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花開遍巴渝】擦亮文明底色 讓江津更美好

來源:中國網 時間:2022-05-07 17:58:53 編輯:李柯佑

文明,浸潤著一座城市的人文氣韻,標注著它的精神高度。

日前,中央文明辦通報2021年度測評結果,重慶市江津區創建全國文明城區工作在全國直轄市組別30個提名城區排名第10位、重慶市12個提名城區排名第1位,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工作在全國直轄市組別30個提名城區排名第6位、重慶市12個提名城區排名第1位。

江津兩項工作獲重慶市“雙第一”。這份成績來之不易,既是信任與肯定,更是對150萬江津人民的巨大鼓舞和有力鞭策。

守正篤實,久久為功。站在新的起點,江津正堅定信心,鉚足幹勁,以勢不可擋的攻堅合力,不獲全勝決不收兵,全力推進全國文明城區創建工作!城市建設日新月異、道路交通井然有序、文明風尚浸潤人心……春夏之交的江津,文明之花絢爛開放。

image.png
江津藍。 袁孝椿/攝

健全機制凝聚創文“戰鬥力”

江津堅持統籌推進,把創建全國文明城區工作納入全區“十四五”經濟社會發展規劃,與經濟社會發展同謀劃、同部署、同實施。成立由區委、區政府主要領導擔任組長的創建工作領導小組,構建黨委統一領導、黨政群齊抓共管、全社會積極參與的大創建格局。

在區委區政府的堅強領導下,全區上下勠力同心,全力以赴。“哪最難?到現場解決!”直面難點問題,直指民生關切。區四大班子主要領導,區創文指揮部指揮長、副指揮長,區政府專項工作分管領導等16位區領導親自挂帥、靠前指揮,多次奔赴主幹道、社區、農貿市場等地開展現場督查、暗訪,在一線解決問題。

區域、網格、點位三級責任體系有效建立。區創文辦組織任務分配和責任界定,牽頭單位、屬事(屬地)責任單位、市場主體等層層明確責任,分別指派專人進駐各類場所、點位,緊盯問題整改,形成“片區、專項、場所、點位”責任落實全覆蓋的工作格局。針對督查和群眾反映的問題,各級各部門高度重視,拿出過硬作風和針對性舉措,一項一項抓整改,創建工作縱深推進。

放眼江津,從機關到社區,從幹部到群眾,從城市到鄉村,人人參與創建,個個奮勇爭先,凝聚了全民創建的磅薄力量,形成了共建共用的創文格局,奏響了動人和諧的創文樂章。

image.png
城市廣場。 袁孝椿/攝

民生為本築牢創文“壓艙石”

小街小巷反映著一座城市的精細化管理水準和文明程度,涵養著一座城市的精氣神。

近日,筆者在德感街道的諧苑還房小區看到,改造前後的對比照片記錄了小區的“蝶變”。原來雜亂的小區花園,如今綠化優美功能齊全;原來臟亂的樓道墻壁,如今全部刷白翻新……從雜亂到有序,從破敗到光鮮,華麗蛻變的小街小巷成為城市最美的注腳。

老舊小區改造,一頭連著民生福祉,一頭連著城市發展。而長風社區,正是其生動詮釋的案例之一。一年多來,在全國文明城區創建工作中,江津始終牢記文明城市創建為民利民的根本,用心用情用力解決好群眾關心的居住、出行等諸多實際問題,讓文明城區創建成為造福群眾的民生工程、民心工程。

群眾愁盼有效解決。江津緊緊抓住解決群眾愁盼這個關鍵,同步推進“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不斷鞏固提升36類、649個實地點位創建水準,改造升級農貿市場12個,搬遷並標準化打造社區辦公場所3個,新建公園3個、健身活動廣場3個,完成建成區74個新時代文明實踐陣地標準化建設,新建公益廣告景觀小品70個,整治老舊小區75個,打造文明志願服務站100余個,施劃臨時停車位1500余個,打造特色示範點36類共72個。

市容市貌有序改善。做好城市基礎設施更新維護,設置無障礙設施500余處,改造盲道2千余米;安裝道路隔離護欄5千余米,安裝交通信號燈10處;新投用社會公廁30余座;規範建成區垃圾收運系統,更新改造50余個垃圾分類收集站點,建成區內基本實現垃圾分類全覆蓋。

群眾滿意度明顯提升。宣傳氛圍濃厚,投入500余萬元,製作燈桿道旗、墻體廣告等,開通“文明江津”公眾號和專題專欄,持續推送文明創建工作動態。此外,暢通群眾監督渠道,開設線上“不文明行為曝光臺”,收集群眾反映問題504個,辦結491個,辦結率達97.42%,群眾滿意度達99.5%。

一條條直線上升的反映問題解決數量的數據、一個個已得到妥善解決的實例、一項項惠民利民的務實舉措……江津,用實際行動詮釋了創建為民、創建惠民的真實內涵。

image.png
文明創建氛圍濃。 袁孝椿/攝

眾志成城畫好創文“同心圓”

創建全國文明城區,市民既是受益對象,更是創建主體。一直以來,江津堅持“共建共治共用”理念,不斷激發全民參與熱情,不斷聚合社會各方參與力量,構建起“全民參與、全域創建”的工作格局,繪就全民共治共用“同心圓”。

以“點”為基礎,激發“群體活力”。4月24日,重慶市2022年第一季度“重慶好人”發佈活動在江津舉行。活動表彰了“重慶好人”30名,其中,江津“助人為樂重慶好人”陳利莎、王福容成功入選。近年來,江津加大“身邊好人”等典型培塑,“好人”效應不斷彰顯,學習“好人”蔚然成風。全區有4人獲評全國道德模範、6人獲評中國好人、11人獲評市級道德模範、15人獲評感動重慶十大人物。他們以美德善行譜寫了人間大愛,營造了崇德向善氛圍,見賢思齊、追求文明已經成為津城新時尚。

以“線”為牽引,形成“同頻共振”。文明的種子一旦落地生根,勢必會綻放出美麗的花朵,成千上萬的“紅馬甲”志願者就是點綴在江津各地的朵朵紅花。目前,江津形成1個志願服務總隊、8支行業部門牽頭的常備志願服務隊伍、30個鎮(街道)新時代文明實踐志願服務分隊、290個村(社區)新時代文明實踐志願服務小隊的“1+8+30+290”志願服務隊伍體系。通過全國志願服務資訊系統實名認證志願者達25.6萬人。在他們的帶領下,越來越多的普通市民從原來的旁觀者變成了“主人翁”,用自己的行動和愛心,為這座城市注入文明能量。

以“面”為主體,形成“無縫對接”。江津積極深化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校園周邊200米範圍內無網吧無歌舞娛樂場所,學校及周邊的安全監督管控覆蓋率達100%;開展“聶帥精神進校園”活動150余場,10萬餘人次學生觀看;開展“護苗2021·綠書籤行動”10場,直接參與師生2萬餘人次,間接受益師生5萬餘人次。

如今,漫步帥鄉大地,鱗次櫛比的高樓大廈、乾淨整潔的街道,滿城的公益廣告傳遞著熱愛祖國、勤儉節約、敬老愛幼、互助友愛的正能量,浸入人心,凝聚力量,匯聚成滿城文明之花。

image.png
濱江大道。 袁孝椿/攝

鉚足幹勁奏響創文“前進曲”

常態化創建,催生城市蝶變。如今,江津通過全力創建、全民創建、全域創建,創建全國文明城區工作取得了積極成效:城市道路更加暢通有序,生活環境更加潔凈靚麗,為民服務更為貼心便捷,“文明餐桌”行動全民響應,農村移風易俗持續推進,全民文明素質和全社會文明程度顯著提升……江津在文明創建的大潮中生機勃發,日臻秀美。

步履不停,攀登不止。今年,江津重點聚焦交通運輸、文化旅遊、醫療衛生、住建等10個重點行業差距較大場所,開展30項城市文明提升專項行動,推動解決基礎設施、公共管理、執法監督、市民行為等方面的突出問題,全面提升行業文明程度和市民文明素質,著力推動解決基礎設施、市民行為等“面上”共性問題。

創建全國文明城區是一場全城動員、全民參與的大仗,更是一場“開弓沒有回頭箭”的硬仗。

當前,全區上下正以萬眾齊心、奮勇爭先的精神狀態,深入推進全國文明城區創建工作,讓創建成為增進全區人民福祉的民生工程,讓更多文明的種子在廣大人民群眾心中生根發芽,為江津推進“五地一城”建設,高品質建設主城都市區同城化發展先行區注入不竭的文明動力。(陳婷、陳俊希/文 袁孝椿/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