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連結已複製
首頁> 政·見>

增發1萬億國債釋放積極信號 財政政策有望進一步加碼擴圍

2023-10-26 09:09

來源:中國網財經

分享到:
連結已複製
字體:

中國網財經10月26日訊(記者李春暉)24日,十四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六次會議表決通過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於批准國務院增發國債和2023年中央預算調整方案的決議,中央財政將在今年四季度增發2023年國債10000億元。

這是時隔二十多年來首次年中赤字調整,並且增發規模較大,引發了廣泛關注。分析人士認為,雖然此次國債增發不是為了直接提振經濟,但客觀上也會帶動國內投資,鞏固經濟回升向好態勢。並且此次國債增發使赤字率突破了所謂“3%安全線”,這為未來財政政策繼續積極發力打開了思路。

客觀上有利於提振經濟

今年以來,我國多地遭遇了暴雨、洪澇、颱風等災害,部分地區受災嚴重、損失較大,地方災後恢復重建任務比較重。在地方財政壓力較大以及化債的背景下,通過中央增發國債並向地方轉移支付的方式支援災後重建,也是題中之意。

“此次增發的1萬億國債全部通過轉移支付方式安排給地方使用,全部列為中央財政赤字,還本付息由中央承擔,不增加地方償還負擔。”財政部副部長朱忠明在國新辦發佈會上表示。

年中增加赤字以支援災後重建的做法,在過去有過先例。1998年,我國遭遇特大洪水災害,經濟運作受到較大衝擊,國家在1998-2000年連續三年于年中增加赤字,資金用途大多是防洪、治澇、農田水利、鐵路公路等基礎設施領域。

據財政部介紹,此次增發國債的資金將重點用於八大方面:災後恢復重建、重點防洪治理工程、自然災害應急能力提升工程、其他重點防洪工程、灌區建設改造和重點水土流失治理工程、城市排水防澇能力提升行動、重點自然災害綜合防治體系建設工程、東北地區和京津冀受災地區等高標準農田建設。

雖然此次國債增發並不屬於提振經濟的針對性舉措,但客觀上仍然具有促進經濟持續向好的效果。“國債資金投入使用後,客觀上也會有利於帶動國內需求,進一步鞏固我國經濟回升向好態勢。”朱忠明表示。

中信證券首席經濟學家明明認為,此次增發國債的資金使用方向兼顧災後恢復重建與長期能力建設,著眼于補短板、強弱項,加強抵禦自然災害的長期能力建設,突出民生導向,有利於促進長期高品質發展。

未來財政政策有望加碼擴圍

據財政部介紹,此次增發的國債資金初步考慮在2023年安排使用5000億元,結轉2024年使用5000億元。分析人士認為,這將有利於為明年經濟工作“蓄力”。

“考慮到已經進入四季度,未來冬季休工有可能會影響今年擬安排使用資金形成實物工作量,再考慮到部分資金明年使用,因此,特別國債的整體效果有望在明年顯現,為完成明年經濟工作任務創造良好條件。”中泰證券研究所政策組首席分析師楊暢表示。

值得注意的是,此次增發1萬億元國債以後,全國財政赤字將由3.88萬億元增加到4.88萬億元,預計財政赤字率將由3%提高到3.8%左右。即突破了所謂赤字率“3%安全線”。

目前,世界主要經濟體將歐盟的“馬約”中“赤字率不超過3%、負債率不超過60%”作為所謂“安全線”。但近年來已有不少專家表示,這一“安全線”並不絕對:3%是一個經驗數據或大致預測值,並無經濟學理論作為支援。

回顧過去幾年,2020年面對疫情引發的全球經濟衰退,各界普遍認為“3%”當破則破。當年的政府工作報告中,對赤字率提出“擬按3.6%以上安排”。2021年有所下調,提出“赤字率擬按3.2%左右安排”。

有分析人士認為,此次國債增發使赤字率再次突破3%,為後續財政政策的積極發力打開了思路,拓寬了空間。

“本次提升赤字增發國債更為重要的是印證宏觀調控的政策決心,我們預計,後續財政政策有望進一步加碼擴圍、積極發力。”浙商證券首席經濟學家李超表示。

銀河證券首席經濟學家章俊表示,市場對明年兩會期間公佈的預算赤字率會有一個比較高的預期。在當前經濟形勢下,財政政策需要繼續發力。“現在已經釋放了一個明顯的信號,即中央財政加杠桿來穩增長。”

東方金誠首席宏觀分析師王青表示,考慮到這筆資金將在明年繼續投放,意味著至少在明年上半年,穩增長政策還會持續發力顯效。“這將有助於引導2024年宏觀經濟持續向常態化運作水準回歸。我們估計,明年宏觀經濟有望繼續運作在5.0%左右的中高速增長軌道,而且經濟內生增長動能會進一步修復。”

【責任編輯:李培剛】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