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縮略圖

分享到:
連結已複製
首頁> 委員·講述>

陳麗華:強化“四新”舉措 抓實政協履職

2024-01-17 09:00

來源:人民政協報

分享到:
連結已複製
字體:

習近平總書記在二十屆中央紀委三次全會上的重要講話中,充分肯定了“著力整治形式主義、官僚主義突出問題”等新成效,明確提出“九個以”的實踐要求。廣西壯族自治區桂林市政協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對廣西重大方略要求和對桂林的重要指示精神,牢記習近平總書記賦予桂林打造世界級旅遊城市的新使命,在各項履職活動中,嚴格落實中央八項規定精神,牢固樹立正確政績觀,力戒形式主義、官僚主義,理論學習堅持學深學透,助力高品質發展堅持重實效、強實幹、抓落實,履職為民堅持用心用情,調查研究堅持輕車簡從和“深實細準效”,自身建設堅持實幹實績導向,為打造世界級旅遊城市、服務桂林高品質發展展現了新作為新成效。

深入學習新思想,凝聚共識出實招。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實踐沒有止境,理論創新也沒有止境。桂林市政協牢固樹立學習就是履職、履職必須學習的理念,堅持把學習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作為統領各項工作的總綱,以理論武裝強化思想政治引領。豐富學習形式。在用好主席會議、常委會會議、理論學習中心組、支部學習會等深化理論學習的基礎上,開展黨的二十大精神知識競賽和各類學習研討活動,及時跟進學習習近平總書記最新重要講話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紮實開展第二批主題教育,帶動全市政協組織理論武裝不斷邁上新高度。完善學習體系。深入開展“書香政協 香飄桂林”委員讀書活動,推動讀書“進機關、進學校、進企業、進鄉村、進景區、進酒店”“六進”活動,建成一批“書香政協”特色品牌。講好政協故事。開展喜迎黨的二十大“六個一”活動,組織政協班子和委員組成宣講團和宣傳小分隊,深入基層宣講黨的二十大精神和改革開放成果;用好各級主流媒體和微信公眾號等平臺發出好聲音,弘揚主旋律,凝聚起做好各項工作的強大合力。

著力踐行新理念,助力發展建實功。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新時代抓發展,必須更加突出發展理念,堅定不移貫徹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用的新發展理念。桂林市政協堅持“黨委想什麼,政協就議什麼;政府做什麼,政協就幫什麼”,緊緊圍繞打造桂林世界級旅遊城市這一目標任務,發揮優勢,創新履職,既做“顯績”,又做“潛績”,切實為桂林高品質發展貢獻政協力量。抓好提案促履職,2023年有16件重點提案獲市委書記、市長批示,極大激發了委員履職熱情。拓展平臺促履職。深入開展“打造世界級旅遊城市 政協委員在行動”“産業振興 委員行動”“鄉村振興 委員行動”“科教振興 委員行動”“建設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示範區 委員行動”等委員專項行動。廣泛協商促履職。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保護好漓江、保護好桂林山水的重要指示精神,召開“打造環象山景區周邊經濟帶,變免費開放為擴圈增收”專題協商會,以及系列界別(對口)協商會,組織委員積極建言獻策。

積極順應新期盼,履職為民求實效。習近平總書記指出,維護人民根本利益,增進民生福祉,不斷實現發展為了人民、發展依靠人民、發展成果由人民共用,讓現代化建設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體人民。桂林市政協始終堅持人民至上,當好助力保障和改善民生的“答卷人”,努力讓廣大群眾有更多獲得感。深化“雙聯雙創”活動。通過走訪、調研、視察、交流等形式,掌握民情、了解民意、反映民聲,動員80多名市政協常委、400多名市政協委員以及400多家企事業單位參與,搭建了黨委政府與各界群眾溝通聯繫的橋梁和紐帶。深化民主監督。圍繞市民關注的生態環保、就業、食品安全等問題,積極利用提案和反映社情民意形式,助力群眾紓困解難。如2023年4月和11月,分別組織桂林市全國、自治區政協委員和市、縣四級政協委員圍繞漓江流域生態保護開展聯合視察,積極建言獻策,得到有關部門積極回應。大興調研之風。市政協班子成員帶頭認領課題深入調研,在做好人民滿意的教育、健全醫療保障體系、提升養生養老産業、促進文旅融合發展等方面形成了一批調研報告,為增進民生福祉積極建諍言,謀良策,彰顯了政協發揮智力優勢的作為擔當。

嚴格對標新要求,自身建設重實幹。習近平總書記指出,黨性、黨風、黨紀是有機整體,黨性是根本,黨風是表現,黨紀是保障。桂林市政協深入貫徹落實新時代黨的建設總要求,紮實開展黨性黨風黨紀教育,以黨組織建設帶動履職能力全面提升。強化黨建引領。建成機關百米黨建文化長廊、清廉文化長廊,打造了一個總結工作、展示成果、交流經驗的黨建文化陣地。嚴格落實意識形態工作責任制,深入開展警示教育,深化清廉機關創建活動,確保黨的領導貫穿政協工作各方面全過程。強化管理賦能。實行全體委員年終述職和部分常委、委員全會上口頭述職,進一步加強委員履職管理和考評,增強委員履職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強化服務提質。組織政協委員和政協幹部深入聯繫村、社區和企業、學校,開展産業幫扶、慈善救助、企業(項目)服務等工作,為基層群眾排憂解難。

(作者係廣西壯族自治區桂林市政協主席)

【責任編輯:李培剛】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