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縮略圖

分享到:
連結已複製
首頁> 委員·講述>

陳揚:以正確政績觀引領政協高品質履職

2024-01-17 09:00

來源:人民政協報

分享到:
連結已複製
字體:

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就樹立和踐行正確政績觀作出一系列重要論述,科學回答了“政績為誰而樹、樹什麼樣的政績、靠什麼樹政績”等重大理論和實踐問題。去年,習近平總書記在江蘇考察時,又提出“以學促幹”的要求,強調要樹牢造福人民的政績觀、鼓足幹事創業的精氣神、形成狠抓落實的好局面,為廣大黨員幹部立身處世、幹事創業指明瞭正確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

人民政協能否樹立和踐行正確政績觀,直接關係到專門協商機構作用的發揮,關係到協商議政、民主監督、凝聚共識工作的水準和成效。江蘇省揚州市政協深入學習領會習近平總書記關於樹立和踐行正確政績觀的重要論述,牢記習近平總書記賦予江蘇“走在前、做示範”的重大要求和“四個走在前”“四個新”的重大任務,以及“揚州是個好地方”的殷切囑託,強化“多出好主意、多聚正能量”就是履職政績的理念,在真抓實幹中樹立起新時代人民政協的新樣子。

準確把握“政績為誰而樹”,堅持協商於民、協商為民,把滿足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嚮往作為履職的出發點和落腳點。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共産黨員必須牢記,為民造福是最大政績。”對人民政協,習近平總書記明確要求要把不斷滿足人民對美好生活的需要、促進民生改善作為重要著力點,傾聽群眾呼聲,反映群眾願望,抓住民生領域實際問題做好工作,協助黨和政府增進人民福祉。習近平總書記的這一重要指示,充分體現了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是黨的群眾路線在政協工作的集中體現,是政協做好群眾工作的根本要求。我們堅定落實習近平總書記的指示精神,堅持協商於民、協商為民、協商惠民,完善了“年、季、月、周+平時”的聯繫界別群眾工作機制,圍繞就業、教育、醫療、“一老一小”等民生議題,持續開展“界別活動周”“我是委員我先行” 聯繫服務界別群眾的主題實踐活動,深入開展協商議政,積極反映並推動群眾急難愁盼問題的解決。一是在察民情上下功夫,當好群眾訴求的表達者。經常性地組織委員深入基層、深入界別群眾,聽民聲、察民情、聚民智,敞開心扉、交心交流,認真聽取基層群眾的所思所想所盼,把基層群眾的意願訴求全面客觀準確地收集起來、反映上去。二是在解民憂上下功夫,當好群眾利益的維護者。聚焦“民生七有”和關鍵小事,用好協商議事室、委員工作室、社情民意資訊聯繫點等平臺,採取專題協商、視察調研、民主監督、界別協商等方式,用心用情用力幫助群眾解決煩心事、操心事、揪心事。三是在聚民心上下功夫,當好群眾思想的引領者。發動委員以委員講堂、讀書分享、界別活動等為載體,宣傳宣講黨的創新理論、黨中央大政方針和各級黨委政府的決策部署,協助黨委政府做好釋疑解惑、理順情緒、化解矛盾、增進共識的工作,努力把黨的主張轉化為社會各界的共識和行動。

準確把握“樹什麼樣的政績”,堅持圍繞中心、服務大局,把助力高品質發展的實際成效作為衡量履職績效的重要標準。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高品質發展是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首要任務。”習近平總書記明確要求,人民政協要聚焦黨和國家中心任務履職盡責,緊緊圍繞大局,瞄準抓重點、補短板、強弱項的重要問題深入協商集中議政,強化監督助推落實。我們按照習近平總書記指引的履職方向和重點,牢牢把握習近平總書記對江蘇工作的諄諄囑託,在建言獻策、凝聚共識中展現政協之能,在建功立業、走在前列中彰顯委員之為。一是聚焦發展大計主動謀劃。按照中共揚州市委作出的“好地方”現代化建設的決策部署,著眼大局、順應大勢,系統梳理制約揚州高品質發展的突出問題和當務之急,研究制定新一屆市政協“強化新思想引領,聚力好地方建設”的意見,找準結合點、著力點,認真謀劃協商監督議題,制定年度協商計劃,確保協商議政圍繞中心更加緊密、服務大局更加有效。二是加強功能建設提質增效。建立了政協履職“先學習、後調研、再協商”制度,每次重點調研協商活動之前,認真學習領會習近平總書記關於相關領域工作的重要論述,把學習成果轉化為思想政治上的高度共識、貫徹執行中的具體行動。建立健全協商議政品質體系,完善了建言資政品質的評價標準和辦法,健全了協商議題徵集、互動交流、成果報送和轉化等工作機制。牢牢把握開展調查研究的“五字訣”,建立了加強和改進政協調查研究的工作制度和機制。三是做好搭臺工作深度協商。打造智慧政協平臺,推動線上線下協商相結合,推進政協協商與基層協商有效銜接,優化市民觀察“提案直通車”平臺、反映社情民意資訊多方協作機制等,著力提高建言資政的精準度、參與度和實效度。四是突出問題導向推動落實。把踐行正確政績觀貫穿政協履職全過程、各方面,緊扣國省重大戰略在揚州的實施、省市重大政策舉措的貫徹落實以及黨委政府重要文件的執行情況、重大項目的推進情況,突出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開展好民主監督、民主評議和專題視察,以協商促改進、以監督助落實。

準確把握“靠什麼樹政績”,堅持求真務實、真抓實幹,把加強“兩支隊伍”建設作為踐行正確政績觀的基礎工程。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業績都是幹出來的,真幹才能真出業績、出真業績”“要把力戒形式主義、官僚主義作為加強作風建設的重要任務,大力弘揚真抓實幹作風”。近年來,我們圍繞建強“兩支隊伍”、提升“四種能力”,以政協黨的建設為引領,以“我是委員我先行”主題實踐活動、“一委員會一品牌”“委員講壇”“我是黨課主講人”等為抓手,引導委員和機關幹部在協商一線、服務一線加強思想淬煉、政治歷練、實踐鍛鍊、專業訓練,努力打造風清氣正、積極進取、擔當實幹、履職盡責的委員隊伍和機關幹部隊伍。一是著力提升黨建品質水準。積極打造“四強四有”黨建工作品牌,嚴格落實學習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指示批示精神“第一議題”制度,完善了黨委政府與政協“共同出題、共同協商、共同落實”工作機制,構建了覆蓋全體黨員委員的黨的組織體系。二是持之以恒加強作風建設。大興學習之風、調查研究之風、履職為民之風、守正創新之風、密切聯繫群眾之風,正確處理好數量和品質、當前和長遠、局部和全局、顯績和隱績的關係,紮實推動政協工作從“做了什麼、做了多少”向“做出了什麼效果”轉變。三是切實強化委員責任擔當。按照“懂政協、會協商、善議政,守紀律、講規矩、重品行”要求,加強委員學習培訓和服務管理,引導委員把思想理論武裝作為“常修課”,增強堅定擁護“兩個確立”、堅決做到“兩個維護”的政治自覺、思想自覺和行動自覺,提高運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觀察新形勢、研究新情況、解決新問題的能力水準,不斷擴大眼界,努力提升境界,始終堅守邊界。

(作者係江蘇省揚州市政協主席)

【責任編輯:李培剛】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