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津區教育系統念好“三字經” 為群眾辦實事解難題

發佈時間:2021-06-11 13:22:34 來源:中國網 責任編輯:何靜怡

江津區教育系統各級黨組織將黨史學習教育同推進中心工作、解決實際問題結合起來,聚焦群眾關切的教育實事和急難愁盼,著力開展“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念好“聯”“幫”“聽”三字經,推出一系列便民利民之舉,不斷提升群眾對教育的滿意度。

image.png

鼎山小學與幾江幼兒園攜手開展“科學做好幼小銜接聯合教研活動”王咏梅攝


在“聯”字上下功夫,主動為民解難題

“在變與不變中培養學生有序觀察的思維能力。”“幼小銜接中,我們要注重知識、習慣、思維、興趣的銜接。”近日,鼎山小學、幾江幼兒園攜手開展“科學做好幼小銜接聯合教研活動”,教師們以不同的視角分享自己的看法。

鼎山小學與幾江幼兒園通過建立學習共同體,加強幼小教師在兒童發展、課程設計、教育教學等方面的交流,及時解決幼兒入學準備和入學適應實踐中的突出問題。

幼小銜接一直以來,是家長關心、社會關注的難點問題。江津區各小學、幼兒園深入開展“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聚焦群眾“幼小銜接”問題,豐富教育載體,創新教研方式,多形式開展科學幼小銜接教育,幫助廣大幼兒順利實現從幼兒園到小學的過渡。

在“幫”字上下功夫,優化服務辦實事

“感謝大家的幫助,讓我的花椒又迎來了一個豐收年。”近日,蔡家鎮村民楊治琴激動地説。

自開展黨史學習教育以來,全區教育系統235個黨組織充分發揮黨員模範帶頭作用,聚焦為民服務,解決群眾難事。蔡家小學組織黨員幹部教師帶領少先隊員走進田間地頭,為缺少勞動力的椒農解決花椒管護之急,從而進一步引導學生崇尚勞動、尊重勞動、致敬勞模。

另一方面,重慶工商學校汽車工程系黨支部則通過發動教師組建幫扶團隊,幫助畢業生制定創業規劃,開展市場調研、門店選址,給予技術支援等,幫助他們成立了自己的汽車維修企業。其中,畢業生黃尋虎成為了江津區最年輕的“津工精匠”,其創立的江津虎通汽修年營業額已達400萬餘元。

鼎山學區則組織鼎山幼兒園黨員骨幹教師到新星幼兒園和享堂幼兒園開展送教幫扶活動,通過示範引領、互動研討、教學指導,為民辦園教師搭建互學共長的學習平臺,對民辦幼兒園的發展起到了良好的促進作用。

在“聽”上下功夫,開門納諫訪民意

孩子在學校吃得好不好一直是家長們關注的問題。自開學以來,四牌坊尚融小學全面收集師生、家長對改善午餐的意見建議,採取新菜設計、美食推介、試吃評分等措施讓孩子從“吃得飽”變為“吃得好”,美味健康的營養午餐得到了群眾的廣泛認可。

蔡家小學則通過開展問卷調查和組織黨員幹部教師大下訪活動等形式,廣泛徵求群眾意見。在廣泛聽取意見的基礎上,學校創新實施“1+X”課後延遲服務模式,每天課後延遲服務在對學生進行作業輔導之後,開設書法、繪畫、手工、合唱和籃球等豐富多彩的課輔活動,發展學生的愛好特長。如今,課後延遲服務成了教師上心、學生開心、家長舒心的民生實事。

目前,江津全區各學校堅持開門辦學,分級分層召開徵求意見座談會,廣泛徵集社會各界的意見建議,把“問題清單”變成“履職清單”,確保群眾意見建議有著落、有回音。(程雅琦、王咏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