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月的龍鄉銅梁,滿目蒼翠,處處展現勃勃生機。重慶銅梁區福果鎮團實村一大片新開墾的土地裏,一簇簇高粱苗在地頭冒出頭來,呈現出一派充滿希望的田間景象。
“種了將近300畝高粱,預計第一季畝産能夠達到400至500斤,年産值近40萬元。”正在田間指導務工群眾的業主張齡是名“海歸”。在新加坡闖蕩十多年後,2017年,他拋下城市的繁華喧囂,選擇回鄉創業,成為老家福果鎮團實村一名本土人才,用自己的專業技能和滿腔赤誠,積極投身家鄉建設。
“農村廣闊天地,可以發揮作用的地方多得很!”張齡被太陽曬得黝黑的臉龐上充滿了豐收的希冀。
鄉村振興,人才先行。黨的十九大以來,銅梁區抓好做足鄉村人才振興工作,千方百計吸引各方鄉村人才回鄉幹事創業,在破解農村“空心化”、打造鄉村人才“蓄水池”上做了一系列探索和實踐。
多措並舉引人才
“我們企業現在從車工到工程師都有崗位,提供住宿,還有雙職工房間,五險、生日節日福利都有……”近日,位於銅梁高新區的重慶南雁實業集團有限公司,集團人力行政部部長官宇向一批又一批前來廠區實地參觀的返鄉人員介紹企業的基本情況和用工需求。
通過大力開展“把老鄉留在老家”專項行動,銅梁出臺引導政策吸引各類人才返鄉創業、到農村投資興業,有效改變了人才從農村向城市單向流動的局面,改善了鄉村人才結構,帶動了農村人口就業。
同時,銅梁區持續推進“三支一扶”大學生計劃、“本土人才”回引等基層人才項目,加大返鄉、入鄉人才引進,每年為全區各鎮村補充各類人才超過1300名。
“李嬢嬢,你這個土雞蛋受歡迎得很,你屯起二三十個了我們又到府來收。”4月15日上午,太平鎮坪漆村電商辦公室裏,村裏電商平臺負責人趙航放下電話,繼續在網點後臺處理訂單。
趙航是村裏的本土人才,也是土生土長的坪漆村人。前幾年回到老家,趙航和一幫年輕人利用在外經營通訊和網商的業務知識,創辦起“桃谷人家”微信商城。商城不僅在坪漆村收土雞蛋、水果蔬菜上架,也帶動了臨近幾個村的土貨銷售,今年全年農特産品銷售額預計能超過80萬元。
據統計,2017年至2021年,銅梁區在區外務工人員由20.68萬人下降到14.86萬人,農村人口回流趨勢明顯。
創新思維搭平臺
以鄉村人才“引進來”到“留得住”為目標,銅梁積極搭建人才承載平臺,吸引人才返鄉就業創業,成功創建“西郊現代農業觀光園”“金駿工谷返鄉創業園”2個市級農民工返鄉創業園,累計回引5.8萬人返鄉就業創業。
巴川街道玉皇村,春天如畫的田野間,一個個農家院坐落在魚塘邊,遊客或傘下垂釣,或圍坐聊天,好不愜意。
“老闆,你這裡環境不錯喲,吃的耍的都有。”有釣友抬頭朝業主鄧勇打著招呼。
業主鄧勇是當地農家走出來的小裁縫,曾經南下廣東打工,後又回到重慶涉足摩配産業,最後得益於農村的交通條件和人居環境發生的翻天覆地的變化,加上銅梁吸引人才返鄉就業創業的優惠政策,鄧勇在幾年前返回鄉間當上了“新農人”。
如今,鄧勇在玉皇村流轉了380余畝土地,成立了科賽農業有限公司,在特色養殖和種植的基礎上發展了逍遙山莊特色農家樂餐飲和民宿,帶動了當地幾十人返鄉就業,還與村集體形成了利益聯結機制。
目前,銅梁已建成西部農林大世界等18個精品農業示範園區,先後獲批全國休閒農業與鄉村旅遊示範區、全國農業産業化示範基地、中國綠色生態農業示範區、國家首批“網際網路+”農産品出村進城示範區縣等。
分層分類育人才
結合農村産業需求實際,銅梁持續開展高素質農民培訓,累計培訓新型職業農民6910人,其中5人被評為重慶市“百名新型職業農民”;分類別開展勞動力就業創業能力提升培訓,累計培訓12775人,其中培養初、中級技能人才5363人;進一步充實區內農業科技專家庫,匯集農業各領域專家110名,共開展科技服務179次。
前不久,銅梁成王果業負責人陳貴虎收到一個好消息,重慶市農業産業化協會發來聘書,正式聘他為農業産業化協會科學技術諮詢專家。
陳貴虎是銅梁培育本土農業科技專家的典範。2009年,陳貴虎在銅梁區巴川街道玉皇村創立了成王果業,致力於果樹科學研究和苗木生産。經過10多年堅持不懈的努力,成王果業成為西南地區最大的綜合苗木培育場,年銷售額達到4000萬元,帶動200余名村民就近就業。
銅梁區不斷加強返鄉人才隊伍建設,持續營造“近悅遠來”鄉村人才環境,推動鄉村振興戰略走深走實,成效明顯。近年來,銅梁先後入選國家城鄉融合發展試驗區重慶西部片區(銅梁區)、全國鄉村治理體系建設試點區、全市鄉村組織振興試驗示範區、全市鄉村振興先行示範區,獲評全國美麗鄉村建設典範區、全國村莊清潔行動先進區、中國鄉村振興先鋒十大榜樣。
隨著越來越多的人才下鄉、入鄉、返鄉,鄉村人才磁吸效應日益顯現。“為深入實施鄉村振興戰略,貫徹落實中央、市委相關文件精神,鼓勵引導各類人才投身鄉村建設,按照區委區政府關於鄉村人才振興工作的總體安排,我們下一步將圍繞加快培養造就一支懂農業、愛農村、愛農民的鄉村振興人才隊伍的目標,主動作為、狠抓落實,持續做大做強鄉村人才‘蓄水池’。”銅梁區人力社保局相關負責人介紹。(李慧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