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重慶65個城市公園更新提質

發佈時間:2022-01-14 10:08:53 來源:重慶日報 責任編輯:珍珍
鵝嶺公園經過更新提質,極大地優化了公園環境,增強了遊客的遊覽體驗。(資料圖片)首席記者  龍帆  攝/視覺重慶


1月13日,重慶日報記者從市城市管理局獲悉,過去一年,全市完成了包括鵝嶺公園在內的65個城市公園更新提質。通過為“老公園”注入“新活力”,持續改造後的城市公園擁有了全齡友好新活力、生態空間新意境、基礎設施新功能、人文品質新特色、便民利民新魅力、智慧環保新技術。

融入本地元素

彰顯城市公園文化特色

“在二廠‘打卡’後偶然來到鵝嶺公園,沒想到太讓人驚喜了!”昆明遊客曹鑫曾在重慶讀大學,去年“五一”節期間來重慶遊玩,驚喜地發現鵝嶺公園內有不少外國領事館舊址,雅致的園林景色讓人流連忘返。

鵝嶺公園始建於1909年,2021年4月,公園完成了更新提質一期工程,在保存歷史遺址的同時,也彰顯出巴渝傳統園林特色。“根據改造目標,鵝嶺公園成為凸顯悠久歷史和本土記憶的重慶文化地標,展現重慶國際交流歷史。”鵝嶺公園相關負責人表示,公園對抗戰文化遺址進行了保護性修復。

“市民遊園必經的石階路,看似陳舊,背後卻大有‘文章’。”該負責人介紹説,“保護性修復施工期間,我們發現了很多老舊石板,後來都被利用起來鋪在了石階上,這樣市民更能感受到百年前公園的樣貌。”

市城市管理局公園管理處處長王皓敏表示,2021年10月9日,《重慶市城市公園更新提質技術導則(試行)》(以下簡稱《導則》)開始實施,這是全國為數不多的關於城市公園更新提質的技術導則之一,具有較高的引領性、示範性和前瞻性。

參與《導則》編制的市風景園林規劃研究院相關負責人表示,對有文化價值的建、構築物,《導則》規定遵循保護為主、修舊如舊的原則,充分體現公園原有的風貌、歷史文化特徵與特色,建築外觀應與所在地域的自然和歷史環境相協調。例如,雲陽縣濱江公園在更新提質中新添的“雲江敘事”,串聯起了長江雲陽段68公里內微縮故事場景;大足區海棠湖公園通過手繪、窗花、篆刻圖畫等方式展現海棠文化;渝北區益壽園通過園內徽式建築的青磚門罩、石雕漏窗、木雕楹柱等構件雕刻了各式“壽”文化符號。

“城市公園提倡的是有機更新,科學提質,融入具有本土特色的人文內涵和地域風貌,如巴渝文化、紅岩文化、國防教育等元素,凸顯人文品質新特色。”王皓敏稱。

開展生態修復

打造舒適宜人共用活動空間

1月11日下午,記者來到位於北碚區金華路的縉悅公園。居民鐘建國每天吃完午飯都會來縉悅公園裏走走,“現在我盼著春天早點來,那時候公園裏海棠、櫻花盛開的樣子一定很好看。”

但以前,包括鐘建國在內的周邊居民卻都不願意來公園遊玩。“縉悅公園建成近20年,由於缺乏管護,導致植物雜亂生長,設施破損,雖緊臨居民區,但遊客較少。”北碚區城市管理局綠化科科長潘梅告訴記者,2020年12月,縉悅公園啟動更新提質工程。

“《導則》中關於景觀提升的部分有詳細指引。”潘梅稱。根據《導則》,縉悅公園景觀作了兩項重要提升:首先,合理保留現有大樹和園內道路系統,對場地內植物進行微調,移植弱株、病株,增加北美海棠、日本晚櫻等開花色葉植物;其次,對園內水體進行修復,種植千屈菜、花菖蒲、再力花等水生植物,打造生態宜人的水系景觀。2021年5月,煥然一新的縉悅公園重新亮相,贏得市民點讚。

據了解,我市城市公園更新提質,注重充分保護利用原有地形、水體、植被、建築等各種資源,在此基礎上提升公園生態空間新意境。比如實施了在堅持生態優先、保護優先原則上開展的公園內濕地保護和修復;建設“無廢公園”運作體系,打造生態、舒適、宜人的共用活動空間等。

完善配套功能

城市公園全齡友好便民利民

“《導則》提到,公園更新提質應根據周邊城市功能及自身特點,優化調整公園的整體佈局與功能分區。”王皓敏介紹説,過去一年,我市以開放公益、全齡友好、便民利民為導向,對公園周邊的環境和配套設施進行改造提升,提高公園使用效率。同時,對公園內部功能進行升級改造,完善設施配置,合理增加觀賞、娛樂、健身場地,設置形式多樣的便民設施。

“步道改造後很漂亮,也很方便,重要路口都改成了無障礙通道。無論是腿腳不便的老人,還是小孩,都可以輕鬆到達河邊。”1月12日,市民陳鐘銀給改造後的綦江濱河公園步道點了讚。

去年國慶期間,綦江濱河公園完成更新提質,改造步道約2.7公里,還設置了無障礙通道、漫步道、星空跑道和彩虹跑道等功能區,滿足不同年齡群體運動需求。

此外,我市也正在不斷將城市邊角地利用起來,根據其高低錯落的地形特徵打造為社區體育文化公園,並完善其配套功能。

去年底,位於永川老城區的花間社區體育文化公園正式開放,小巧精緻,設施齊全,吸引了眾多市民帶著孩子前來玩耍。

“這裡原來是社區一塊閒置的邊角地,我們將它重新利用起來,打造成一個體育文化公園。”該公園負責人介紹説,這裡設置了活力運動、鄰里交流、兒童活動三大功能分區。運動區設有熒光跑道、籃球場、乒乓球場,大家運動有了好去處;交流區的坐凳和戶外健身器材讓鄰里關係更親近;兒童區設有攀爬墻、滑滑梯等設施,小朋友們玩得更開心。

目前,重慶城市公園(包含遊園)總量已達2000多座。下一步,我市將推動城市公園更新提質工作常態化開展,科學規劃公園內生態景觀、服務設施、健身場地等內容,以植物造景為主,注入地域特色文化,完善休憩健身功能,打造城市公園精品。(郭曉靜、崔曜/文    龍帆/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