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城區,交通、人口、産業、文化、生態多元要素高度融合,高端高質,宜居宜業。看鄉村,天藍、水清、樹綠、地凈的美麗畫卷徐徐展開,農文旅融合、記得住鄉愁。
協調發展,是理念,也是舉措;是“持續健康發展的內在要求”,也是“決戰制勝的要訣”。至重慶市璧山區第十四次黨代會以來的五年,璧山區將協調發展放在統籌全局的重要位置,正確處理發展中的重大關係,重點促進城鄉區域協調發展,書寫出一幅各美其美、美美與共的大美畫卷,讓區域價值大幅提升。
牽手合作 “朋友圈”影響持續擴大
從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科技創新聯盟成立,到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高校創新創業促進會揭牌;從加入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發展基金,到第二屆川渝民營企業家合作峰會召開等。
自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上升為國家戰略以來,璧山注重從全局謀劃一域、以一域服務全局,多次召開區委常委會會議、專題會議、理論學習中心組(擴大)學習會議進行學習貫徹和研究部署,並分35個專題開展“推進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主城都市區發展”集中調研,出臺了《關於全力打造主城都市區“迎客廳” 加快推動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璧山)建設的決定》,為唱好“雙城記”、建好“經濟圈”開好了局,起好了步。
在強化毗鄰地區合作方面,璧山分別與四川省遂寧市、簡陽市、樂至縣、梓潼縣等11個城市牽手合作,達成各領域協議48個,進一步完善合作機制,細化合作事項,促成各方的優勢互補、共同發展,讓“朋友圈”影響持續擴大。
“隨著相關事項協議的快速落地推進,璧山與合作地區之間‘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協調、融合發展態勢更加明顯。”璧山區發展改革委負責人介紹,不管是産業合作還是交通互聯等“大事”,還是川渝跨省異地就醫直接結算、推動政務一體化等惠民“小事”,都為推動兩地協調高品質發展打下了堅實基礎。
暢通提速 同城化步伐不斷加快
2019年12月29日,金鳳隧道項目正式開工,作為璧山區規劃建設的“融城通道”之一,該隧道將成為璧山區青杠片區(成渝高鐵璧山站區域)至九龍坡區高新大道的大通道,對於完善主城西部路網、助推璧山融入主城區發展具有重大意義。
從高速到高鐵、從隧道到地鐵……回首過去,成渝、渝遂、渝蓉、九永等高速公路和璧山隧道、成渝高鐵,讓大山背後的璧山,與重慶主城、四川成都“走得更近”;再看今朝,已建或規劃中的“1機場4高鐵3城際2普鐵6軌道8高速”,將構建起多式多向互聯互通網路,成為主城都市區快進快出的最佳選擇。
“千古百業興,先行在交通。”過去五年,璧山區圍繞“建設高品質發展樣板區、打造高品質生活示範區”定位,以交通基礎設施建設先行,努力優化交通組織,打通區域交通迴圈,實現與主城都市區和成渝兩地周邊區市縣的互聯互通。互聯互通方面,地鐵1號線尖璧段、九永高速、渝蓉高速等交通幹線相繼投運,合璧津高速、璧銅線、金鳳隧道提速推進,渝昆高鐵、市域快線璧銅線、渝遂高速復線開工建設,重慶新機場選址通過評審;城市微迴圈方面,“雲巴”示範線開通運營,黛山大道南延至來鳳段建成通車,茅萊山隧道貫通投用。
“結合高速公路、鐵路、隧道、樞紐連接道等項目建設,璧山將進一步實現與中心城區的‘無縫連接’,在規劃同編、交通同網、科技同興、産業同鏈等方面取得率先突破。”璧山區交通局負責人表示。
近悅遠來 城市魅力不斷彰顯
回廊亭榭、曲徑通幽的秀湖水街小巷裏,屋黛瓦青,彰顯出院小乾坤大、移步一景新的雅韻;華燈初上,繁華熱鬧的南門唐城中,吃飯遛彎的人絡繹不絕,給人一種穿越時空的夢幻感覺……這是璧山帶給遊客的印象。
璧山,這座以玉璧為名的城市,千載以來一路風塵,跨古越今,但始終無愧於玉的品質。美麗山水與千年文脈經過精心琢磨愈發光彩照人,猶如一位晨曦中的少女,溫柔婉約,美麗精緻。過去五年,璧山區緊扣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以及全市一區兩群發展機遇,努力提升城市品質,把城市作為植物、山水、人居、生産等要素共存共榮的生態系統來打造,呈現出一幅“山水交融、人水和諧”的美麗畫卷。
“每到週末,秀湖公園、觀音塘濕地公園、東嶽體育公園、楓香湖兒童公園、古道灣公園遊人如織,非遺小鎮、圖書館、美術館引人入勝。”璧山區城市管理局負責人介紹,璧山區突出“15分鐘步行半徑”,目前累計建成35座城市公園,城區每人平均公園綠地面積達47.8平方米,城區植物品種超過3000種;儒雅之城、美麗之地讓“近者悅、遠者來”。
城市建得好,更要管得好。這五年來,璧山城市裏發生的幾件“新鮮事”正逐步改變百姓對基層社會治理成效的認知:黨支部建在小區裏,讓居民有了“主心骨”,2300余名在職黨員回“生活圈”報到發揮作用,成為解決小區“疑難雜症”的“主力軍”;以黨支部為引領,推動小區規範選舉産生業委會並實體化運作,小區居民真正成為小區“主人”,小區的事業主説了算成為現實;匠心打造“城市生活網”,家政、智慧家居、同城配送等80個大項近400個小項服務,從線下“數公里”縮減為線上“零距離”,推動小區“雜事”一網打盡。
“基層治理更加精細化智慧化,‘三張網’拓展智慧城市新場景,黨建引領小區治理、水價治理、鄉風治理和“雙網格化”治理在全國性會議作經驗交流,入選全國文明城區提名城區。”璧山區發展改革委相關負責人表示,璧山區第十四次黨代會以來的五年,璧山推出一系列實招、新招,讓基層社會治理更加有底氣,城市宜居度得到提高,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也真正看得見、摸得著了。
美美與共 城鄉融合有序推進
嘗一口老鄉種植的蔬果,手捧一本好書,信步于藝術博物館……這樣的閒情逸趣如今不僅可以在城市體驗,在七塘鎮蓮花穴村落也同樣能體驗。每到週末,該村落都會迎來如織人流,遊客們在這裡盡情感受地道的鄉村趕場和接地氣的藝術市集。
在正興鎮沙塝村,本草傳説民宿、花田牧歌觀光園、遇見天河農場等一個個項目正成為許多主城市民的度假打卡地,大家告別城市的喧囂與浮躁,偷得浮生半日閒,來此回歸田園生活,與自然和諧相處。
當下的璧山,農村、城市、企業同頻共振,人、産、地等城鄉要素自由流動,生産空間高效集約、生活空間舒適宜居、生態空間活力彰顯正成為國家城鄉融合發展試驗區建設的精彩代言。
璧山區第十四次黨代會以來的五年,璧山在城鄉融合課題下大膽探索、大膽實踐,以國家城鄉融合發展試驗區建設為抓手,加快農業農村現代化,促進農業全面升級、農村全面進步、農民全面發展。具體來説,深入實施鄉村振興十大重點工程,擴面開展“三變”改革試點工作,全面完成農村集體經濟組織股份合作制改革;抓好美麗鄉村建設,“四好農村路”通組通戶,農村危舊房全面消除,人居環境整治效果持續鞏固,獲評“全國村莊清潔行動先進縣”;“菜園”“果園”“花園”提檔升級,推動高標準農田建設和宜機化改造,成功申報“璧蔬鮮”公用品牌商標,“璧山清水魚”列入全市農産品全程品質控制技術體系整建制試點。
“通過五年的努力,産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鄉村新貌正逐漸成為現實,一幅各美其美、美美與共的大美畫卷在城市鄉村間鋪開,為璧山奮力建設高品質發展樣板區、打造高品質生活示範區,開啟‘十四五’新征程打下了堅實的基礎。”璧山區農業農村委負責人表示。(熊浩/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