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輪驅動”推進農業現代化(來自新時代改革開放一線·現場評論)
【一線見聞】
八百里秦川腹地,陜西楊淩涌動創新活力。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推進農業現代化是實現高品質發展的必然要求。”作為全國首個國家級農業高新技術産業示範區,楊淩樹起科技興農標桿,成為觀察我國農業發展的一扇窗口。
創新支撐,育種跑出“加速度”。中國中化先正達集團楊淩技術中心,借助智慧檢測設備、自動化溫室,科研人員戴上“基因眼鏡”,變“大海撈針”為“定向撒網”。
科技助力,農民端上“金飯碗”。“葉酸玉米”“花青素辣椒”……依託農技培訓,當地農民王中來牽頭成立的合作社向設施農業産業鏈上游尋求突破,折射楊淩1萬多名職業農民的新賽道。
改革賦能,農科教“協同創新”。與高校組建種業創新中心,和科研機構共建育種共用平臺,小孢子培養技術從油菜延伸到辣椒、小麥,育種期限縮短2/3。
開放包容,“上合之城”打開推廣現代農技之門。來華進行技術交流的牙買加農業工程師科裏·德韋恩收穫頗多:“我們學到很多東西,看到了未來的農業。”
科技與改革相融共促,激活鄉村全面振興潛能。“南果北種”不稀奇,農田有了“智慧腦”,活牛也能作為抵押辦貸款……行走楊淩,對“真正把中國特色農業現代化之路走穩走紮實”有了更深刻領悟。
農業現代化,關鍵在科技、在人才。楊淩擁有西北農林科技大學等院校、100多個省部級以上科研創新平臺,人才濟濟後勁足。正如西北農林科技大學農學院副院長王東所言:“做給農民看、帶著農民幹、幫著農民賺。”
【現場評論】
農業強國是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根基,推進農業現代化是實現高品質發展的必然要求。習近平總書記對此高度重視、念茲在茲。
在黑龍江考察時強調“要以發展現代化大農業為主攻方向,加快建設現代農業大基地、大企業、大産業”;在廣西考察時指出“要積極培育和推廣良種、提高機械化作業水準”;在湖北考察時強調“讓科技為農業現代化插上騰飛的翅膀”……
既有登高望遠的戰略謀劃,又有一以貫之的底線思維、憂患意識,指引我國農業現代化不斷邁出堅實步伐。
新時代以來,我國農業強國建設取得了歷史性成就,實現了從“誰來養活中國”到“中國人的飯碗主要裝中國糧”的歷史性變革。今年我國夏糧又獲豐收,增産72.5億斤,達到2995.6億斤,再創歷史新高。
黨的二十大對農業農村工作作出了總體部署。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決定》提出“鞏固和完善農村基本經營制度”“完善強農惠農富農支援制度”等改革舉措。今天,沿著中國特色農業現代化道路闊步前行,我們建設農業強國的步履堅實、底氣更足。
向科技要出路,端牢糧食飯碗。黑龍江北大荒集團,水稻葉齡診斷儀等智慧設備一應俱全;黃河三角洲,加大鹽鹼地改造,讓“白花花”變身“金燦燦”;作業效率高達每天500畝,中國一拖自主研發的大型高效穀物聯合收割機,生動詮釋“農機給力,種地省力”。糧食産量高位攀升,科技厥功至偉。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解決吃飯問題,根本出路在科技。”從實現種業科技自立自強、種源自主可控,到利用物聯網、大數據等現代資訊技術發展智慧農業……如今,我國農業科技進步貢獻率超過63%,三大主糧基本實現全程機械化,累計建成10億多畝高標準農田。實踐充分表明,“農業現代化,關鍵是農業科技現代化”。
向改革要活力,激發內生動力。建立科技成果入鄉轉化機制,江蘇南京永勝圩萬畝生態高效水産養殖基地,螃蟹産量、規格“雙提升”;集體林權制度改革明晰産權,河南光山縣,油茶林為荒山“披綠”,村民營林護林積極性增強。
改革一子落,發展滿盤活。面向未來,以改革增動力、添活力,深入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不斷深化農業農村改革,探索建立更加穩定的利益聯結機制,定能讓廣大農民共用農村改革和發展成果,為農業現代化注入源源不斷的動能。
向協同要合力,提升整體效能。在楊淩採訪,一名專注土壤修復治理技術的創業者講述的故事令人深有感觸。得益於秦創原創新驅動平臺,他和團隊不用為場地、資金等犯愁,成功將一塊塊受污染農田變成“金糧倉”。科技和改革雙輪驅動、協同發力,催生“1+1>2”的效果。
協同寫好農業現代化的大文章,既要橫向的有機耦合,也需縱向的有效銜接。浙江仙居縣推出“鄉村運營合夥人”制度,吸引人才入鄉創業,村社以資産、資源“入股”,7.1萬小農戶通過入鄉人才主導的民宿、電商等項目增收。科技創新與制度創新協同發力,有效市場和有為政府更好結合,方能匯聚強大合力。
強國必先強農,農強方能國強。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只有農業強起來,糧食安全有完全保障,我們穩大局、應變局、開新局才有充足底氣和戰略主動。”
拓展現代化發展空間,農業農村是大有可為的廣闊天地。新時代新征程,我們要錨定建設農業強國目標,以改革之火燃旺創新之爐,真正把中國特色農業現代化之路走穩走紮實,把穩強國復興主動權、開創中國式現代化新局面。
(本報記者李浩燃、張鐵、龔仕建、張丹華)
《 人民日報 》( 2024年11月14日 01 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