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縮略圖

分享到:
連結已複製
首頁> 政協要聞>

湖北省政協以有為履職發揮專門協商機構作用的實踐

2024-01-22 14:47

來源:人民政協報

分享到:
連結已複製
字體:

湖北省政協十三屆二次會議召開前夕,省政協對十三屆一次會議以來的30件好提案予以通報表揚。

作為十三屆省政協新任委員,孝感市農業局局長林小冰提出的《推進茶産業強鏈補鏈 做好“小綠葉”大文章》的提案,被選為2023年省政協主席孫偉重點督辦提案後,成為全省茶産業高品質發展的重要助力。

同樣,湖北省政協常委、永業行評估諮詢有限公司董事長潘世炳提出的《老舊小區連片改造 推進城市更新升級》的提案也在好提案之列。談起這件提案的初衷由來,他説:“在中央強調房地産發展新模式的背景下,我認為這個問題既是房地産發展新模式的一個重要方面,同時也是關乎民生改善的一個重要內容,所以給予了重點調研關注”。

評出“好提案”,不僅是對建議辦理成效的肯定,也是對提案建議主體胸懷“國之大者”、緊扣省之要事、情係民之關切,立足工作領域和專業特長精耕細作,做好“委員作業”的激勵。

委員有力量,政協有影響。以發揮委員主體作用為根本,十三屆省政協起步之年在更好引領委員擔負起“落實下去”“凝聚起來”的政治責任,充分發揮人民政協專門協商機構作用上邁出堅實步伐。

把黨的領導貫穿政協履職全過程

2023年,湖北省政協在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主題教育過程中,成立省政協黨組書記、主席任組長,黨組成員、副主席為副組長的省政協主題教育領導小組;省政協機關成立由機關黨組書記、秘書長任組長,機關黨組成員為副組長的省政協機關主題教育領導小組,兩個領導小組下設辦公室,合署辦公,統籌謀劃、一體推進主題教育工作,切實把省政協黨組、機關黨組、各專委會分黨組、機關黨委、各黨支部(總支)擰成“一股繩”、合成“一張網”,推動主題教育各項工作協調開展、步調一致。

這一過程,也為省政協加強黨的建設工作提出了新思路。湖北省政協是較早在全國成立分黨組的省份,近兩年來,省政協將加強黨的建設作為“一號工程”,努力實現政協黨的建設從有形覆蓋到有效覆蓋。

去年以來,省政協通過建立一個領導機構、搭建一個工作平臺、整合一套制度體系,從而保障省政協黨的建設各項工作的整體推進。2023年11月10日,省政協辦公廳出臺《中共政協湖北省委員會機關黨組指導專門(工作)委員會分黨組工作的實施辦法》,推動政協黨建工作縱向到底、橫向到邊、上下聯動、系統發力。

之後,政協湖北省委員會黨的建設工作領導小組成立並設辦公室。該領導小組作為省政協黨組領導下的工作機構,在進一步加強黨的全面領導中發揮整合力量、統籌謀劃、組織協調、監督落實的作用,為完善政協黨組—機關黨組—機關黨委—機關黨支部和政協黨組—專(工)委分黨組—黨員委員活動小組“兩線多層多點”的組織體系,完善機關黨建、委員履職黨建“雙線並行、多點發力”的組織架構,提供強力支撐。

“我所在的界別是社會科學界,2023年也是我擔任省政協常委和省政協人口與資源環境專委會副主任的第一年。通過參與相關工作,我深切感受到專委會緊扣省政協黨組工作要點和協商計劃,堅持‘委員主體、專委會支撐、界別牽引’,在圍繞中心服務大局中做了大量工作。”潘世炳的感受來自於省政協構建大黨建工作格局,推進黨的建設工作從組織全覆蓋到工作全覆蓋的提升轉變。

從把委員系統培訓工作納入本屆政協五年工作規劃,到將委員學習植入日常履職全過程,學習成為省政協實現黨建工作有效覆蓋的重要基礎。“承辦月度專題協商會、議政性常委會會議前,圍繞相關主題,組織委員對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習近平總書記相關論述進行學習,是開展調研前的必修課。”省政協經濟委員會主任王兆民介紹説,“委員們通過與政府相關部門座談、專題調研、協商建言,不斷深化對習近平總書記相關論述的再認識,不斷提升把黨中央部署堅決貫徹到履職工作中的政治責任感。”

服務黨中央和省委中心工作,同頻共振是實現黨建工作有效覆蓋的必然要求。在謀劃制定黨組工作要點和年度協商計劃時,孫偉非常形象地提出“根”“幹”“枝”的工作理念,圍繞中央12個方面內容、省委12個調研重點,聚焦穩增長、推進流域綜合治理和統籌發展規劃綱要實施、建設現代化産業體系、科技強省建設等7個主題,確定21個重點協商議題和6個重點調研課題,精心組織開展調研。協商議政成果獲省委、省政府領導批示34個,相關建議轉化為黨委、政府的決策選項和工作舉措。

參天之木,必有其根。“根”就是根本遵循,主要包含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黨的二十大精神,習近平總書記關於加強和改進人民政協工作的重要思想、關於湖北工作的重要講話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黨中央的方針政策和決策部署,國家“十四五”規劃、政府工作報告、全國政協年度工作要點和協商計劃等內容。“幹”就是依據省委工作要求和重大安排、重點工作,是省之要事和民之關切。“枝”是按照根本遵循和主要依據,確定省政協工作重點、協商議政主題及若干子題,開展各種協商履職活動。

循“根”樹“幹”扶“枝”,保障黨的主張和部署貫徹落實到政協各項協商履職中,內化轉化到政協工作各項行動中。

“兩個統籌”推動政協履職提質效

人民政協在70多年的發展中,具備了相對完備、比較成熟的協商形式,為發揮專門協商機構作用打下了堅實基礎。十三屆省政協黨組堅持和運用好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世界觀方法論和立場觀點方法,堅持系統觀念,提出“兩個統籌”的理念和方法,即統籌協商內容、形式和成果“三要素”,統籌履職時間、方式和力量“三維度”,更好提升專門協商機構履職質效。

作為全國政協委員,孫偉帶頭示範,以其2023年領銜提交的《充分發揮“獨樹一幟”優勢,加快實現科技自立自強》的提案被列為全國政協重點提案為契機,將服務和跟蹤提案辦理工作納入主題教育調研課題清單,推動“世界光谷”建設措施落實落地。

省政協各專工委在組織協商工作過程中,不斷強化系統觀念、加強統籌協調,進一步提高協商議政的質效。2023年,省政協對3次議政性常委會會議和8次月度專題協商會議進行了會議品質綜合評價,評價優秀率平均為97.3%,比2022年的93.37%有大幅提升。值得一提的是,“加快培育突破性發展優勢産業集群”“推進品牌強省建設”議政性常委會會議,得到參會參評人員一致好評,總體要求、協商主體兩項指標的優秀率高達100%。

統籌一方面體現在“不做重復文章”“力求解決問題的效率導向”,相對而言,“重復性”也是統籌的另一種體現。針對社會關注的優化營商環境問題,省政協已連續5年持續深化民主監督。2023年,“優化營商環境”專項民主監督調研報告、協商建言得到省委、省政府主要領導批示,省營商辦現場督辦,一些具體問題得到解決,為持續擦亮全省營商環境這塊“金字招牌”獻策出力。

聚焦湖北省委開展美好環境與幸福生活共同締造的部署,省政協融合已有的“一線協商”基層協商品牌和平臺,開展“一線協商·共同締造”行動,在全省103個縣市區全面建立“一線協商·共同締造”行動基層協商陣地,將25700多名各級政協委員編入鄉鎮(街道)及活動組,推動委員深入基層、聯繫各界、服務群眾。同時,指導市縣政協圍繞“加強農村、社區醫療衛生隊伍建設”“推動城市適老化社區、適老化住房建設和改造”2個共性議題,用好“一線協商”平臺,推進聯合調研、聯動協商、聯用成果,匯聚推動落實政策、解決人民群眾急難愁盼問題的政協力量。

圍繞實施“政協委員助力鄉村振興行動”,省政協組建37個委員小組,動員四級政協委員充分利用個人資源和專業特長,在37個鄉村振興重點幫扶縣各選1個村組,辦實事、解難題、促發展,新時代政協委員的新樣子如顆顆繁星在荊楚大地上熠熠生輝。

規範“兩支隊伍”建設實現高效聚合

政協界別是人民政協的重要組成部分,政協委員作為各界別代表由此産生。省政協推進界別工作,創新建立副主席及專(工)委聯繫界別、界別工作評價等機制,規範組建專委會、成立界別工作小組,697名委員入委、入組,修訂加強和改進界別工作發揮界別作用辦法等系列相關文件,構建“主席會議成員聯繫界別、界別聯繫委員、委工委統籌協調、專委會具體保障”的工作格局。促進委員發揮聯繫一界、團結一片、引領一方的重要作用。

2023年12月26日,省政協首次召開界別聯席會議,省政協黨組副書記、副主席爾肯江·吐拉洪在聽取省政協界別工作情況和有關專委會、界別工作小組負責人的發言後,提出要求,“要把黨的全面領導貫穿界別工作始終,以更實舉措激發活力,發揮好專委會基礎作用、界別特色作用、委員小組基層平臺作用,推動政協界別工作不斷走深走實。”

化繁為簡,重在落實。在完善委員聯繫管理和履職服務方面的制度化建設中,省政協採取合併“同類項”、抓好“立改廢”做減法,把相關67項制度精減為39項,使得各項管理要求更加清晰,簡明務實,易記易行。

政協委員是政協履職的主體力量,政協機關幹部隊伍則是政協履職的重要保障。以高起點尋標、高標準對標、高要求達標、高水準創標,持續打造“政治堅定、業務精通、極端負責、規範高效、團結協作、勤政廉潔”的政協模範機關,成為省政協開創政協工作新局面的一項重要實踐。

創新開展全會、月度專題協商會、議政性常委會會議組織實施工作“復盤會”,各專工委辦公室、機關綜合處室堅持事前推演、事後復盤,推動工作機制更新、流程再造。

創新開展機關幹部週一集中交流發言,學習重要講話、重要會議和文件精神170余篇次。

逐項梳理機關辦文辦會辦事、統籌協調服務工作,設置工作標準、壓實工作責任,明確工作步驟、規範工作流程,以規範促高效、提品質、上水準。

修訂完善機關“三定”規定,進一步厘清職責、明確分工、壓實責任,推動形成權責清晰、關係順暢、運作有序、務實高效的機關運作機制。

規範與高效的結合,帶來履職成效的改變。2023年,在重大協商議題較往年大幅增加的情況下,協商成效卻有目共睹,來自省直各相關部門及群眾的參與積極性關注度顯著提升。

規範與高效的結合,帶來機關幹部成就感的改變。“把自己交給工作,評價交給群眾,進步交給組織”的用人導向為機關幹部幹事創業注入精氣神,帶來新氣象;以實幹的精神、擔當的態度展現新時代政協新樣子,成為每個政協人的奮斗方向。

【責任編輯:李培剛】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