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連結已複製
首頁> 政協要聞>

全國政協“委員科學講堂”第二場講座側記

2023-11-15 08:45

來源:人民政協報

分享到:
連結已複製
字體:

扎科學沃土,穩自強根基。

11月10日下午2時30分左右,一群高校學生、中學生聚集在全國政協禮堂門前。他們熱情洋溢、精神抖擻,期待著能在這裡接受一場酣暢淋漓的知識洗禮。與他們一同現場參加這場知識盛會的還有全國政協領導、部委負責同志、全國政協委員、北京市和西城區、海澱區政協委員,以及一些科技工作者和群眾代表。

應邀在這裡登臺開講的是全國政協委員,中國科學技術協會副主席、中國科學院院士潘建偉,這是全國政協“委員科學講堂”的第二場活動。

“充分發揮人民政協人才薈萃、智力密集的特點和政協委員的專業優勢,認真落實政協委員密切聯繫和服務界別群眾的職責任務,積極展現政協委員為國履職、為民盡責的政治擔當。”全國政協常委、教科衛體委員會副主任王志剛的主持開場白,再次言明瞭政協委員們在系列科普活動中的神聖職責與使命。

潘建偉走到巨型顯示螢幕前,掌聲熱烈持久。“從愛因斯坦的好奇心到量子資訊科技”,一場穿梭時空的科技之旅正式開啟。

“天上一日,地上一年”可能出現嗎?孫悟空的一個筋斗十萬八千里和分身術是否可能成為現實?從神話傳説與現代物理的相連相通,到量子科技革命與現代資訊技術的聯繫,再到量子力學為資訊科技的進一步發展的蓄勢以待,潘建偉例論結合,娓娓道來。

鮮活的事例,讓聽眾與“量子”間的距離逐漸拉近;在當今現實與未來科技的反覆跳躍中,人們對量子資訊促進現代社會發展這一主題有了更真切的體會。

回憶起過往的科研歷程,潘建偉在講座分享中多次動容。“2009年組建研究團隊時,我去觀看了《復興之路》展覽,感觸良多,隨即給我的學生們發了一條短信:甚望你能努力學習提升自己,早日學成歸國為民族復興、科大(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復興盡力。讓我感動的是,他們後來真的紛紛回國,用自己的學識報效祖國。”

70余分鐘的精彩講演帶來了充實的精神食糧,聽眾們回味無窮。

“您認為量子計算有可能為人工智慧領域進一步帶來怎樣的改變?或者説,量子計算與人工智慧會擦出什麼樣的火花?”

“社會上有一些聲音認為,如今物理學中的一些研究方向似乎和實際應用距離較遠,在一定程度上被視作‘自娛自樂’。您對偏理論的學科怎麼看?”

“目前量子密鑰分發技術已經有了一定的試點應用,但使用的是傳統的通信方式配合新型的量子加密手段。在您看來,距離創設運用量子隱形傳態通信方式的試點,可能還需要多久的時間?”

……

互動環節中,大家不斷發問。潘建偉一邊積極嚴謹地答問解惑,一邊熱情地呼籲青年學子們繼續踏實開展理論研究。“我有信心!”這是潘建偉在回答聽眾提問時反覆提及的一句話,表達出對我國科技建設的信心,飽含著對青年的期冀與祝福。

“我今天的收穫特別大。潘建偉委員説,許多研究即使在當前看起來‘價值不大’,但是未來也許就會發揮大作用。這句話一直在我的腦海中回蕩。”馬上面臨深造方向選擇的北京師範大學物理系強基計劃本科生林蘊芊決心以潘建偉為榜樣,堅定地從事自己喜歡的研究。

科學普及是推進科學發展、提高公眾科學素質、挖掘和解決科學困惑的重要途徑。未來,全國政協還將持續推進“委員科學講堂”活動,邀請委員中的大家、專家、名家,面向社會舉辦科普講座。

【責任編輯:李培剛】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