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縮略圖

分享到:
連結已複製
首頁> 委員·講述>

張來明:必須堅持依靠改革開放 增強發展內生動力

2024-01-22 14:54

來源:人民政協報

分享到:
連結已複製
字體:

認識規律、把握規律、遵循規律,是黨和人民事業不斷從勝利走向勝利的根本要求和途徑。習近平總書記深刻指出:“對歷史進程的認識越全面,對歷史規律的把握越深刻,黨的歷史智慧越豐富,對前途的掌握就越主動。”

100多年來,黨和人民事業就是在不斷深化規律性認識的過程中向前推進的。習近平總書記在前不久召開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重要講話中精闢歸納了近年來我們黨在新的實踐基礎上深化對新時代做好經濟工作規律性認識的重大成果,這就是“五個必須”:必須把堅持高品質發展作為新時代的硬道理,必須堅持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和著力擴大有效需求協同發力,必須堅持依靠改革開放增強發展內生動力,必須堅持高品質發展和高水準安全良性互動,必須把推進中國式現代化作為最大的政治。這裡,就“必須堅持依靠改革開放增強發展內生動力”談點學習體會。

發展內生動力是國家發展進步的決定性因素

馬克思主義哲學原理告訴我們,事物的發展是內因和外因共同作用的結果,其中內因是決定性因素,外因通過內因而起作用。這為我們認識和把握內生動力在發展中的地位和作用提供了根本指導。

什麼是發展內生動力?或者説發展內生動力的具體體現是什麼?我以為,就是我國社會生産力的客觀發展要求、中國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和追求、全社會生生不息的創新創造活力。新中國成立以來,我國各項事業能夠不斷發展起來,從根本上説,是適應了中國社會生産力的發展要求,發揮了全國各族人民創造美好生活的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也就是習近平總書記強調的“必須以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為出發點和落腳點,把發展成果不斷轉化為生活品質,不斷增強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在這樣的發展內生動力推動下,我們國家實現從新民主主義到社會主義的轉變,進行社會主義革命,推進社會主義建設,成功進行社會主義改造,建立起獨立的比較完整的工業體系和國民經濟體系,實現中華民族有史以來最為廣泛而深刻的社會變革,實現一窮二白、人口眾多的東方大國大步邁進社會主義社會的偉大飛躍。在這樣的發展內生動力推動下,我們國家繼續探索中國建設社會主義的正確道路,解放和發展社會生産力,實現了從生産力相對落後的狀況到經濟總量躍居世界第二的歷史性突破,實現了人民生活從溫飽不足到總體小康、奔向全面小康的歷史性跨越,推進了中華民族從站起來到富起來的偉大飛躍。在這樣的發展內生動力推動下,我們國家如期實現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目標,黨和國家事業取得歷史性成就、發生歷史性變革,中華民族迎來了從站起來、富起來到強起來的偉大飛躍。

黨和人民的奮鬥歷史反覆證明,內生動力是我國發展進步最根本、最可靠的動力。正是從歷史規律的高度,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二十大報告中鄭重宣示:“堅持把國家和民族發展放在自己力量的基點上,堅持把中國發展進步的命運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我們只有把自己的事情辦好了、把發展內生動力搞強了,才能真正做到把國家發展進步的命運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上。

發展內生動力需要不斷激發

發展內生動力不是自發生成的,也不是一成不變的,這決定了調動和增強發展內生動力的努力也就不會是一勞永逸的。黨的領導的一個重要體現,就是不斷調動人民群眾的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把蘊藏在廣大人民群眾中的歷史創造力量凝聚起來、發揮出來。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我們黨領導人民進行社會主義革命,完成土地改革,進行社會各方面民主改革,實現國家對農業、手工業和資本主義工商業的社會主義改造,發出把我國逐步建設成為一個具有現代農業、現代工業、現代國防和現代科學技術的社會主義強國的偉大號召,領導人民開展全面的大規模的社會主義建設,激發出全國各族人民翻身做主人的發展內生動力。完全可以説,沒有廣大人民群眾熱火朝天的發展內生動力,就沒有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的偉大成就。

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新時期,我們黨作出把黨和國家工作中心轉移到經濟建設上來、實行改革開放的歷史性決策,通過不斷深化改革開放來不斷解放和發展社會生産力、增強社會活力,激發出全國各族人民的發展內生動力。習近平總書記在《慶祝改革開放40週年大會上的講話》中深刻指出:“40年來取得的成就不是天上掉下來的,更不是別人恩賜施捨的,而是全黨全國各族人民用勤勞、智慧、勇氣幹出來的!”完全可以説,沒有廣大人民群眾聚精會神搞建設、一心一意謀發展的內生動力,就沒有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偉大成就。

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明確提出“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就是我們的奮鬥目標”,提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提出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和新發展理念,統籌國內國際兩個大局,統攬偉大鬥爭、偉大工程、偉大事業、偉大夢想,極大激發出全國各族人民的發展內生動力。完全可以説,沒有廣大人民群眾解決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的發展內生動力,就沒有黨的十八大以來黨和國家事業取得歷史性成就、發生歷史性變革。

堅持以全面深化改革激發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內生動力

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作出的一大創新就是提出“四個全面”戰略佈局。黨的二十大確定“從現在起,中國共産黨的中心任務就是團結帶領全國各族人民全面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實現第二個百年奮鬥目標,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同時強調了前進道路上必須牢牢把握的重大原則,其中一條就是“堅持深化改革開放”,基本要求是深入推進改革創新,堅定不移擴大開放,著力破解深層次體制機制障礙,不斷彰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優勢,不斷增強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動力和活力,把我國制度優勢更好轉化為國家治理效能。

黨的二十大對今後一個時期的全面深化改革作出了部署。這次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對2024年深化重點領域改革和擴大高水準對外開放作出了部署。在深化重點領域改革方面,重點要求是謀劃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重大舉措,為推動高品質發展、加快中國式現代化建設持續注入強大動力。不斷完善落實“兩個毫不動搖”的體制機制,充分激發各類經營主體的內生動力和創新活力。深入實施國有企業改革深化提升行動,增強核心功能、提高核心競爭力。促進民營企業發展壯大,在市場準入、要素獲取、公平執法、權益保護等方面落實一批舉措。促進中小企業專精特新發展。加快全國統一大市場建設,著力破除各種形式的地方保護和市場分割。有效降低全社會物流成本。要謀劃新一輪財稅體制改革,落實金融體制改革。在擴大高水準對外開放方面,重點要求是加快培育外貿新動能,鞏固外貿外資基本盤,拓展中間品貿易、服務貿易、數字貿易、跨境電商出口。放寬電信、醫療等服務業市場準入,對標國際高標準經貿規則,認真解決數據跨境流動、平等參與政府採購等問題,持續建設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一流營商環境,打造“投資中國”品牌。切實打通外籍人員來華經商、學習、旅遊的堵點。抓好支援高品質共建“一帶一路”八項行動的落實落地,統籌推進重大標誌性工程和“小而美”民生項目。

發展沒有止境,改革沒有窮期。我們要適應時代潮流,順應人民意願,堅持對內搞活、對外開放的改革要旨,堅決破除阻擋高品質發展的體制機制障礙,統籌推進深層次改革和高水準開放,不斷解放和發展社會生産力、激發和增強社會活力,最大限度調動全社會推動高品質發展的內生動力,放手讓一切勞動、知識、技術、管理和資本的活力競相迸發,讓一切創造社會財富的源泉充分涌流,讓發展內生動力生生不息,以推動中國式現代化歷史車輪滾滾向前。

(作者係全國政協委員,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黨組成員、副主任)

【責任編輯:李培剛】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