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足石刻寶頂山小佛灣石窟保護修繕工程自2019年6月29日啟動,兩年多來,文保單位以由外向內、由難到易的順序開展修復,目前室外遺存本體修復工作已基本完成,這也標誌著小佛灣石窟保護修繕工程總體過半。
小佛灣石窟位於寶頂山聖壽寺右側,是世界文化遺産大足石刻的重要組成部分,分為室內與室外兩個部分。室內主要建築為一座石砌的壇臺,高2.31米、東西寬16.5米、進深7.9米。壇臺用條石砌成石壁、石室,其上遍刻佛、菩薩像。而室外部分則以經目塔、七佛壁為主要構成要素。
小佛灣石窟雕鑿于南宋,在800多年的歷史保存過程中,在高溫高濕、凝結水和微生物的影響下,出現了多種病害。經過文保專家的前期調查,小佛灣石窟主要病害包括石質胎體病害10種,有金箔層的病害6種,彩繪層的病害10種,共計26種之多。
小佛灣石窟造像保護工程于2019年9月正式啟動,由中國文化遺産研究院實施。中國文化遺産研究院副研究員張可介紹,小佛灣石窟室外遺存的經目塔、七佛壁,完全在露天的環境下保存,長久以來形成的病害相對比較嚴重。
據了解,室外遺存部分的主要病害集中在砂岩表層劣化、造像局部殘損、表面污染、石砌體局部傾斜、滲水等。與室內遺存部分相比,室外遺存部分的修復難度更大。於是,在小佛灣石窟修繕工程啟動之初,文保單位便通過大量前期研究,確定了由難到易、由外到內的修復順序,率先開展了小佛灣石窟室外遺存的修繕工作。
經過文保人員兩年多的努力工作,截至目前,小佛灣石窟室外遺存本體修復工作已基本完成,整個保護修繕工程總體過半。下一步,文保人員將把工作重心轉向小佛灣石窟室內遺存部分。
張可表示,小佛灣石窟保留了大量的經目,以及非常多精美的雕刻,其藝術價值非常高。小佛灣石窟的修繕工作預計將於2023年底全部完成。
相關新聞——
科技助力石刻“敷面膜蒸臉”護膚
小佛灣石窟保護修繕工程實施兩年多,有不少的“高科技”運用到了修復工作中,為了石刻健康,文保人員甚至給石刻“敷面膜”“蒸臉”。
小佛灣石窟的修繕遵循先清潔後加固的施工順序。通過清除留存在石刻表面的微生物、揭取起翹劣化的歷史修復材料、析出石質胎體中的可溶鹽,文保人員才能準確地找出石刻的“病因”,從而量身制定本體加固方式及修復材料比例調配等。
小佛灣壇台東面是一麵條石砌成的石壁,石質長期裸露在自然環境中,有很多自然的顆粒物會吸附在表面,包括岩石裏還有一些可溶鹽,酸性氧化性的粒子等,長期下去對石質保護會帶來不利影響。
文保人員對症施策,用純凈水浸濕的木漿紙貼覆其上,利用木漿紙韌性好、吸附力強的特徵,把不利於石質保護的一些物質給“吸出來”。
“待木漿紙幹透後,文保人員會將其揭取下來,放入溶劑中,充分攪拌、碎化,監測其鹽離子與酸性離子的含量。”中國文化遺産研究院副研究員張可介紹,這樣的步驟往往需要重復兩到六次,直到監測數值低於規定數值,從而達到脫鹽,“石刻提亮換膚”的效果。
除了“敷面膜”,在小佛灣石窟的清潔工序中,文保人員還用上了蒸汽槍。給石刻“敷面膜”為的是脫鹽,而“蒸臉”能達到什麼目的呢?
張可介紹,石刻表面附著有大量微生物,它和石頭結合的程度各不相同。一些苔蘚類的植物可以用機械方法去除,而一些菌類,以及微生物,它們和石頭結合比較緊密,普通的方法無法完全脫除。加之小佛灣石質風化嚴重,石頭表面強度低,針對這種與石頭結合緊密的生物病害,文保人員就需要借助蒸汽槍,利用低壓高溫蒸氣對其軟化,然後慢慢清洗。
張可現場演示了“蒸臉”效果。一個石門框,左側還未進行清潔,石質表面潛藏著部分綠色色斑及苔蘚。右側,通過手工物理剔除及蒸汽槍作業後的石質表面,則顯露出了石質胎體原本的顏色。
據悉,清潔,不僅僅能給之後的加固修復工作提供依據,更為重要的是為了石刻長久留存排除隱患。文保人員對小佛灣石窟清潔工序中産生的數據,進行跟蹤、匯總,對整體的修復效果是一個量化的評估方式,這為今後同類型的石刻修復工作也能提供經驗和借鑒。 (李東、陳柯男/文 張瑋/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