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巴南:推進數字鄉村建設 為鄉村振興插上“數字翅膀”

來源:中國網 時間:2022-08-12 16:49:31 編輯:珍珍


image.png
無人機“上崗”施肥忙。伍鳳秋/攝

自2020年成功入選首批國家數字鄉村試點地區以來,重慶市巴南區大力推進數字鄉村建設,不斷深化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數字技術在巴南加快“進村入戶”,為鄉村發展注入新活力,為農民增收增添新動力,為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提供助力。近日,在中央網信辦通報的2021年國家數字鄉村試點工作階段性評估中,巴南區數字鄉村試點建設工作在全國117個試點區縣中排名第7。

用“數”種田

賦能農業生産更智慧

8月9日,熱辣的太陽炙烤著大地,二聖鎮中坪村智慧糧油項目基地,大片的稻田在風中如波浪般翻滾,長勢喜人。

上午10點左右,巴南區二聖鎮農業服務中心工作人員張軍的手機App“智慧農業”上正不斷發出預警資訊,提醒他稻田土壤濕度不夠。

張軍趕緊聯繫工作人員趕到現場為稻田“降暑”,並使用無人機進行施肥。看著無人機在稻田中來回穿梭,張軍不禁感慨:“換作是以前,一個工人每天只能施3畝地的肥,現在用無人機,10多分鐘就能施十幾畝,一部手機就能實現水質、蟲情、氣象監測等,還能與專家遠端連線,大幅提升了農業生産效率,預計今年每畝産量可提高200斤。

不僅是智慧糧油項目,近年來,巴南農業正朝著生態化、高效化、智慧化快速發展,數字技術正成為農村的“新家當”。巴南區農業農村委牽頭實施了1000畝巴南銀針茶葉智慧化試驗示範項目、500畝集體村智慧梨園、500畝中坪村智慧糧油等項目7個。其中,智慧梨園、智慧糧油核心功能、展示大廳基本建成;巴南銀針茶葉智慧化試驗示範項目建成後,生産效率提高15%,提升茶農的年均鮮葉收入10%。巴南區委網信辦和巴南區農業農村委聯合實施的“區塊鏈+農業”項目,將“巴南銀針”等3個品牌茶葉生産數據上鏈,實現了從田間到舌尖全透明,為二聖茶葉節約維權成本近100萬元。

以“數”育農

更多農民擁抱數字生活

姜曉東是姜家鎮的一名養殖戶,目前養殖了3000隻鴨和2000隻雞。他雖然是一名70後,卻也是短視頻創作達人,幾乎每天都要將自己的養殖過程拍成視頻上傳短視頻平臺

就在幾個月前,姜曉東可沒想過,自己“一把年紀”不但學會了網路直播,還能靠直播賺錢,而這一轉變源於“新農人孵化培養計劃”。據了解,該培育計劃通過在姜家鎮及周邊招募有志於建設鄉村的網路創作者,開展為期一年的孵化培養,培訓內容為短視頻創作、直播電商帶貨等相關專業理論和實踐培訓。

“有課堂,有專業老師授課,學員每人每日交通補貼60元,午餐、資料等全部由鎮上買單。”姜曉東欣喜地發現,進班學習拍攝剪輯才一個多月,自己視頻號粉絲數居然從300多人漲到700多人,而且還在快速增加。通過短視頻平臺,姜曉東打開了線上銷售渠道,今年産值有望從2021年的10萬漲至20萬。

“截至目前,我們已完成第一階段49名學員短視頻內容創作培訓工作,已進入第二階段20名學員常態化直播帶貨培訓,‘新農人’學員抖音粉絲量合計16.5萬人,帶動特色産品銷售43萬餘元。”巴南區姜家鎮組織委員伍紅介紹,孵化出的本土優質新農人,通過短視頻直播傳播鄉村生活,助力本土農産品銷售和鄉村旅遊,帶動鄉村經濟社會發展。

為更好培育“數字農民”,今年來,巴南區人力社保局還組織實施了鄉村振興專題創業活動,聘請創業導師圍繞“民宿行業新行銷”“農村電商短視頻直播”“鄉村旅遊接待人才培養”等主題對創業項目進行指導,2021年以來已實施各類活動5場,服務創業者150余人次。

依“數”管村

為鄉村治理提質增效

近年來,巴南持續推動智慧社會治理向基層延伸,借助數字化管理為鄉村治理“提質增效”。

“基層社會治理覆蓋農村百姓生活的方方面面,數字技術慢慢打通基層治理的‘最後一米’,讓村民‘小事不出門、大事不出村’,從而提升基層治理效率。”巴南區委政法委相關負責人介紹,該委已建好鄉村治理的指揮作戰平臺,在全市率先建成了覆蓋區、鎮街、村(居)的三級綜治中心,推進鄉村網格化管理服務工作,劃分網格組建網路隊伍,實現了基礎數據線上上展示,問題事件線上上報告、研判、處置和反饋,閉合從源頭到末梢的鄉村治理鏈條。

同時,巴南區委網信辦在二聖鎮集體村試點數字大屏項目,為村民提供資訊推送、看家護院、親情通話、遠端會議、鄉村治理等服務,幫助農民跨越數字鴻溝。各鎮街與中國電信合作打造鎮街電視,解決了農村老人文化低、不會使用智慧手機的資訊接受盲區,將基層黨委政府的聲音及為民辦實事的相關資訊及時傳遞到千家萬戶。(伍鳳秋、夏雨/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