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川:黨建引領謀發展 點燃“鄉村振興”新引擎

發佈時間:2021-08-30 10:55:06 來源:華龍網 責任編輯:李柯佑

滿山遍野的柑橘樹在微風中輕輕搖曳,茂密的樹葉遮掩下,枝幹上結滿了一個個綠色果實……近日,當筆者去到重慶市合川區雙鳳鎮江北村5組的橙黃橘綠産業園時,看到大片的柑橘樹長勢喜人,纍纍碩果,預示著未來的豐收景象。

江北村黨支部書記龍東海告訴筆者,這個佔地6.66公頃的柑橘産業園始建於2019年初。為發展集體經濟,帶動村民增收,江北村黨支部通過抓黨建促生産,以黨員帶頭、村民入股的方式,大力發展集體經濟,利用村裏的閒置撂荒地,打造了橙黃橘綠産業園。2019年1月栽種的柑橘樹,經過精心管護,2020年就開始試挂果,當年實現銷售收入3萬元。“今年我們預計産出柑橘4萬公斤,實現銷售收入25萬元,集體經濟純收入有望達到10萬元。”龍東海充滿信心地説。

image.png

為助推鄉村振興,雙鳳鎮用好用活中央財政專項扶持資金,在轄區內的江北村、雲峰村、苑花村等地,圍繞果樹和蠶桑等産業發展壯大村級集體經濟;通過打造規範化村級活動陣地,進一步提升鄉村旅遊基礎設施水準。

“我們的經營模式就是村民以土地入股,村集體經濟組織統一管理,黨員示範帶頭,作為技術骨幹對柑橘園進行精心管理,所以達到很好的效果。”據龍東海介紹,近年來,江北村黨支部堅持“農文旅”結合,大力發展優勢特色産業及旅遊經濟。首先強化了基礎設施。保合觀光園內外道路全部完成提檔升級,形成“1環6射”道路網路;登山步道、人行便道、環湖彩色步行道通達四方;建成了集住宿、餐飲、娛樂於一體的特色農家樂20余家,日均接待遊客能力可達8000余人。

在完善基礎設施建設的同時,江北村黨支部還大力發展優勢特色産業。依託桃李小水果、茶葉、蔬菜、水産養殖、鄉村旅遊、住宿餐飲等特色産業,創建了以水果、茶葉、旅遊為主導産業的市級旅遊微型企業示範村,讓農業産業發展更具規模,農産品更顯檔次。旅遊産品“皇池李”小水果、品牌茶葉“魚城茗劍”和“鎣鳳毛尖”“雙鳳春茗”享譽重慶及周邊地區。

如果説江北村以果樹種植和鄉村旅遊為黨建引領發展壯大集體經濟的重要抓手,那麼發展蠶桑産業就是雲峰村實現黨建引領鄉村振興的主要方式。

當筆者去到雲峰村4組時,看到村民王蘭正在為養殖秋蠶做準備,蠶房裏打掃得十分乾淨整潔,木架上整齊地擺放著一張張養蠶的簸箕。附近的山坡上,大片的桑樹長勢喜人。今年66歲的王蘭發展蠶桑養殖已經四十多年了,靠著養蠶實現了增收。

“雲峰村是一個農業村,為帶動村民增收,大力發展蠶桑養殖,目前大約種植桑樹40公頃左右,全年訂種260余張。”雲峰村黨支部書記李德全告訴筆者,為實現黨建引領村級集體經濟提質壯大,雲峰村成立了雙雲農機專業合作社、雲峰村股份經濟合作社,採取集體經營模式,通過出租農機具、土地流轉、集體組織發展蠶桑養殖、果桑種植並開展銷售的方式,完善農産品産銷鏈。

村幹部和黨員帶頭栽桑養蠶,帶動村民發展蠶桑養殖業。為提高勞動效率,村裏申請了中央財政專項扶持資金,在桑樹種植基地裏修建便民道,方便村民採摘桑葉。村黨支部還為村民開展技術指導,指導村民如何為桑樹修枝整形,防治病蟲害,在微信群裏群發農技知識等等。同時,組織沒有養蠶的村民開展桑樹品種改良,嫁接果桑,在不影響養蠶的同時進一步提高收入。如今,全村共有集體土地總面積344公頃,集體資産350.79萬元。村民年産繭1.17萬公斤,産值25.74萬元。下一步,村裏還力爭明年將桑樹種植規模擴大到66.66公頃,進一步壯大集體經濟,提高村民收入。

在苑花村黨群服務中心,筆者看到一座高三層、建築面積890平方米的辦公大樓主體已初具雛形,工人們正忙碌地進行施工,安裝樓頂的青瓦,整座建築計劃在10月主體完工。而在江北村,嶄新的村級活動陣地拔地而起,白墻青瓦十分醒目,前來辦事的村民絡繹不絕。這些都是雙鳳鎮加強村級活動陣地建設的縮影。在強化村級活動陣地建設中,該鎮通過整合使用區級資金和村集體資金等分批次加大建設力度,配置了各類嶄新的硬軟體設施,開展各項便民服務和文化活動,全力打造群眾願來常來的“客廳”,有效優化黨群服務。

經過幾年的穩步發展,雙鳳鎮各村級集體經濟發展取得明顯成效,江北村的果樹種植和休閒旅遊、雲峰村的蠶桑産業、苑花村的柑橘和農特産品……在雙鳳鎮,隨著産業發展和黨群服務中心的不斷提檔升級,鄉村新貌已初具雛形,村容村貌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這些成績的取得,離不開區委的堅強領導,更離不開雙鳳鎮黨委和各村黨支部在農村改革探索中因地制宜、精準施策的久久為功。在黨建引領下,各村集體經濟不斷發展壯大,活動陣地不斷規範,村民們的生活也越來越有盼頭,鄉村振興指日可待。(劉亞春/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