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建制改革後,宜賓市南溪區南溪街道白合村緊緊圍繞“活力白合.秀美鄉村”形象定位,以黨建引領,紮實推進産業強村、富民興村、改善美村、探索和村,從一村獨秀的小鄉村發展為三村抱團發展。如今三村合一的白合村:發展潛力巨大,發展前景廣闊,各項産業呈現出勃勃生機。
今年40歲的彭勇是南溪街道白合村四組的一個村民,家裏的住房從二層樓房到三層洋房,家裏人從農民轉變為村集體經濟股民和工人,村裏不斷完善的基礎設施建設和保障體系,讓他們家的日子一天比一天好。
“現在國家政策好了,我流轉土地養了十幾畝的生態魚,在養魚之餘,用我在打工時學到的技術在家開了一個小型加工廠,專門幫企業加工零配件,現在我們一家的年收入就有二十多萬。雖然生活在農村,但一點不比城市差,道路相當的寬敞,交通非常方便,環境衛生非常的整潔,空氣也很新鮮,現在我們的日子是越來越好了。”彭勇非常自豪地説出了心裏話。
南溪街道原白合、大塘、化龍三村合併為新的白合村,“兩項改革”讓白合村發生了巨大的變化。調整全村産業結構,建立村集體經濟,從傳統種植業中發展紅標雞、淡水蝦等特色養殖業,成立多個養殖聯合社,白合村村支兩委帶領村民共同走上致富路。隨著村集體經濟的不斷壯大,村民的收入增加了,幼兒園、衛生所、休閒廣場、運動場、圖書室和老年活動中心等基礎設施一應俱全。
“一村富了不算富,帶動周邊村莊走向共同富裕才是真正的富裕。”村黨支部書記林天才是這樣説的,也是這樣做的。2019年,村建制改革後,按照“財力整合、資源集中、人才集聚”思路,白合村積極探索“三三四”工作模式,建立職責、任務、督查“三張清單”,壓實工作職責,推動資源變資産、資金變股金、農民變股東“三個轉變”,探索資源、産業、基礎、文化“四個融合”;由村集體公司牽頭,實施高標準農田建設5000畝,發展糧果基地2100畝,引進溯源農業、宜賓融潤農業有限公司和宜賓海德水産養殖有限公司等,建成年出欄6000頭以上的生豬養殖場1個,年出欄5萬隻的紅標雞養殖場1個,建成稻蝦養殖示範基地1000畝,為鄉村振興建設增添了活力。
在發展産業的同時,白合村還集中整治村莊環境衛生,深入開展“三治”融合治理模式,整合資源對村莊進行綠化美化,切實改善人居環境,打造“推窗即是景”的鄉村美象,共建共用宜居宜業鄉村。
從一村獨秀到三村抱團發展,如今的白合村,從先前僅有800人的小山村變成了一座擁有5000多人的美麗鄉村。截至目前,白合村農民每人平均可支配收入實現21500元,村集體經濟收入30萬元,村集體資産總額407萬元,力爭2023年村集體經濟總收入翻一番,達到60萬元,新的白合村將借勢“全省村級集體經濟融合發展試點村”、“全省鄉村振興重點扶持村”東風,乘勢而上,再夯基礎,再添動力,為爭創全省鄉村振興示範村而努力奮鬥!(包紹安、吳攀峰/文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