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縮略圖

分享到:
連結已複製
首頁> 政協要聞>

廣東省政協專題協商助力粵港澳大灣區建設

2024-11-14 08:59

來源:人民政協報

分享到:
連結已複製
字體:

如今,“朝飲深圳茶,午嘗橫琴蠔,夜臨維港灣”正在成為粵港澳大灣區生活的真實寫照,這得益於粵港澳三地紮實推進基礎設施“硬聯通”,全面加強規則機制“軟聯通”。日前,一場關於“加快規則機制‘軟聯通’,縱深推進新階段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的大討論在廣東省政協展開,省各民主黨派、工商聯負責人和政協委員代表,與省直部門負責人深入協商交流,從“破”和“立”兩個方面為做深做實粵港澳大灣區“軟聯通”的大文章獻計出力。

規則機制障礙如何“破”?

會上,省政協經濟委員會主任梁維東表示,粵港澳大灣區規則機制“軟聯通”面臨的主要問題在於:法律法規和管理體制差異影響聯通效率,“軟聯通”涉及的部分中央事權有待理順,政策改革系統整合不足,灣區協同融通有待提升。

圍繞這些問題,省政協調研組提出了不少針對性建議,參與協商會的各民主黨派、工商聯代表、省政協委員代表也紛紛貢獻了“金點子”。

民革廣東省委會副主委唐冬生建議廣東積極爭取國家在粵港澳大灣區規則銜接方面的支援,並充分授權大灣區內地城市與港澳政府直接對接。民建廣東省委會專職副主委歐壯喆認為,有必要申請國家授予廣東省在粵港澳規則銜接事項方面的立法許可權。省政協委員雷震則希望從小切口開展深入調研,提出可行建議,爭取中央部門賦能。

大家普遍認為,隨著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的不斷深入,規則機制聯通逐漸進入深水區,某些領域堵點亟待突破。在通關領域,致公黨廣東省委會副主委黃小彪建議探索建立粵港澳大灣區通關聯防聯控機制,實施三地跨境執法“一地兩檢”或“合作查驗、一次放行”模式,因地制宜實行旅檢口岸差異化管理。在醫療領域,農工黨廣東省委會專職副主委陳景勇建議搭建粵港澳跨境醫療數據資訊共用平臺,完善“港澳藥械通”政策,推進“粵港澳緊急醫療救援通道”建設。在環保領域,民進廣東省委會專職副主委鄧玲認為要從國家層面推動建立規則衝突協調解決機制,促進粵港澳在環保重點問題上更好達成共識。

“灣區標準”“立”起來

一直以來,苦於“三地法律法規各不相同,三地企業採用的標準體系也存在差異”,去年和今年,廣東省聯合港澳先後發佈183項“灣區標準”,近百家“灣區標準”示範店落地運營。

會上,就進一步打造“灣區標準”體系問題,大家展開了“頭腦風暴”。鄧玲建議建立區域協同創新評價體系,推動三地共同制定重點領域的技術規範、標準和測評體系。九三學社廣東省委會專職副主委董美玲建議針對資訊技術、智慧製造、生物醫藥、新能源汽車、現代物流和大健康等領域,加快制定專業資格互認範圍和標準。省工商聯秘書長關向明表示,要積極搭建政企對話溝通制度化平臺,探索三地行業協會參與大灣區行業標準制定,推動灣區數據、人才、金融、技術等標準統一互認,將大灣區的融合和協同向縱深推進。

標準意味著話語權。省政協常委李青認為,大灣區應積極主動對接高標準的國際標準。在人工智慧、低空經濟等目前尚缺乏公認國際標準的新興領域,粵港澳三地要聯手共同參與國際標準與治理規則的制定;對於數字經濟、低碳經濟等已有國際公認高標準的領域,以相對容易對接的行業標準作為切入口,逐步推進、擴大範圍;對於“新三樣”(新能源汽車、光伏、鋰電池)等具有國際領先優勢的新興領域與傳統優勢領域,三地聯手制定高水準“灣區標準”,加快推動“灣區標準”向國際標準轉化。

“加快粵港澳三地規則機制‘軟聯通’,是做實大灣區‘一點兩地’全新定位的關鍵舉措,事關縱深推進新階段粵港澳大灣區建設,事關服務港澳融入國家發展大局,我們將持續抓好抓實。”副省長劉紅兵表示,要充分認識推進大灣區規則機制“軟聯通”的重要性,以高度的責任感推動規則銜接取得實效;堅持問題導向,強化協同聯動,以更大力度推進粵港澳大灣區規則機制“軟聯通”。

【責任編輯:和海佳】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