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連結已複製
首頁> 政協要聞>

廣東省政協開展專題調研力促履職工作提質增效

2023-11-21 08:59

來源:人民政協報

分享到:
連結已複製
字體:

基礎工作薄弱、人員力量薄弱是制約市縣政協提升工作品質的瓶頸。近年來,廣東省各級政協圍繞破解“兩個薄弱”問題開展了許多探索,今年省政協又聚焦市縣政協“兩個薄弱”問題開展“回頭看”調研。近日,廣東省政協召開專題調研座談會,來自部分市、縣兩級政協負責人紛紛發言,為破解“兩個薄弱”問題支招。

強弱項:從“基礎工作薄弱”入手

11月2日,省政協副主席鄧海光帶隊到湛江召開“著力破解市縣政協‘兩個薄弱’問題”調研(湛江)座談會,深入了解湛江、茂名的市縣政協工作情況。調研組發現,“基礎工作薄弱”主要體現在協商平臺和協商制度不夠健全,協商主業不夠突出等方面。在11月3日召開的座談會上,大家針對“工作薄弱”暢所欲言。

汕尾市陸河縣政協主席葉祥振認為,破解“兩個薄弱”問題必須緊緊依靠黨委領導、政府支援。

江門市新會區政協則在加強政協協商、民主監督方面“大做文章”。例如,每年圍繞黨政中心工作,制定“三大履職計劃”,形成“每月月初報計劃、月底報階段性工作總結”的工作機制;將每年4-6月固定為“百日調研季”,把每月16日固定為“委員履職日”;以“政協提案+社情民意”為抓手,以“委員工作室+基層協商驛站”為平臺,聯合民主黨派開展“黨派+”履職活動,探索民主監督的有效實現途徑。

雲浮市鬱南縣政協努力在提高調研報告品質上發力,借外腦合眾力,廣泛調動社會資源,用專業人做專業事,破解基層政協腦力不足的堵點,多篇調研報告得到黨委政府主要領導的批示,推動調研成果轉化。

此外,為進一步加強政協委員與界別群眾的聯繫,廣東各級政協積極探索推進委員工作室(站)建設,截至目前,全省各級政協已依託高校、鎮街、社區等建設政協委員工作室(站)近3000個。一批具有地方特色的委員工作室(站)不斷涌現,呈現出功能定位多元,集體和個人相結合、界別和地域相補充,重點界別參與、主要區域全覆蓋等特徵,切實打通政協委員履職的“最後一公里”。

揭陽市政協主席崔建軍建議,壯大基層工作陣地,廣泛吸納當地退休幹部、致富帶頭人、鄉賢等參與協商議事。

鄧海光對各市縣政協的做法和建議表示肯定,並指出,破解“兩個薄弱”問題必須做好政協自身的主責主業,要緊密結合當前正在開展的主題教育,將著力點放在發揮專門協商機構作用上,把基層政協專門委員會做實做專,積極推進政協協商向基層延伸,不斷提升政協協商工作品質。

補短板:以“人員力量薄弱”為重點

截至目前,廣東各市縣政協增加編制200多個,一定程度上緩解了“缺人”的問題。但機構設置有待規範、幹部結構老化等問題依然突出。

其中,專委會力量薄弱是不少市縣政協都“頭疼”的問題,“二人科室”“一人專委會”“專委會專業不專職”現象普遍。

“目前,各縣(市、區)政協專委會設置‘五花八門’,縣級政協大部分專委會沒有編制。”肇慶市政協主席黃忠幸建議規範健全專委會設置,配齊配強機關必要工作力量。

“政協工作有為才有位。”陽江市陽西縣政協主席張宜春建議適時補充新生力量,從年齡結構、學歷專業結構等方面對幹部隊伍進行優化佈局,形成科學合理的梯次框架,激活政協幹部隊伍“一池活水”。

事實上,廣東省各級政協在解決“兩個薄弱”問題上,不僅注重增加機構人員的數量,更注重提升政協委員和機關幹部的素質,大興學習之風,不斷提高委員和幹部履職的能力水準。2020年上線的“數字政協”平臺則為市縣政協工作帶來“福音”,逐步形成全省各級政協資訊化建設一幅圖一張網,達到資訊資源共用共用。截至11月3日,“數字政協”平臺標準版累計推廣至市、縣(市、區)政協單位87家,均為省政協免費提供給各政協單位使用。

“隨著數字政協的建設,資訊技術在政協中的應用越來越廣泛,市政協缺少專門的資訊機構和人員。”湛江市政協主席李多民建議省政協加大對市縣區政協“數字政協”平臺建設的技術支援,幫助市縣區政協更好地利用“數字政協”平臺進行資源整合,開展網路議政、遠端協商等“網際網路+政協”履職活動,以數字賦能市縣區政協履職現代化。

“‘兩個薄弱’的解決,黨委、政府要重視和支援,政協自身也要加強管理、完善機制,從簡單增設機構、增加人員向挖掘創新潛力、優化流程、提質增效轉變,‘不建機構建機制’,把委員動員組織起來,把幹部職工幹事創業的積極性調動起來,讓市縣政協工作更具活力、更富實效。”鄧海光説。

【責任編輯:李培剛】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