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發展規劃 兩江新區5年打造“産學研用”生物醫藥行業示範基地

發佈時間:2021-06-11 13:26:26 來源:中國網 責任編輯:唐威廉

1623240499(1).png

6月9日,2021中科院先進醫療器械産業孵化聯盟論壇大會在兩江新區召開。重慶先進醫療器械工程技術研發中心和重慶國科醫工科技發展有限公司(簡稱“重慶國科”)正式揭牌,將以4個平臺、1個智庫為核心,力爭用5年時間打造成為集“産、學、研、用”為一體的行業示範基地。

重慶先進醫療器械工程技術研發中心及重慶國科是中國科學院蘇州生物醫學工程技術研究所、蘇州國科醫工科技發展(集團)公司在兩江新區成立的域外研發單元,將重點圍繞生物醫學工程內生需求和醫療器械産業鏈特點,通過引入蘇州醫工所本部成熟技術、人才和成果轉化模式,形成以智慧財産權為紐帶、以高端工程化技術服務為核心、以資本為輔助及成果轉化多核心要素緊密融合的運營模式。

目前,重慶國科正在建設具有高學歷、強研發經驗、多學科配套的研發隊伍和高級管理團隊,打造醫療器械工程化技術服務平臺、技術研發平臺、科技成果轉化平臺及産業孵化平臺産業發展智庫。

其中,醫療器械工程化技術服務平臺涵蓋以機械設計、電子設計、光學設計、軟體設計、生物試劑、儀器聯調等為主要內容的設計平臺,和以環境試驗、電磁相容試驗、軟體測試、可靠性測試、電氣安全測試、臨床試驗為核心的實驗平臺。

技術研發平臺將與中國科學院蘇州生物醫學工程技術研究所聯合創辦重慶先進生物醫學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結合重慶行業産業特點,在體外診斷創新技術、細胞與微生物技術、智慧醫療等多個方面進行重點研發佈局。

科技成果轉化平臺將充分利用蘇州醫工所在醫用光學技術、體外診斷技術、醫學影像技術、醫療大數據技術等方面産出一大批實用化技術成果,圍繞兩江新區産業基礎和戰略新興産業發展需求,積極開展項目轉化,加快完成科技成果的中試和産業化環節。

産業孵化平臺將重點依託“醫工所+政府+大學+資本+醫院”構建“醫療器械孵化、公共研發試驗、第三方檢測”三個維度。未來將重點承擔企業孵化、項目幫扶、教育培訓、專家交流、行業論壇等多方面工作,爭取快速實現自有項目轉産或培育本地醫療類企業形成技術優勢,協助兩江新區打造生物醫療産業集群,五年內創業孵化服務水準處於地區領先地位,形成産業協同發展效應,為兩江新區孵化培育優質企業。

産業發展智庫以優化兩江新區乃至重慶市醫療器械産業生態環境為主旨,重點針對醫療器械發展的“政研産學商”打造創新實體“高端技術智庫”,承擔理論創新、實踐創新、戰略創新和管理創新的研究職責,為兩江新區、重慶市及全國醫療器械産業提供技術支援、戰略決策和運營管理的智力支撐,為政府産業發展、政策制定等提供諮詢服務等。

1623240515(1).png

未來,重慶國科將持續著眼于先進生物醫學工程技術的發展,通過與本地醫院、高校、研究機構的協同創新,整合技術、資本、醫療資源,建立貫穿醫療科技企業研發、人才、投融資、市場拓展等環節的創新服務體系,成為立足重慶、輻射西南,具有一定國內影響力的生物醫學工程技術全流程服務品牌。

在主旨論壇環節,中國科學院院士、分析化學家張玉奎,中國科學院院士、鐳射與光電子技術專家王立軍,中科院蘇州生物醫學工程技術研究所所務委員董文飛,分別以《蛋白質組學驅動的精準醫學》《發展鐳射醫學造福人類健康》《先進醫療器械的發展趨勢及醫工所的思考與實踐》為題,圍繞生物醫藥産業前沿技術科學發展趨勢進行了交流探討。

據悉,兩江新區水土新城依託自身産業基礎,聚焦科技創新引擎,沿竹溪河20公里城市中軸生態走廊,構建竹溪智谷創新生態圈,以産業創新為重點,建好創新平臺、創新生態、創新機制,打造集産、學、研、用為一體的兩江·竹溪智谷,加快構建水土新城産業創新鏈條,著力提升企業創新能力、産業能級,做實“科創+産業”內涵。(李舒、 來平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