駱沙鳴:加快建立基於“大食物觀”的糧食安全國家戰略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要樹立大食物觀,構建多元化食物供給體系,多途徑開發食物來源。”黨的二十大報告也指出:“樹立大食物觀,發展設施農業,構建多元化食物供給體系。”由於我國農業勞動力短缺和技術發展瓶頸都將制約多樣化的“大食物觀”高品質發展,並且新冠肺炎疫情後和俄烏戰爭影響下,全球供應鏈質效和多樣化食物流通的效率受衝擊明顯。但是全球不確定性風險加劇和價格上漲都使“大食物”消費需求下降。樹立大食物觀和大農業觀,向耕地草原森林海洋、向植物動物微生物要熱量、要蛋白,全方位多途徑開發食物資源是不二的選擇。大力發展設施農業,構建多元化食物供給體系,可避免糧食危機和滿足居民飲食生活基本面,實現飲食營養均衡和飲食品質的高級化、多樣化。據悉目前我國消費環境每年損失浪費食物9200億斤,要開源與節流並舉。構建“大食物”安全體系,有助於實現糧食安全戰略高品質發展和提高我國糧食安全韌性。我國區域自然資源多樣化也為塑造“大食物觀”奠定了客觀基礎,面對地緣政治衝突引發的全球糧食危機,我國必須樹立“大食物觀”如加快構建糧食安全戰略體系。建議如下:
我國居民飲食結構多元化需要“大食物觀”下的糧食安全戰略體系支援。加大農業基礎科研和技術投入,提升農業發展創新水準,滿足大食物觀的飲食結構需要,促進大食物安全體系高品質發展。我國幅員遼闊,陸海兼備。要合理利用山水林田湖草沙等資源,從耕地資源向整個國土資源拓展,宜糧則糧、宜經則經、宜牧則牧、宜漁則漁、宜林則林,形成同市場需求相適應、同資源環境承載力相匹配的現代農業生産結構和區域佈局。開發豐富多樣的食物品種,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多元化的社會消費需求。要樹立大食物觀,既向陸地要食物,也向海洋要食物,耕海牧漁,建設海上牧場、“藍色糧倉”。保障肉類蔬菜水果水産品等各類食物有效供給,滿足人民多元化美好生活的新需求。
建立國內外統一農産品檢測標準和流程,減少制度風險和流通環節風險。減少國內外農産品市場迴圈的障礙,提升農産品流通效率。為適應我國消費結構的升級和居民油糖肉蛋奶消費持續增加,必須大力踐行大食物觀,化解新的産需矛盾,降低大食物投入要素成本。推進鄉村産業融合,促進就業和促進産業鏈增值,提升大食物消費能力。要深入推進傳統農糧産業轉型升級,推進産業鏈融通發展、共鏈行動,發揮科技創新産業控制安全支撐作用,為建設農業強國提供有力保障。
強化我國綠色農業補貼力度,探索雙向補貼實現最優化比例。因為農業産量補貼增加了糧食的數量的同時也增加了農業的污染,所以要提高綠色補貼,降低産量補貼。為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的目標,從源頭上打造創新力強、附加值高、安全可靠、綠色低碳的現代農業産業鏈供應鏈,多途徑開發食物來源,構建多元化食物供給體系。
在節糧的基礎上踐行“大食物觀”,在全社會營造“重農興糧”的濃厚社會氛圍,形成了守護糧食安全人人有責的文化自覺。倡導踐行健康飲食、合理膳食、減油減肉的節糧行動。要推行“光碟行動”,通過科技賦能的全鏈條節糧減損,加快建立符合節糧減損要求的糧食全産業鏈標準。要推動糧食從過度加工向適度加工轉變,利用精米加工後剩餘的邊角料生産稻米油、麥芽糖、蛋白肽等高附加值産品。
不斷拓展我國非耕地空間、戈壁農業、垂直農業、海洋牧場等,有效提高資源利用效率和農副産品附加值,加快農業糧食體系轉型,更好踐行“大食物觀”。依法保護好我國東北黑土地,合理開發利用各類資源,積極發展現代生態養殖,形成糧經飼統籌、農林牧漁多業並舉的産業體系,把農業建成大産業。全方位多途徑開發拓展食物資源和食物品種,加大在食用油、菜果茶、肉蛋奶等方面的佈局和種源研究開發,加大人工合成澱粉、蛋白質、列印食品等未來食物、未來食品的研究,不斷豐富食物的産品呈現形態和供給方式。協同推進農産品初加工和精深加工,延伸産業鏈、提升價值鏈,拓展農業發展空間,促進農業增效、農民增收,讓農民更加體面、農業更有奔頭、農村更加宜居。
通過水生態安全保障國際合作,確保“大食物觀”糧食安全。倡議建立全球共用的海水核污染預警機制。通過海水淡水安全保障我國糧食安全和大食物鏈安全。因為當前全球已有6億人依賴水産食品體系的民眾正遭受污染、生態系統退化和氣候變化等帶來的負面影響,而且全球的海洋正面臨著日本核污染水侵害,隨著時間的推移,任何國家都無法在海水核污染水中獨善其身,要加強國際合作,增進人類命運共同體意識。(十三屆全國政協委員、臺盟中央參政議政工作委員會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