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月驕陽似火,在重慶市南川區水江鎮雙河社區2組的花椒基地裏,採摘後的花椒樹已經發出了新的嫩芽,三三兩兩的工人穿梭在花椒林裏,給花椒樹除草抹芽。
“以前這一片都是石灘灘,莊稼種不出,慢慢地就變成了荒山,一眼望去只有石頭和雜草。”村民官太蘭説,但自從種上了花椒樹後,不僅這片荒山變“綠”了,更是讓她們能在家門口上班掙錢。
官太蘭口中的石灘灘其實是被稱作“土地癌症”的石漠化土地,是在喀斯特脆弱生態環境下,由於植被嚴重破壞等原因導致水土流失加劇、土地生産能力衰退,地表呈現出類似荒漠景觀的岩石。受石漠化影響,當地村民種玉米、水稻,遇到天干水澇,幾乎沒有收成,於是大家寧願地荒著也很少有人去種。
如何讓這些石漠化土地變成綠水青山?依託石漠化綜合治理,南川區林業局專業技術人員不斷摸索,成功探索出種植花椒等耐旱、易成活且效益較好的經濟作物。
2017年,南川區水江鎮返鄉人員韋中勤牽頭引進業主,組建了花椒種植戶專業合作社,將這幾片山坡承包下來全部種上花椒。
“雖然周圍是石頭,但石縫裏有土,且土質瀝水,適合種花椒,村民經過長期實作還總結出了適合石縫的窄鋤頭耕作方式。”合作社負責人左國木説,目前基地花椒面積有600畝,今年共計采收幹花椒超2.5萬公斤。
花椒種植既解決了石漠化“土地癩子”問題,變光禿禿的石頭山為綠水青山,又解決了當地群眾增收問題。
鄔啟木就是受益者之一。他家就在花椒基地旁邊,他與妻子一起在基地承包了近4000株花椒管護,負責花椒的除草、打藥、修枝等,按照一個月每株0.82元,每年有11個月的承包管護期,再加上1個月花椒採摘期6800多元的採摘工資,預計今年夫妻二人能有4萬元的收入。鄔啟木説,他們自己承包管理,每個月的活只需半個月就能幹完,剩下的時間還能照顧家裏,種點莊稼,他們對此十分滿足。
南川區還探索造林與造景相結合的治理方法,改善石漠化土地的生態狀況,讓昔日的石漠化荒山泛起綠色,既打造了新的景點,留住“綠水青山”,又解決了民生問題。
南川區興隆鎮金花村遠雪農場,幾年前,這裡還是一片由於長期開採石英砂而廢棄的荒山,通過關閉礦山開展復墾,遍植李樹、桃樹,漸漸地,荒山披上綠裝。如今,這裡春可賞花夏可採果,成為遊客鄉村旅遊的喜愛地之一。
南平鎮景秀、玉龍兩個行政村是南川區煤礦採空區和嚴重石漠化地區之一。南川區引進業主單位,採取“公司+基地+農戶”模式,依託石漠化綜合治理,在景秀、玉龍村栽植花椒2000余畝,不僅改善了石漠化土地的生態狀況,還成了村民的“搖錢樹”,實現增綠、增收兩不誤。
近年來,南川區把石漠化綜合治理與發展林業特色産業相結合,依託植樹造林、封山育林、退耕還林等林業重點工程,堅持“生態産業化、産業生態化”,開展石漠化綜合治理,石漠化擴展趨勢得到有效遏制,植被恢復效果顯著,生態環境持續有效改善。(劉曉娟/文 吳科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