榮昌打造基層治理創新“新陣地”

來源:重慶日報 時間:2021-12-16 10:09:59 編輯:李柯佑

“張孃孃、老宋,擺板凳準備開會了哦。”

12月15日上午10點,榮昌區安富街道通安村的三崇堂小院熱鬧非凡。

在小院裏經營茶社的老闆陳燕一邊張羅著,一邊組織大家在院壩裏和通安村書記鄧躍虎一起開個短會。

在三崇堂小院,陳燕還有另外兩個身份,院落自治委員會理事和“小院講堂”志願者,負責聯絡群眾、調解矛盾和宣傳黨的新思想。在榮昌,像三崇堂這樣擁有自治委員會的小院被稱為“新風小院”。

近年來,榮昌區結合全國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建設試點創立的“小院講堂”陣地,深入推進院落自治創新實踐,因地制宜把基層治理焦點延展到農家院落,著力打造以“新風小院”為品牌的院落自治示範創新實踐。

而“新風小院”正是榮昌抓緊抓實新冠疫情社區常態化排查管控、市域社會治理現代化、基層社會治理創新等重點工作,不斷增強群眾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的生動實踐。

小院雖小作用大

“新風小院”既是榮昌區鄉村治理的基本單元,也是鄉村治理的最高目標。以10-20戶農家院落為單元形成“小院”,開設“小院講堂”,推選黨員任小院院長,並由3-5名黨員或鄉賢組成小院理事會,負責黨的理論傳播、社情民意收集、政策法律宣傳、矛盾糾紛調解等工作,每月定期組織開展講理論、講政策、講法律、講科技、講健康、講典型、講變化的“七講”文明實踐活動。同時,通過設立院規、紅黑榜等,促進小院群眾自我管理、自我監督、自我服務。

“小院的管家小院選,小院的事情小院辦,實現鄉村治理由‘替民做主’向‘由民做主’轉變。”榮昌區委政法委相關負責人介紹,成渝地區鄉村院落分佈比較分散,將治理單元由過去的村民小組調整為10至20戶傳統院落,大大縮小了鄉村治理半徑,提高了治理精度、提升了治理效能,這是因地制宜的制度設計,有利於破解以往“幹部幹、群眾看”的治理困境。

在“新風小院”創建過程中,按照“黨員宣傳發動、村民自願申請、村級審核上報、鎮街評估篩選、區級復核把關”的流程,採取“賽馬”機制,每年確定100個左右農村院落開展創建工作。把區級各部門涉及鄉村治理的所有工作要求,整合細化成黨建引領、環境治理、“三治融合”等7大類、22個具體創建指標,變“各自幹”為“一單清”,通過小院示範、連點成線、連線成片,把黨建引領基層治理落實到鄉村最末端。

效果是立竿見影的。

“多虧了理事會幫我們調解,不然扯不完的皮。”説起小院的院長和理事,三崇堂的居民梁匍珍總是讚不絕口。

2019年,一位30多年前就搬出三崇堂的居民劉某突然拿著土地證回到小院,聲稱自己在院裏還有土地要拿回來。

“這塊地涉及10多戶人,他搬走那麼多年,大家在地裏都種了菜,誰也不理睬他。”陳燕回憶,後來劉某將10多戶居民告上了法庭,法庭判決劉某勝訴,這下小院的居民“坐不住了”。

“憑什麼還給他,他離開這麼多年了。”

“我不還,法院判決也沒用。”

……

面對憤怒的居民,小院理事會全體成員出動,挨家挨戶走訪調解。為了給大家做好普法工作,理事會還向村裏申請,協調榮昌區法院的法官走進小院開展“以案説法”,給大家理清案件背後的法律關係。

就這樣,一場涉及10多戶居民的矛盾,被化解在了小院內。真正印證了小院創建的初衷——小事不出院,大事不出村。

截至目前,榮昌區共有598個設立了“小院講堂”的院落加入到創建隊伍中,已有112個通過“新風小院”驗收,其中以“自治”為主題的21個,以“法治”為主題的23個,以“德治”為主題的5個,以産業發展、文明村風等為主題的63個。

“平安衛士”織密安全網

出趟遠門,家裏的家禽、果園無人看管怎麼辦?在外打工,老人獨自在家無人陪伴怎麼辦?“只需在家裏裝上一個小小的攝像頭,就能輕鬆解決這些問題。”榮昌區清升鎮羅漢寺村居民鄧義芳高興地説。自從家裏裝上“平安衛士”,她隨時可以通過手機觀察家裏的情況。

作為“雪亮工程”的補充,“平安衛士”實現了將村民家的戶外監控同公安派出所、村聯防聯控平臺聯通,讓村民“看家護院、看老護幼、看塘守地”不用愁。截至目前,榮昌區採取政府主導、群眾自建、公安聯網、企業運維的方式,引導群眾安裝“平安衛士”監控近4萬個,建成鎮、村聯防聯控平臺169個,覆蓋12萬餘人,破解看家護院、看老護幼等難題。

“在手機上就能隨時監控屋頭的雞鴨,好方便喲!”去年5月,聽説村便民服務中心安裝了“平安衛士”智慧監控系統,通安村的村民謝豐海和鄰居們趕緊跑來看“稀奇”。

聽到價錢不貴、方便實用後,村民們紛紛提出申請。不到一個星期,就有100多戶村民報了名。

“以前外出打工,家裏老的小的總放心不下,但又看不到,沒得法。”村民賴長彬説,有了“平安衛士”智慧監控系統,自己經常透過手機螢幕查看父母的生活情況,年邁的老人也時常對著攝像頭和自己打招呼,分享一天的瑣碎日常。

目前,榮昌區正將該平臺與綜治、公安等平臺聯動共用,為社會綜合治理提供廣域的數據支撐。

“‘平安衛士’築牢了農村群防群治的‘籬笆’,為農村基層社會治理增添了一把‘安全鎖’。”榮昌區委政法委相關負責人表示,該平臺真正做到了讓外出創業者安心、居村持家者舒心、行為不端者驚心。

“大眼睛+小眼睛”創新社會治理

“昌元街道有車輛在非停車區域停車25分鐘,請速去勸離。”12月15日,昌元街道網格員在“智慧綜治”App上收到轄區車輛違停資訊後,第一時間趕往現場了解情況,對違停車輛進行勸離。

精準、快速地處理事件,這是榮昌區“三級綜治”指揮調度系統的功能之一。

“一旦社會車輛在非停車區域停靠20分鐘以上,系統就會自動抓拍,我們人工審核後,會將車輛違停資訊推送至轄區網格員,第一時間對其勸離,未能處置的將轉至就近的交巡警平臺處理。”榮昌區綜治中心負責人介紹,該平臺還能自動識別垃圾溢滿、出店經營、違規晾曬等場景,在榮昌創衛和創文工作中也發揮了重要作用。

“綜合指揮調度系統整合全轄區視頻監控,當城市街道路口出現遊攤、車輛違停、人群異常聚集時,系統會自動抓拍預警,並將預警資訊下發給轄區網格員、交巡警或城管等前去核查處置,並及時跟蹤相關事件的處置情況。”該負責人表示,目前該平臺已經實現11種管理場景,包括人群異常聚集識別預警、遊商違規經營識別預警、車輛違停識別預警等。

為了保證預警資訊能夠及時告知轄區網格員,榮昌區專門開發了“智慧綜治”App,網格員均安裝了該應用。一方面,綜治系統將前端視頻監控發現的問題推送給網格員處置,另一方面,網格員日常走訪並處置的問題通過該App上報,這樣核查處置結果能夠及時反饋,形成閉環。

近年來,榮昌區堅持把創新治理手段作為深化平安建設的重要載體,不斷提升社會治理現代化水準,充分發揮“中樞平臺”實戰功能,利用前端視頻監控平臺和網格員手持終端“智慧綜治”App,構成社會治理“大眼睛+小眼睛”,形成“綜治中心+智慧化+網格化”的治理體系。據悉,自2019年該系統建成以來,已綜合治理事件67013件。

此外,榮昌區還整合多方資源,建立便民糾紛解決中心,實現矛盾糾紛“一地統管”“一地調度”“只跑一地”,推動“反覆跑”變“一次跑”。

“中心整合黨政、法院司法、人民調解、社會組織、律師和鄉賢等“六方”力量,聚合重大矛盾糾紛、物業、商事、勞動爭議、醫療糾紛等32個調解組織,實行常駐、按需輪流入駐便民糾紛解決中心。”便民糾紛解決中心相關負責人介紹説,2020年1月以來中心成功化解6526件矛盾糾紛,涉及標的16.28億元,為群眾節約訴訟費263余萬元。(周尤 宋雲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