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大足:小蠶桑“聯”出大産業 賦能特色産業發展

來源:中國網 時間:2021-12-30 11:27:26 編輯:夏婷

小而散的農業生産模式,導致農民從土地中獲得的收益較低;農業農村領域的數字化建設基礎比較薄弱……如何打破這一僵局?

在實施鄉村振興過程中,重慶市大足區的做法是——以桑蔬産業為依託,將數字技術與産業發展深入融合成立“産業聯合體”,不僅促進了一二三産業融合發展,還盤活了農村閒置資産、資源以及勞動力,給當地老百姓帶來了穩定可觀的收入。

image.png
埂生基蠶繭廠房。大足融媒體中心供圖

共生共贏有分工抱成大團闖市場

臨近春節,大足區中敖鎮埂生基(重慶)生態農業有限責任公司(以下簡稱埂生基)負責人李燁比往日更加地忙碌。好幾個新型農業企業的代表排著隊,等著與他見面洽談。

2019年,埂生基進駐中敖鎮觀寺村時,村民們都想著“又是來走過場”“過幾天就跑了”,對此並不看好。

沒曾想三年後,以桑蔬菜種養為一體的埂生基牽頭,主要從事榨菜和精品蔬菜種植、配送,服務桑園間作的多利農業公司,以數字鄉村為主的三果雲科技有限公司,以農旅發展為主業的有窩有田農業旅遊公司等十多家企業相繼落戶並投資。

一家獨大不是真的做大,李燁大膽決定:利用這些資源,成立産業聯合體。即“1+n”模式,聚焦于細分行業的平臺型企業,利用這些企業的渠道、品牌、數據、技術、系統整合等優勢,通過“共用採購、共用配送、共用製造、共用研發、共用庫存、共用標準”等方式“重構、重組、重聚”行業上下游企業,從而實現“業務共生,生態共建,利益共用”的創新發展模式。

“看似單一的個體,但是卻在做各自擅長的事,並且在聯合體的作用下,形成了強大的合力。”李燁介紹説,由抱小團兒改為抱大團兒,大家共同闖市場,一方面龍頭企業有可靠的原材料供應,敢於加大投入,敢於承擔市場波動帶來的不利影響,在二三産業發力,為企業和社會創作更多價值。另一方面,成員企業有穩定市場、技術來源,願意長期發展,在聯農助農、鄉村振興上發揮更大作用。

據介紹,採取産業聯合體模式,當地蠶桑已建成標準化、集約化桑蔬間作基地6000畝,已建成投産養殖車間4個,在建桑蔬間作基地5000畝、養殖車間20個。明年養殖車間將達到20個。

隨著基地和車間的建設,村民們這才發現,曾經産業單一、交通閉塞、收入單薄的現狀,因為這些企業的投資和進駐,小山村正發生著大變化。

閒置資源“再逢春”鄉村煥發“新活力”

隨著新型城鎮化的推進,校舍、宅基地、魚塘等出現閒置或廢棄。但是在産業聯合體中的企業看來,這些閒置資源都是“寶貝”。

李燁算了一筆賬,聯合體中大多為農業企業,要生産就要建廠房,甚至需要徵地拆遷,成本自然而然就會上漲。如果利用閒置的校舍、宅基地進行改造,建房成本就能省下一大截。

於是,在中敖鎮金盆村、國梁鎮雙山村的兩所閒置校舍和閒置宅基地被改造成了蘑菇種植廠房和蠶房;在中敖鎮觀寺村閒置的500畝李子園,被京東農場接手,正在向高端化改造。此外,還有閒置農房、魚塘等,被改造成了高檔民宿和景觀。

閒置資源被盤活,效益也十分可觀。村集體可以以閒置資源入股,每年有5%—10%的保底分紅。每所閒置學校的收入在10萬元左右。

如此一來,沉睡在農村的資源便“活”了起來。

“活”起來的不僅僅是閒置資源,還有村幹部的幹事熱情和村集體經濟。

“政府鼓勵村幹部先行先試,但是村幹部卻有顧慮,很多村集體經濟並沒有真正實現壯大,引進落戶村裏的企業並沒有成為村企。”李燁説,通過前期摸底調查,部分村集體在利用集體資金或資産入股方面還存在一定的顧慮,還有“門檻”。

“我們採取了‘三三制’,把村幹部從條條框框裏解放了出來。”李燁説。“三三制”為按照新型農業企業、合作社、家庭農場以6: 3:1進行控股與投資,既獨立經營,也聯合發展。 (陳龍/文,大足區融媒體中心供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