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溪鎮金溪社區距離黔江城17公里,原屬黔江深度貧困村,過去被稱為“筲箕灘”。提到“筲箕灘”,給人的第一印象便是“窮”,當地人戲稱:“土無三里平,人無三分銀。”
當脫貧攻堅的號角吹響,加上鄉村振興步伐的有效銜接,如今的“筲箕灘”讓人豎起了大拇指——傳説的“豬屎街”變成了“小洋樓”,曾經糊口的紅苕、包谷地變成了獼猴桃、蜂糖李、白玉琵琶、蠶桑等經濟林,曾經的泥巴路變成了水泥路,直通村民家門口……條件好了,日子也好了,村民樂了。
近日,黔江區融媒體中心“一村一品”採訪組走進金溪社區,感受“筲箕灘”的巨變。
環境變
“豬屎街”變“小洋樓”
初夏的金溪鎮,群山環抱,四五層的小洋樓沿路而建,錯落有致,乾淨整潔的柏油路直通村民家門口,家家戶戶樓下停放著私家車,山上的蜂糖李黃通通的,散發出誘人的清香,獼猴桃樹果子挂滿枝頭,沉甸甸的,仿佛看到了豐收的希望。午飯過後,集鎮後山的路燈亮了,照得整個後山燈火通明,村民們沿路散步,有説有笑。
幾年前,這樣的場景是當地村民想都不敢想的。過去,金溪社區村道坡陡彎急,路況極差,基本屬於“晴通雨不通”,曾經的集鎮也被當地人戲稱為“豬屎街”。
“以前我們街上家家戶戶都養豬,並且是散養,豬在街上到處跑,豬屎隨處可見,所以稱之為‘豬屎街’。”金溪社區老黨員陳龍凡告訴筆者,他在金溪社區任了34年書記,金溪社區的變化全都看在眼裏。
陳龍凡説,曾經“豬屎街”不僅臟還窄,一到下雨天,破爛的路根本無處下腳,又因緊挨著河,最窄處僅容成年人側著身子過,否則就會掉下河。
2017年8月,重慶市出臺《深度貧困鄉鎮定點包乾脫貧攻堅行動方案》,將金溪鎮確定為全市18個深度貧困鄉鎮之一,金溪社區老百姓也迎來了希望。扶貧隊來後,先是從基礎設施改善入手,修路建房,讓老百姓的人居環境真正得到了改善。
“當時拆房修房,政府給我們補貼一平方150元,還把公路擴寬,直通家家戶戶門口。”陳龍凡指著自家的四層小洋房開心地説,活了78年了,見證了金溪的發展變化,如今家家戶戶都住這樣的好房子,真是打心底高興。
生活變
“吃不飽”變“吃得好”
金溪社區因土地大多是“雞窩地”“巴掌田”,有“九山半水半分田”之説,又因資源匱乏,地勢形如筲箕被稱為“筲箕灘”。上點年紀的人説起“筲箕灘”的生活,全是直搖頭,就連當地的姑娘,也不願意留在當地而遠嫁他鄉。
“以前是種出紅苕吃紅苕,種出包谷吃包谷,關鍵還沒有多的,根本吃不飽。”今年86歲的田景榮,在“筲箕灘”生活了一輩子,説起以前的苦日子,直嘆氣。
也因為常年吃紅苕包谷,那時候的人們總想著變著花樣吃,田景榮也因此學得了一手做紅苕粑和包谷粑的好手藝,後來傳授給了自己的兒媳陳麗。陳麗便將這一手藝傳承了下來,開起了粑粑店。近幾年,金溪鎮發展迅速,當地村民的生活條件越來越好,金溪鎮的名聲也越來越大,越來越多的人走進金溪,陳麗的苕粑也名聲大造,甚至走出國門。
“我們每天最多的時候要賣3000個粑粑,經常收到廣東、浙江等地的訂單,甚至還有好多來買我們的粑粑帶到國外去。”陳麗告訴筆者。
“現在日子好哦,以前吃不飽,現在吃穿都不愁,屋頭頓頓沒離肉,兒女們還經常帶我去吃好吃的。”田景榮説起現在的生活,臉上樂開了花。
思想變
“紅苕地”變“經濟林”
要想真正根治貧困,得從思想上拔窮根;要讓老百姓真正奔小康,産業發展才是關鍵。
因此,紮根金溪鎮的扶貧工作隊確立了“2020年把金溪鎮建設成為黔江城區後花園、特色採摘園、休閒觀光園、高品質脫貧的示範鎮、市級衛生示範鎮”的脫貧發展目標,堅持把強村和富民結合起來,“鏈條式”帶動産業發展,推動集體群眾雙贏。
在主導上下功夫,在特色上想辦法,在難點上求突破,金溪社區形成了以蠶桑為主導的産業,桑園面積達1900畝,全社區養蠶戶共有28戶,養蠶685.7張,産繭23525公斤,實現産值106萬元,同時投入2300萬元整治土地2300余畝,在譚家坪建設1000畝現代水果産業基地,現已栽種青脆李、桃子、蜂糖李、枇杷,林下套種蜜本南瓜、辣椒、油菜、黃豆、時蔬等短期收益項目,增加合作社收入,並在不宜發展種植業的5、6、7、8組規劃發展1000頭肉牛養殖業。
在譚家坪生態農業觀光園,站在半山腰放眼望去,一棵棵李子樹整齊排列,鋪滿了整個山頭。李子樹下的婺源皇菊長勢良好,兩者相得益彰。有不少遊客慕名而來,拿著手機拍照,歡鬧聲久久回蕩在田野上空。幾天前,這裡蜂糖李正值熱賣,如今,幾千斤蜂糖李已經銷售一空。
“今年的蜂糖李迎來了豐收,産量達5000余斤,售價30元一斤,産值大概15萬元。”譚家坪生態農業觀光園負責人馬文星告訴筆者。
“我們在這裡打工,一天能掙80元錢,只要你願意來,可以説是天天都有事情做,每年還能收到自家土地的租金。”在觀光園務工的村民張仕權樂呵呵地告訴筆者,以後這片果園的長期效益無法估量,能在家門口就有錢掙,以前我們是想都不敢想的。
據了解,譚家坪生態農業觀光園背靠金溪集鎮,群山環繞、風景秀麗,既可俯瞰集鎮全景,又可遠眺群山水墨,是發展休閒農旅的好去處。目前,該觀光園已建成園區産業配套路4公里,其中寬5.5米的主路2.5公里,寬4.5米左右的支路1.5公里,鋪設節水灌溉管網覆蓋達580畝。
據介紹,金溪鎮通過“公司+基地+合作社+農戶”的發展模式,建起譚家坪生態農業觀光園,集花海觀光、田園體驗、林間遊樂為一體。通過果園套種中藥材,首先是提升了土地效益,同時帶動老百姓通過入股、務工的方式來增加收入,務工群眾每人平均增收在1萬元以上。(黃英 田丹 文/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