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廣安區:黨建引領社區治理 搬遷群眾幸福指數高

發佈時間:2021-12-29 17:37:29 來源:中國網 責任編輯:珍珍

“以前山高石頭多,出門就滑坡;地無三尺厚,年年災情多;犁田打火把,斷水要人多;看到屋,走到哭-----現在自己沒怎麼花錢住上新房子很開心,安置點有文化活動室、習禮長廊、文體廣場、兒童之家,基礎設施一應俱全,乾淨整潔安逸得很,日子越過越紅火。-”2021年12月28日,記者見到四川省廣安市廣安區花橋鎮蒲蓮社區易地扶貧搬遷集中安置點70歲高齡的脫貧戶黃有雲時,他正在與妻子準備年貨。談起四年來從半山腰搬到集中安置點生活的變化,黃有雲感慨萬千,“前不久,市區領導還到我家走訪慰問我,讓我更受鼓舞,生活充滿了陽光。”


與他有同感的還有搬遷戶楊大才老人。“以前住在半山腰,交通不便,生活艱難。搬到安置點後,黨委政府很關心我們,完善了基礎設施,建起了微菜園、文化禮堂,為我們就業搭建平臺,還經常開展各種趣味活動,現在環境好了,大家親如一家在一起運動和下棋打牌聊天,生活過得很充實,與城裏生活沒有兩樣。”


圖片由廣安區融媒體中心 提供

黃有雲、楊大才的幸福指數高是廣安區黨建引領社區搬遷治理結出的碩果。

據廣安市廣安區花橋鎮蒲蓮社區黨委書記伍澤孝介紹,蒲蓮社區位於廣安區花橋鎮西北,由原蒲蓮社區和團堡村合併而來,幅員面積2.72平方公里,耕地面積1887.05畝,轄13個村民小組751戶2560人。2017年蒲蓮社區易地扶貧搬遷集中安置點完工,佔地12.7畝,共搬遷原蒲蓮鄉12個村建檔立卡貧困戶151戶477人。蒲蓮社區先後獲評“十三五”美麗搬遷安置區、“小平故里紅”示範社區、廣安區文明社區。

圖片由廣安區融媒體中心 提供


防止返貧是核心。在廣安區鄉村振興局、花橋鎮黨委政府指導下,該社區建立防返貧監測機制,將蒲蓮社區全部搬遷對象,包括同步搬遷對象,全部納入監測體系,每月開展排查工作,及時核查風險線索。截至目前,蒲蓮社區安置點搬遷對象中未發現“三類”監測對象。

為讓搬遷群眾住得下、留得住,有歸屬感,社區積極配套完善基礎設施。爭取廣安區委組織部支援,投入資金180萬元建設提檔升級活動陣地,安置區內建設黨群服務中心、文體廣場、兒童之家、老年活動中心及文化禮堂等。學齡前兒童和義務教育階段學生就近上學,群眾就近看病,新建習禮長廊,增設便民設施,群眾幸福感、獲得感進一步提升。

深入開展就業扶持。蒲蓮社區安置點有勞動力262人,通過開展就業培訓,線上線下推送就業崗位等措施,實現就業227人,其中務農16人,省外就業86人,省內區外就業14人,區內就業111人。未就業35人,其中23人在校學習,因病、因家務等無就業意願12人。

圖片由廣安區融媒體中心 提供

大力推進産業發展。成立1個合作社,發展優質糧油、優質生豬兩大主導産業,實施種養迴圈,建成1個規模養豬場,1個規模養雞場,引進業主1名,流轉農田810畝發展優質水稻,帶動周邊60名群眾就業,幫助群眾持續增收,進一步壯大社區集體經濟。

圖片由廣安區融媒體中心 提供

探索社區治理機制。推行以社區管理為主、戶籍地管理為輔的雙重管理模式,土地、林地等權益繼續由戶籍地管理,對其他常態化管理工作由社區“一站式”辦理,有效解決了“戶籍在原地,人口在社區”人戶分離管理難題。以黨建為引領,構建一核(社區黨委)、兩會(紅白理事會、自治管理委員會)、三隊伍體系(基層治理專幹、樓棟長、駐村工作隊),統籌各領域資源,通過建強治理隊伍,著力構建完善的社區管理體系。依託紅白理事會,引入新鄉賢共謀發展,率先開展鄉賢講堂試點工作,實現鄉賢力量協助村“兩委”推動農村的發展建設、延續鄉土情感、弘揚傳統文化,助推鄉村振興高品質發展。(廖小兵、 牟雲蓮、 鄧旱雨 、于一丁    圖片由廣安區融媒體中心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