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武隆:金銀花開滿山坡 村民喜摘“致富花”

來源:中國網 時間:2022-08-12 16:55:17 編輯:李柯佑

日前,在重慶市武隆區鳳山街道楊家村金銀花基地裏,300多畝金銀花長勢喜人,放眼望去,一團團、一簇簇挂滿枝頭,盛開的或白或黃的金銀花隨風搖曳,幾十名村民冒著烈日,穿梭于花海中,搶抓時間採摘,一派忙碌的豐收景象。

據武隆區鳳山街道楊家村第一書記李傑稱,楊家村在新一輪的産業結構調整中,選擇了適宜種植、收益頗豐、前景廣闊的中藥材金銀花,並採取“公司+農戶、幹部帶群眾、大戶帶小戶”的模式發展,種植面積達1000畝,目前300畝已經上市開採,金銀花開滿山坡,成為當地群眾的“致富花”。

image.png

引苗

武隆區鳳山街道楊家村平均海拔900米以上,是典型的四面陽山,光照十分充沛。過去當地老百姓依靠種烤煙和傳統的莊稼維持生活,近些年,土地的産出效益一年不如一年,村民們大多都選擇了外出打工討生活,楊家村一度成為空殼村,土地成了撂荒地。

2020年,火爐鎮萬峰村的種植大戶邵全勝和邵權國兩兄弟,經過多面考察和選址,將焦點瞄準了楊家村,認為楊家村非常適宜種植金銀花,於是,當年就流轉200畝土地,種上了金銀花。

2021年5月份,武隆區統計局一級主任科員李傑到楊家村當第一書記,助力鄉村振興。在走訪時,他了解到邵全勝和邵權國兩兄弟有多年的金銀花産業種植經驗,發展産業勁頭足,而且村子裏的肥土被大量荒廢。

“你想不想把金銀花産業做大做強,如果想,我們就以‘公司帶農戶、幹部帶群眾、大戶帶小戶’的模式來發展。邵全勝和邵權國聽後,一拍即合,同意了李傑的提議。

“我們決定在村裏發展金銀花産業,增加大傢夥的收入,大家願不願意?”於是,李傑帶著駐村工作隊隊員到8個村民小組開院壩會,面對從每家每戶中派出的家庭代表,他拋出了問題。

“想,怎麼不想,問題是這個真能掙錢?”“我想種,但怕虧。”“能賣好多錢斤,種出來哪個收?”村民們一股腦提出眾多問題。

“楊家村光照充足,海拔適宜,非常適合種植金銀花,邵全勝的公司可以給大家提供種植技術,金銀花盛産後畝産能達到1200斤以上,公司保底回收4元一斤,隨市價還會提高。”面對村民們的疑惑,李傑一一解答。

為了讓老百姓認可金銀花産業,2021年國慶節,李傑組織了農戶代表到浩口鄉,在沒有人帶路的情況下,鼓勵農戶代表自己到金銀花基地裏實地了解收益、種植方式、發展前景。

農戶代表們考察回來後,發展産業積極性高漲。楊家村副書記徐樹明帶頭種18畝,櫻桃坪組的組長譚開志認領80畝,村民唐友財認領5畝,櫻桃坪組80歲的婆婆肖時香種植24棵,邵全勝公司新增種植面積400畝……


image.png

培育

2021年臘月二十,一輛裝滿金銀花樹苗的大卡車駛入楊家村,打破了村子裏的寧靜。

村民望著卡車越來越近,心裏也越來越激動。“就等著這批樹苗種下去,變了錢給娃娃交書學費。”“我來看看今天有好多人認領,有多的我也領點。”

卡車剎車後,村民們齊心協力將苗子卸載公路邊,李傑和駐村工作隊員為大家分發種苗,邵全勝還現場為大家演示金銀花的種植方式。“第一次栽種首先注意窩距、行距,要松土、蓋濕土、澆水……

村子裏一下子熱鬧了起來,回村過春節和探親的村民也紛紛加入了種植大軍,楊家村的撂荒地滿是忙碌的身影,一塊塊荒土上種上了致富樹,煥發出勃勃生機。

苗子種下了,管護也尤為重要,每到重要的管護時節,李傑就會組織技術人員到農戶基地裏開展技術幫扶。農忙時節邵全勝不僅要顧著自己基地,還要到各個農戶的基地裏,為他們傳授種植技術和管護經驗。

“眼下要開始施肥了,要把草除好,注意病蟲害防治,遇到生長異樣,一定要及時聯繫我。”在田間地頭,邵全勝一遍又一遍地叮囑農戶們,切勿大意,一定要悉心呵護

“有你們當車頭帶,我們跟著跑,信心十足。”村民唐友財一遇到什麼問題,就向邵全勝請教,有時候邵全勝還不請自來,加上第一書記和村支兩委幹部做堅強的後盾,這樣的傾力幫扶讓他滿懷信心。

現如今,金銀花産業遍佈楊家村8個村民小組,花開時節,香飄四野,昔日的荒山變成了真正的金山銀山,村民們無不由衷地叫好。

image.png

見效

6月中旬,武隆區鳳山街道楊家村金銀花基地的花朵迎風綻放,開滿了山坡。因為金銀花花期時間短,只有20天左右,邵全勝組織了70余個村民散落其間,冒著烈日,忙著採摘今年的首茬金銀花。

“金銀花需要純手工採摘,能有效帶動附近村民到基地務工。”村民把土地流轉出來種上了金銀花,村民又搖身一變成了採摘工,一年到頭有活幹,一人一天能採摘70斤到200多斤不等,每天可達到收入百元以上。

在不遠處的田埂旁,便是金銀花稱重點,村民們採摘的金銀花在現場就能稱斤數,再由工人運送到公司。

“最多的時候,一天可以採到250斤左右的新鮮金銀花,每斤9角錢,一天就能收入200多元,比待在家裏強多了。”楊家村2組村民羅成碧已經在基地裏連續採摘了10多天,雖然苦點累點,但能掙到錢,臉上總是挂著笑容。

“這是我們金銀花基地,有300多畝已經投産,近兩年陸續又擴展了700多畝,預計盛産後畝産達到1200多斤鮮花。”李傑介紹。

金銀花一般隔年開花,徐樹明2021年冬季種植的金銀花由於管護得當,已經初見成效,採摘了幾十斤,邵全勝按照每斤5元錢的價格回收,讓徐樹明嘗到了甜頭。

為進一步提升金銀花的産品附加值,邵全勝還修建了金銀花烘乾加工廠,配備了篩花設備。今年,基地裏採摘的新鮮金銀花達10萬斤。

新鮮的金銀花一層一層均勻攤開在烤架上,接受15個小時的烘制。烘好後金銀花色澤自然,花型飽滿,在不破壞自然藥性的前提下,滿足了市場對於金銀花原材料“品質”的要求,也增強了市場競爭力。

産業興旺是鄉村振興的基礎。近年來,武隆區鳳山街道楊家村不斷優化産業結構,狠抓品質提升,興旺産業的同時,為村民增收致富開闢了新路子。小小金銀花,成為鄉村振興道路上村民增收的“致富之花”。

採訪手記:

只有鄉村經濟發展了,才能富裕村民,繁榮鄉村。對於奔跑在振興之路上的廣袤鄉村而言,需要的車頭就是村裏的致富帶頭人。在鄉村振興的道路上,武隆區鳳山街道楊家村通過“聯繫幹部引、公司+農戶、幹部帶群眾、大戶帶小戶、保底包回收”的發展模式,為村民增收致富開闢了新路子,種上了“希望樹”結出了“致富花”,共同奏響了産業發展“協奏曲”。曾經的空殼村,如今漫山遍野金銀花開,不僅夯實了産業基礎,更鼓足了村民錢包,繁榮了鄉村經濟。(代娟/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