緊盯政務服務“三大優勢”,立足“三個重點”,全面建好“五個敘州”

發佈時間:2021-10-21 16:35:11 來源:中國網 責任編輯:李柯佑

圍繞區委二次黨代會提出的“158”工作思路,宜賓市敘州區立足“建成全國百強區、敘州差距在哪”,結合全區政務服務工作實際,著眼“三大優勢”,在“三個重點”上下功夫,助力建成綠色、實力、宜居、活力、和諧新敘州。

著眼打造後發優勢,重點在推進改革創新上下功夫。一是持續加大創新力度。以創新型城市建設為引領,努力革除那些不利於創新的束縛和障礙,統籌抓好一體化政務服務平臺、工程建設審批管理平臺、投資項目線上審批監管等科技資訊平臺建設,構建全方位、多維度、系統性的創新體系。二是持續加大改革力度。深化“放管服”改革,深入貫徹中、省、市關於促進民營經濟發展相關政策,認真執行權力清單和責任清單制度。大力推進國有企業、財政稅收、國有資本、土地和戶籍等制度改革,放鬆制度供給約束,促進各種要素資源的優化配置。進一步完善減免規費、降低門檻、融資擔保、離崗創業等針對性強的“雙創”體系,讓企業輕裝上陣。三是持續加大開放力度。積極融入“一帶一路”、長江經濟帶和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在基礎設施、重大産業、環境保護、教育科技、文化旅遊、口岸通關等方面加強區域間對接,形成“四向拓展、全域開放”格局。實施點對點、項目對項目的全産業鏈精準招商和叩門招商、以商招商,集中力量引進一批投資規模大、帶動能力強的大企業、大項目,構建“親”“清”新型政商關係。

著眼彰顯服務優勢,重點在優化營商環境上下功夫。一是“一窗辦理”,提升行政審批效率。全面推行跨部門、跨層級並聯審批,深入推行“一窗辦理”改革,積極探索部門辦理事項和窗口歸併整合,實行“一窗集中受理、內部流轉審批、統一窗口取件”審批服務模式,探索建立“全科無差別受理窗口”。二是服務提升,促進營商環境優化。建立完善重大投資建設項目專人專賬、全程跟蹤、免費代辦制度,全面啟動重大項目行政審批代辦服務機制;通過設備升級、平臺搭建,逐步實現事項的全程網辦,逐步實現“不見面審批”。三是親商護商,支援民營企業發展。健全民營企業訴求維權機制、建立民營經濟大數據平臺,進一步暢通政企溝通渠道;開展民營企業先進評先、民營企業家、業務骨幹人才培育等工作,激發幹事創業激情;健全監督考核機制,力保減稅降費、融資優惠、要素保障、創新扶持等各項惠企政策落地落實。

著眼增強數字優勢,重點在提升辦事效率上下功夫。一是全面推進政務服務標準化建設。健全基層便民服務體系,切實推進基層便民服務場地建設,不斷加強基層便民服務標準化建設和運作管理,整體提升基層便民服務能力和水準,加強全區政務服務大廳電子化、網路化建設,實現大廳智慧化、自助化。二是不斷加強“一網通辦”前提下的“最多跑一次”改革。推動企業和群眾辦事線上“一張網”,線下只進“一扇門”,現場辦理“最多跑一次”,逐步實現“不見面審批”。三是加強網路審批服務建設。高效推進政務服務事項規範化和標準化建設,有序推進“一件事一次辦”改革。(鄭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