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城口:“大院自治”創造和諧生活

來源:中國網 時間:2022-07-05 16:42:45 編輯:珍珍

2019年,城口縣沿河鄉紅岩村“王家大院”成了第一批“大網格+小院落”治理試點院落之一,曾走南闖北開大貨車,在村民心裏“有見識”的王仕海被推選為“院長”。

“搬進一個院,就是一家人。不管姓李姓王姓張姓楊,只有人心齊,才能院落興!”當上“院長”的王仕海心裏有盞明燈,他貢獻自家部分房舍打造“院落陣地”,讓院民有了聚會的地方;開設“三點半課堂”,讓孩子們有了良好課後學習環境;組織成立腰鼓隊,開展“年宴”“村晚”等活動,逐漸拉近院民關係;帶領院民幫助院中留守老人、留守兒童,營造敬老愛幼良好風氣;率先垂范將家裏的“神像”換了偉人像,村民紛紛效倣;攜手村民開展人居環境整治,院落環境煥然一新。

“美麗院落齊建設,幸福生活共創造。”如今,這格外醒目的十四個紅色大字,在沿河鄉紅岩村王家大院院落的墻上熠熠生輝,它見證著王家大院從零散到團結、從冷漠到熱情的“變遷”。也是沿河鄉推動黨建扎樁、德治塑魂、院落織網以“大院自治”助推鄉村治理的深刻總結。近年來,沿河鄉創新網格管理方式,在不同的院落中推選有奉獻精神、號召力強、德高望重的人為“院長”負責本院落的管理工作。同時,在健全院落管理體系基礎上,鄉黨委政府積極引入社工組織在自然院落間開展形式多樣的文化活動,通過文化引領解放思想、凝聚人心,推動社會治理。

沿河鄉村民一直有在中堂墻上張貼鎮宅符的習慣,以求平安發財。在各個“院長”的宣傳講解下,各家各戶紛紛鏟掉了墻上的符紙神龕,換上了領袖畫像。其中,聯坪村“中河壩”院落的村民們還在壩口上修建起了“黨恩亭”,他們把“吃水不忘挖井人,致富不忘共産黨”“黨的政策好,永遠跟黨走”“飲水思源,銘記黨恩”話語寫在牌子上,懸挂在亭子裏,時刻提醒大家不忘黨的恩情。 

除了封建迷信,“無事酒”問題也曾在各個院落“濫觴”。滿月、喬遷、升學、祝壽等都要收禮金,沉重的人情負擔讓大家苦不堪言,後來,各村裏成立紅白理事會、完善村規民約,對辦酒情形作出明確規定,依託“院長”對拒不遵規守約的村民採取政策、法律等多種措施予以管控,如今,不辦“無事酒”的理念早已深入人心。

人居環境整治是“大院自治”的一個大方面,全鄉沒個院落每季度會進行一次衛生評比,在這種比學趕超氛圍下,村民的積極性顯著提高,集體榮譽感也得到了空前提升。環境衛生的大變樣,離不開大家的共同努力,從院落志願者到老人小孩,從房前屋後到公路兩旁,人人都有意識地愛護環境衛生,相隔甚遠的河道兩旁、公路街角,都有大家忙碌的身影。

沿河鄉在一座座“小院落”中作出了基層社會治理的“大文章”,成功構建出“大事不出村、小事不出格、了事在院落”的共建共治共用治理格局。(城口縣委宣傳部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