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涪陵:農村生活污水資源化利用變廢為寶

發佈時間:2022-01-24 16:58:57 來源:中國網 責任編輯:夏婷

隆冬時節,重慶市涪陵區羅雲鎮幹龍壩村榨菜種植基地卻是一派生機盎然的景象,成片的青菜頭長得鬱鬱蔥蔥。眼下正值青菜頭生長關鍵時期,村民羅福昌使用地裏的噴灌系統澆灌催肥。基地不遠處的長江一級支流龍駒河河水清澈見底,一幅山清水秀的田園畫映入眼簾。

image.png
羅福昌使用噴灌系統進行催肥澆灌。涪陵區融媒體中心供圖

污水處理進農村百姓生活更環保

羅福昌是土生土長的羅雲鎮幹龍壩村人,從2017年起,他就有了一個新身份——龍駒河羅雲鎮幹龍壩段村級河長,參與見證了該河道水活起來、清起來、美起來的全過程。他説:“人民群眾真切感受到了治水帶來的幸福感。”

羅雲鎮幹龍壩村桂花園居民點,常住人口180余人,每天産生生活污水20余噸。先前,居民點生活污水直接流入下方的水田,久而久之形成一個污水塘。遇高溫天氣,隨風吹來一陣陣臭氣,居民叫苦不迭。而長江一級支流龍駒河也在居民點不遠處,污水對河水的污染不言而喻,像這種農村生活污水對環境影響不是個例。

涪陵農村山地丘陵多,多次撤鄉並鎮後,類似桂花園居民這樣200戶以下的農村居民點有160個,日産生生活污水1300余噸,已成為加快推進鄉村生態振興、改善農村人居環境的攔路石。

中國要美,農村必須美。如何攻堅農村生活污水治理“最後一公里”?涪陵堅持問計於民,通過調研走訪,聽取多方建議,一條遵循自然規律,推進污水資源化和化肥減量化,既降低農村生活污水治理成本、消除農村生活污水直排亂排,又減少耕地化肥使用、通過噴灌降低農民勞動強度,發展生態有機綠色農業的思路呈現在眼前。

2020年7月,涪陵區率先在羅雲鎮幹龍壩村、江東街道朝陽村、義和街道硃砂村等7個農村居民點啟動農村生活污水資源化利用設施項目建設試點工作,通過新建農村生活污水智慧化生態調控池、還土管網系統,建立起“化糞池出水-生態調控池(調節水量、自動控制、曝氣)-管網延伸至莊稼地-智慧化澆灌”模型,破題農村居民點生活污水資源化利用。

如今,幹龍壩村桂花園的居民點的生活污水通過管道收集到居民點污水處理設備,經過格柵池、生態調控池等處理後,通過管網輸送到田間地頭,不僅變廢為寶方便村民澆灌,還將昔日的污水塘變成清水池。

“生活污水資源化利用後,大大減輕了勞動力,化肥的使用量已比往年明顯減少。”羅福昌説,處理點周邊農戶已使用其灌溉土地,不僅提升污水資源化利用水準,還優化了農村人居環境。

image.png
青菜頭基地裏的噴淋系統。涪陵區融媒體中心供圖

不讓一滴生活污水入長江

涪陵有長江77公里,烏江33公里,其他中小河流238條,2017年推行河長制以來,涪陵率先嘗試,將四大班子領導全部納入區級河長、設立河庫警長,探索建設“智慧河長”,建立起610名河長、97名警長、143名監督員、505名管護員組成的河長團隊,掀起了轟轟烈烈的治水高潮。五年來,全區累計投入超過40億元用於河流治理,關閉沿江18處非煤礦山,取締非法碼頭5處,完成城區污水處理廠提標改造和14個沿江居民點污水治理項目建設以及64處入河排污口的整改,完成12條中小河流綜合治理,新建改建鄉鎮二三級管網113公里,建制鄉鎮、集中居民點污水處理設施實現了全覆蓋。關閉養殖場643家。完成榨菜廢水集中處理廠和24家榨菜企業污水處理設施提升改造。全面開展農村生活垃圾收運,每年清理水域、消落區垃圾約1.2萬噸。

近年來,涪陵區積極探索糞污還田還土、變廢為寶的農村生活污水資源化利用新模式,深入開展農村生活污水治理,投資1.2億元,建成投用村級集中污水處理設施81座,日處理規模1萬噸。率先在全市實現建制鄉鎮污水處理廠建設及達標運作全覆蓋;率先在全市實現200戶以上農村居民點污水處理設施全覆蓋;全區農村生活污水得到治理的農戶覆蓋率達60.96%、農村生活污水治理率達35.85%,全市領先。

農村生活污水資源化利用設施項目建設試點成功後,2021年,涪陵區圍繞全市第三號總河長令的貫徹落實,籌資8000多萬元,在78個農村居民點推廣,年節約灌溉水量約23萬立方米,服務周邊人口約1.6萬人,從根本上解決了農村生活污水收集難、處理難、運作難的問題。2022年,涪陵區將再投入6000萬元,因地制宜繼續建設剩餘53個農村居民點資源化利用設施,建成投用後,將實現全區50戶以上居民點污水治理設施全覆蓋,力求不讓一滴生活污水入長江。

2021年,長江、烏江涪陵段穩定保持Ⅱ類水質,涪陵轄區97個中小河流監測點位水質達到Ⅲ類標準的比例由2017年的57%提高到目前的94.7%,實現歷史性突破。“河暢、水清、岸綠、景美”的目標正在逐步實現。(洪俊、夏雷、陳怡/文,涪陵區融媒體中心供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