的幾萬隻育肥的黑雞開始銷往市場。

“今年的旱情雖然非常嚴重,但鎮村幹部千方百計想辦法幫助養殖場解決了幾十萬隻肉雞的飲水問題。現在,我們一方面擴大黑雞的養殖數量,一方面把雞苗供應給周邊的農戶,讓群眾都發養雞財增加收入,這幾天,不少的村幹部和農戶前來聯繫雞苗發展林下養殖。”雞場負責人介紹説。

在荷香村,長勢喜人的荷蓮一眼望不到盡頭,微風拂過,荷葉起伏,空氣中透出淡淡的蓮葉的香氣。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的景象讓人賞心悅目。

“荷香村是重慶龍裕公司掛牌的蓮藕藕種種植基地,荷香、高山、龍崗3個村蓮藕藕種培育基地面積有500多畝,負責向全區各鎮提供優質種源。蓮藕是水生蔬菜,需要有充足的水源才能保證正常生長。今年7月以來沒有下一場雨水,面對持續的旱情,鎮村全力組織保抗旱,保證了藕苗的正常生長。”正在荷田裏查看蓮藕長勢的聯繫村領導劉平介紹説。

在荷香村兩條溝田裏,分佈著77個藤菜大棚,綠油油的水藤菜鋪滿其間。業主趙長林和當地的10多位農民工將采收的藤菜整理裝框待運。

村支書胡德申和村務專幹彭良平也來到選菜大棚,和業主一起規劃下步的發展。

“水藤菜基地面積有250多畝,是村集體+業主+農戶的模式發展起來的新型農村集體經濟,每年出産600噸鮮藤菜全部銷往永輝超市。今年6月下旬一場大風,吹垮了不少大棚,鎮裏及時向區有關部門聯繫,爭取項目資金50萬元修復了大棚,恢復了生産。旱情發生後,鎮村又及時調度荷香水庫水源灌溉澆田,保證了藤菜正常生長。”鎮長龍敏説。

在荷香村,蓮藕、藤菜産業的發展不僅促進了村集體增收,也帶動了60多位村民在家門口務工增加現金收入。

“村裏優先把我安排在藤菜基地務工,幹一天有60元現錢,一年下來兩萬多塊錢就裝進了荷包。有了這筆錢,好日子就過得更巴實了。”脫貧戶張國平笑著説。

團實村在鄉村振興開發閒置撂荒地建起280畝面積高粱基地。今年8月4日,銅梁“一鎮一主題”之“粱成美景·醉美福果”首屆紅高粱節在福果鎮團實村隆重舉行,節會産生直接經濟效益1000萬餘元,通過文化搭臺,産業唱戲,收到促進農民增收致富的實效。

初秋時節,滿坡的高粱采收完畢,團實村幹部又及時謀劃下一茬作物油菜的種植,整地工作已經開始著手。“明年,鎮村計劃在春季搞油菜花節,秋季舉辦紅高粱節,兩個節會大戲推進福果鎮農文旅商高品質發展。”團實村支部書記胡正芳説。

福果鎮轄區內的銅梁國裕酒業是銅梁重點打造的企業,也是福果鎮龍頭企業。高粱基地的建立為福果鎮國裕酒廠提供了優質的釀酒原料,企業負責人韓雲森表示,企業將在抓好提檔升級的同時,開發福文化酒系列新産品,力爭3年內實現産值6億元,稅收6000萬元的目標任務。

雨後逢甘霖。行走在福果鎮,到處可見秋管、秋播、秋栽的場面,田疇裏熱氣騰騰的勞動景象令人感奮。

“這場幾十年不遇的旱災,黨員幹部經受住了考驗,也歷練了幹部的作風。接下來,鎮裏將在繼續做好防火、防疫工作的同時,組織幹部進村入企,進一步落實措施,著力指導科學謀劃‘1+2+N’産業發展,為銅梁打造産業高地、文旅勝地、宜居美地、民生福地書寫好福果篇章。”鎮黨委書記張藝凡表示。(趙武強 李拉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