領導幹部身段“向下”方能身位“向上”

來源:中國網 時間:2022-04-29 15:36:09 編輯:李柯佑

官德如風,民德如草,風之所向,草之所從。政德建設是領導幹部的基礎性建設,對於領導幹部而言,要樹立正確政績觀,悟透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把為民造福作為執政的最大政績,方是領導幹部成長進步必由之路。

以民為本“望”民情,樹立正確的價值理念。幹事創業,以民為本。領導幹部各自分工有別、崗位有別、職責有別,但都在為“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嚮往”而做出自己的努力。要著力校準思想價值理念偏差,搞清楚“為誰當官、替誰掌權”的核心價值,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樹立正確的政德價值理念,就需要領導幹部走訪基層、察民情,始終以群眾之心為心、以群眾之苦為苦,經常深入到基層一線,深入到群眾家裏,深入到實際生活,俯下身子、放下架子,多層次、多方位、多渠道地摸準摸實民情“脈搏”。

以民為先“聞”呼聲,樹立正確的用權理念。民之所盼,即政之所為。權力是把雙刃劍,用好可造福於民,反之則失去民心,最終被群眾唾棄。因此,領導幹部必須有正確對待手中權力的意識,加強政德建設,最核心的是讓領導幹部明白權為誰所用、利為誰所謀的核心用權理念。正確的評判標準,就是看人民群眾有沒有得到實惠、有沒有解決好群眾“急難愁盼”問題。對於群眾的“牢騷話”“挑刺語”,要鼓勵群眾敞開心扉,只有這樣才能走進群眾心中,聽到真心話、大實話,從“滿腹牢騷”“吹毛求疵”中找準群眾的所難所需所盼,不僅要耐心傾聽,更要深挖病灶、靶向診斷、精準開方,真正做到想群眾之所想、急群眾之所急、解群眾之所難。

以民為師“問”計策,樹立正確的服務理念。知屋漏者在宇下,知政失者在草野。為人民服務的理念,就是領導幹部政德建設的努力方向,是本職工作、應盡之責、職責所在。領導幹部的智慧再寬廣,也敵不過群策群力,領導幹部再聰明,也不可能窮盡萬物,群眾是歷史的創造者,蘊藏著無窮的智慧和力量。領導幹部要放下架子,甘當小學生,把群眾的“小事”當成自己的“大事”,拜民為師、問計於民、問政於民,不斷改進工作中存在弊病,盡善盡美的服務群眾。

以民為鏡“切”癥結,樹立正確的監督理念。人視水見形,視民知治不。領導幹部的德政建設,不僅僅需要組織對其進行科學、客觀的評判,更需要群眾的監督。有的幹部善於偽裝,是典型的“兩面人”“兩面派”,具有極強的迷惑性,僅靠組織甄別和監督不能面面俱到,這就需要暢通公眾參與監督的渠道,樹立接受群眾監督的理念,將群眾監督作為領導幹部端正政德的一面鏡子、一把尺子、一條鞭子,在他們的期盼和監督下,謀事、幹事、成事。(何宜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