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3月1日,《重慶市文明行為促進條例》正式實施。一年多以來,廣大人民群眾學理論、思方法、踐目標、悟道理,提升文明素養,促進社會文明進步,將文明行為從紙面落實到實際,城市形象更加美麗生動。
新時代呼喚
《條例》掀起文明行為燎原之勢
文明行為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體現,《條例》將近年來全社會形成的文明行為系統總結規範,以人大立法的形式向社會頒布執行。
每年三月是《條例》規定的本市“文明行為促進月”。2021年3月1日,全市首個“文明行為促進月”活動拉開帷幕。市委宣傳部、市文明辦,市人大法制委、市人大社會委,九龍坡區委、區政府聯合舉辦“《條例》實施啟動儀式暨‘文明行為促進月’市級示範活動”。
在“文明行為促進月”,“時代楷模”馬善祥、全國人大代表劉希婭、全國文明家庭代表陳麗芳等先進典型向廣大市民發出踐行《條例》的倡議,參加有關文明行為促進活動。
渝中區、江北區、永川區等圍繞“文明行為促進月”和“3·5”學雷鋒日,深入推動“文明在行動”系列工作和主題志願服務活動;渝北區、九龍坡區開展了“《條例》進書屋”“小餐桌帶動大文明”等活動;銅梁區、石柱縣廣泛開展《條例》院壩會、社區集中宣講等群眾性學習活動;合川區堅持“文明創建永遠在路上”,啟動了“文明小區”“文明樓院”“文明角落”等創建工作。
據統計,2021年首次全市“文明行為促進月”,累計參與人數達2400余萬人次。一年多來,人民群眾用積極行動表明,《重慶市文明行為促進條例》實施漸入佳境。
青少年參與
《條例》拓展後備力量成長之道
青少年爭做英雄則英雄輩出,青少年行動文明則文明成風。重慶青少年參與文明行為促進活動,成為社會文明進步的重要力量。
《條例》實施以來,我市以“小蘿蔔頭進校園”活動為抓手,廣泛開展紅色小講師團巡講、“黨在我眼中·紅色研學”“紅色故事雲端曬”等豐富多彩的慶祝建黨100週年系列活動。通過文明實踐活動,拉著青少年邁好“人生第一步”,扣好“人生第一顆扣子”。
今年6月,紅岩聯線管理中心將“小蘿蔔頭進校園”系列活動送到了巴蜀小學校。本次活動進行全方位創新,打造了具有“聽、説、看、做、玩”等綜合內容的沉浸式紅岩主題體驗教室,將“小蘿蔔頭”展覽、“小蘿蔔頭”故事宣講、“小蘿蔔頭”文創精品、“小蘿蔔頭”互動遊戲等環節巧妙融合在同一空間內,促進孩子們對“小蘿蔔頭”事跡的全面深入了解,讓紅岩精神得到更好地弘揚和傳承。巴蜀小學校四年級3班的李姿熠對小蘿蔔頭的故事如數家珍,“我們不能忘記那些苦難的昨天,我們要珍惜現在幸福的今天,作為新時代的少年,我們更要去建設美好的明天。”
我市發揮“小手拉大手”作用,紮實開展“網上重走長征路”“青春心向黨”“童心向黨”等宣傳教育活動,引導青少年帶動家長踐行文明行為。全市300余萬青少年參與,他們的督促力、帶動力、影響力呈幾何級擴大。
典型性示範
《條例》確立生活工作標準之旗
一個時代,有著自己的先鋒旗手、精銳力量;文明行為背後,有著一股強大的推動示範力量。
“手握方向盤,道義刻心間,身作筆、墨是汗,山水之城寫奉獻……”這是《“雷鋒的士”之歌》。這群普通的的士司機,在救助困難群眾、愛心送考、識別詐騙等特殊時刻,貢獻出了自己的一份力量,為整個城市增加一股正能量。
“阿姨,我疫情期間沒有認真上網課,現在學習越來越吃力,感覺很沮喪……”“我是密切接觸者,隔離在家,感覺很孤獨,我會失去朋友和家人嗎?”希望熱線、“甜甜虎心理樂園”等心理志願服務團隊,在社會事件突發、個人心理問題等危急時刻為廣大市民提供服務。
毛相林獲評“全國脫貧攻堅楷模”,王紅旭獲評“時代楷模”。全市獲評全國道德模範3名、全國學雷鋒志願服務“四個100”先進典型12個、中國好人31名,選樹“最美教師”251名。一個個志願團隊、一個個優秀集體、一個個先進個人,他們是新時期“最美的人”,形成了文明行為促進工作的帶頭力量。
全社會動員
《條例》開啟現代城市昇華之門
城市設施是城市的身體,文明行為是城市的神魂。物質財富已然豐富的今天,文明行為推動城市品質再進一步。
近年來,全市持續辦好“山水之城美麗之地”導遊詞講解大賽、崗位服務明星推選、“高速帶我文明遊·打造美麗風景線”等品牌活動,支援創建文明城市、文明村鎮、文明單位、文明校園,展示出重慶現代城市的魅力。
持續深化“重慶好醫生、重慶好護士”“渝稅先鋒”“巴渝工匠”等創建活動,社會價值得到正面強化。
深化“家風潤萬家”主題活動,推進黨政機關廉潔家庭建設,大力建設新時代的家風文化,整理編寫體現中華美德、符合生活實際的新時代家規,創建文明家庭,風清氣正的家庭環境全面鞏固。
《條例》錘鍊了市民行為,提升了城市品質,結出了豐碩成果。
今年6月,市委宣傳部、市文明辦會同市人大社會委開展《條例》施行情況問卷調查,93.61%的調查對象表示很滿意、滿意,《重慶市文明行為促進條例》得到了全市人民高度認可。
文明城市,近悅遠來。三千萬巴渝兒女,建立起一座西部現代城市;八萬餘平方公里,吹拂起一股浩蕩文明新風。(重慶日報記者 張莎 實習生 王懿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