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廣安:打造區域創新高地 增添轉型發展動力

發佈時間:2022-03-22 16:55:46 來源:中國網 責任編輯:李柯佑

科技關乎發展,創新決勝未來。華鎣市玄武岩纖維生産技術重大難題被攻克,建成投運世界首條2400孔漏板拉絲智慧化池窯和6萬噸玄武岩原料均質化生産線,生産設備、工藝技術、産品性能指標均達到國際領先水準,石頭搖身變“金磚”;廣能集團攻克一批急傾斜綜採難題,技術達到國內領先水準;艾馬仕科技公司榮獲省科技進步三等獎……這是廣安市深入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全面提升科技創新能力的縮影。

今年全國兩會政府工作報告提出,“深入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鞏固壯大實體經濟根基。推進科技創新,促進産業優化升級,突破供給約束堵點,依靠創新提高發展品質。”

貫徹會議精神,廣安市堅持將科技創新作為經濟社會高品質發展的核心動力,深入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提升科技創新能力、加大企業創新激勵力度、加速聚集創新資源,為經濟社會發展注入新動能。


image.png
四川謙宜複合材料有限公司玄武岩連續纖維生産線在緊張作業。圖片由廣安市委宣傳部提供




推進融合創新 加速聚集創新資源

去年3月,廣安科技創新中心合作共建簽約儀式在廣安(深圳)産業園舉行,標誌著廣安市正式啟動建設科技創新中心。

“建設廣安科技創新中心,是廣安市爭創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示範市的迫切需要,也是加快建設川渝科技合作示範區的現實要求。”市科技局負責人告訴筆者。

開放合作是補齊科技創新資源不足這個短板的有效手段。廣安市在加快培育本土人才的同時,以最大誠意、最優厚條件推動高層次科技合作,努力彌補基礎研發、高端人才、科技金融和服務的短板。

市委、市政府謀篇佈局,加大科技開放合作力度。重慶市科技局針對廣安缺乏科研院所和科技人才等實際問題,積極鼓勵支援重慶理工大學、西南大學、重慶農科院等與廣安開展校(院)企校(院)地合作,切實提高廣安企業研發能力。校地合作緊密,科技助推發展基礎更加堅實。

鄰水縣四川嘉逸股份有限公司與重慶郵電大學合作,解決了現有技術下摩托車車架容易變形、斷裂的安全隱患問題,提高了摩托車整車在高速行駛時的安全系數,此技術獲得國家實用新型專利、省部級科技成果鑒定。

武勝縣錦雄機械公司在重慶理工大學汽車學院的指導下,實施“托滾式離心鑄造機自動化控制裝置的研發”項目,自主研製離心鑄造毛刺形成的專用塗料配方,解決了鑄模成型的關鍵技術,獲得國家發明專利。

目前,市政府與重慶市科技局簽訂新一輪五年合作協議,7個項目獲得2021年渝廣科技合作項目支援,與重慶市渝北區、江津區達成科技合作;聯辦科研機構助力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行動,9家企業與重慶科研機構達成合作。與“5+1”戰略聯盟確立12個具體合作項目。


image.png
3月21日,四川渝鄰汽車零部件有限公司投用的“機械手”正在工作,為公司提高了生産效率。涂斯璇 攝


培育創新主體 提升科技創新能力

3月16日上午,在岳池縣經開區的四川興傑象藥業有限公司,企業員工鄧獻瓊正拿著剛剛提取出的露水草提取物進行裝瓶。

作為一家專業從事研發與生産中藥及植物提取物的生産企業,該公司以科技為動力,其産品露水草提取物、岩白菜素提取物等在國內外越來越受到關注與青睞,大量訂單接踵而至。

什麼是提取物?為什麼要提取?該公司常務副董事長向家兵解釋道,“我們的中草藥,經過煎熬,都會有不同程度的藥效流失,這些流失的藥效實際上是一種浪費。此外,作為植物的中草藥或多或少會含有一定的有毒成分,而經過萃取和提煉,得到的是最核心的藥效部分,可以直接作為中成藥的原料藥,不僅解決了藥效浪費的問題,還有效避免了通過煎熬釋放的毒素。”

該公司通過獨創的蒸餾提取技術,建立起天然植物研究開發實驗室,配備了高效液相色譜儀等一流生産設備,所有産品均達到了GMP生産標準,品質穩定可靠。

創新,企業是主體。廣安市把主導産業作為科技創新的主戰場,把科技合作作為提升創新能力的重要抓手,堅持政府引導、企業主體,制定落實激勵企業加大研發投入實施辦法,實施科技體制改革三年攻堅方案,加強科技創新平臺建設,推動産業鏈與創新鏈深度融合,把有限的創新資源集聚到主導産業上,搭建企業需要的載體,引進企業急需的人才,組織産業鏈最關鍵技術攻關,不斷提升企業的科技創新能力。

2021年,廣安市組織實施省市級科技項目67個、資金3800萬元,有力支援新材料、電子資訊、生物醫藥等高新産業發展,全社會研發投入強度0.47%,完成技術合同認定登記額2.04億元、高新技術産業主營業務收入638億元。

優化創新生態 加大創新激勵力度

位於武勝縣工業集中區中心片區的廣安凱特製藥有限公司是一家經營化學原料和化學製品的企業。

自2018年以來,該企業享受高新技術優惠減免、研發費用加計扣除、增量留抵退稅、出口退稅等各類稅收優惠已達1575萬元,公司將節省下的資金投入到臨床改良性新藥的研發中,進一步提高了企業的市場競爭力。“今年企業研發費用加計扣除比例提高至100%後,預計還會享受到更多的優惠。”該公司法人周旭東對未來的發展充滿了信心。

這是廣安市加速落地一系列“暖企”實招之一。

今年以來,廣安市規劃佈局,打造協同創新基地。科學編制廣安市科技創新“十四五”規劃,大力發展以玄武岩纖維新材料、生物醫藥、綠色化工為重點的3大高新産業集群,支援企業與成渝高校院所、高新技術企業聯合組建産業技術創新聯盟,共建重點實驗室、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等平臺,推動構建六大協同創新基地。

政策支援,激勵創新平臺建設。出臺廣安市支援工業科技創新發展和平臺建設實施辦法,支援領軍企業、高新技術企業牽頭組建創新聯合體,對創建進入“國家隊”“省隊”的技術創新中心、新型研發機構、概念驗證和中試熟化等平臺最高分別給予300萬元、200萬元獎補,推動産學研用和産業鏈上下游聯合攻關。

入庫儲備,建立梯次培育機制。建立高成長創新主體儲備庫,培育市本級創新平臺,已認定市級技術創新中心9家、重點實驗室11家、科普基地15家。市縣兩級結對指導科技型企業量身發展平臺,力爭1年創建市級平臺、2年進入省級及以上平臺陣營。

目前,全市兌現企業研發投入補助735萬元,新培育國家高新技術企業11家、瞪羚企業1家,320戶企業通過科技部科技型中小企業入庫備案。

“2022年,市科技局將圍繞市委‘同城融圈、優鎮興鄉、品質主導、産業支撐’四大戰略,認真落實碳達峰碳中和目標要求,聚焦創新協同聚能、創新平臺提能、創新主體引育、重點産業服務、民生科技支撐,優化創新環境,改善創新生態,全域全程全力融入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協同創新體系建設,為推動廣安高品質發展、加快現代化建設提供強有力科技支撐。”市科技局負責人表示。(涂斯璇 朱俊吉 黃姝蓓 盧琴 任雨薇 圖片由廣安市委宣傳部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