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連結已複製
首頁> 委員·講述>

馬東平:民族交流和文明互鑒視角下的絲綢之路

2023-10-23 09:33

來源:人民政協報

分享到:
連結已複製
字體:

敦煌莫高窟,絲路上的明珠

■精彩閱讀

■絲綢之路不僅影響了各國和各民族的文化表像,而且深深地影響了不同文化的實質內涵,文化成為絲路交流的靈魂。伴隨絲路日益深入的經濟交往,文化交流也不斷深化,各國各民族人民的物質和精神生活得到極大豐富。

■互學互鑒是絲路沿線國家文化交流的主旋律,是推動文明發展進步的重要因素。絲綢之路的開闢使古代中國走向了世界,當然,通過絲綢之路世界也走向了中國。

中華文明自古就以開放包容聞名於世,在同其他文明的交流互鑒中不斷煥發新的生命力。1877年,德國地理學家李希霍芬在其著作《中國》一書中提出了“絲綢之路”的概念,很快,這個名稱得到東西方眾多學者的認同。隨著各界對絲綢之路研究的深入以及東西方交通、文化交流的拓展,絲綢之路的概念也不斷得到充實。其實,從空間上看,絲綢之路包括中國與西方交通線路的連結和溝通;從內涵上看,絲綢之路包括各國各地區、各民族經濟、文化、藝術、科技、宗教等多方面的往來和交流;從時間上看,絲綢之路不僅僅局限在西元前114年至西元127年,而是伴隨了東西方各國各民族2000多年的發展史。當前,學界對絲綢之路的關注和研究已經風起雲湧,隨著中國共建“一帶一路”倡議的深入推進,沉默了千年的古絲綢之路作為東西方交流的大通道將會煥發出新的生機和活力,特別是在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和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方面的意義和價值得到繼承和弘揚。

民族交往交流交融

的溝通之路

古代絲綢之路最初是一條商貿之路,沿線各國各地區、各民族在經濟上互通有無,是其溝通交往的原始動力。而政治上的經略,則是絲綢之路持續暢通的基本保障。古往今來,伴隨經貿往來和政治經略,絲綢之路也成為沿線國家和地區物資、文化、族群等交往交流交融的大舞臺,承載不同歷史文化背景的各民族在這個大通道上共生共榮。

1976年,河南安陽殷墟發掘的商王武丁之妻——婦好墓中的玉石雕刻品,經鑒定很多都是新疆玉。古代,新疆玉石運往內地的必經之道要通過甘肅敦煌的“玉門”,“玉門”也由此得名並沿用至今。《漢書》記載,西域胡商前赴後繼來到中原是因為“其欲賈市為好”,中原和西域的交往,正是在這種互通有無之中得以不斷深入、共生共榮。在長期的歷史進程中,絲綢之路上的各民族通過互補互惠的族際經濟聯繫,通過遷徙雜居等途徑,推動了中華民族多元一體格局的形成和發展。

漢代張騫鑿空西域,為此後漢朝經略西域打下了堅實基礎。河西走廊在歷史上是中國內陸通往西域、中亞、西亞乃至歐洲的必經之路,不僅是西北戰略要地,也是東西方文化交流、民族交匯融合的熔爐,更是中華民族共同體逐步形成的實踐地。漢武帝時,西漢開始經略河西,設立了赫赫有名的河西四郡。時至隋、唐,對西域和絲綢之路的經營達到空前程度。在這個過程中,許多民眾或遷入中原或遷入西域,各民族的交往不斷密切。通過統一的多民族國家,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得以持續鑄牢。

絲綢之路不僅影響了各國和各民族的文化表像,而且深深地影響了不同文化的實質內涵,文化成為絲路交流的靈魂。伴隨絲路日益深入的經濟交往,文化交流也不斷深化,各國各民族人民的物質和精神生活得到極大豐富。其中,語言就是一個明顯的例證。如漢語的葡萄、苜蓿、獅子等名詞,來源於波斯語;波羅球、波斯棗、菠菜等名稱,都是以這些物産的故鄉“波斯”來命名的。絲綢之路的各民族通過文化交流,加深了相互了解、相互學習,豐富了中華文化的內涵,這種交流為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建構奠定了堅實的文化基礎。

經濟、政治和文化交流,首先是各個族群之間人的交流。據《後漢書》《三國志》等文獻及新疆吐魯番文書記載可知,從東漢中期以後,就有中亞的月氏人、康居人、安息人及印度北部的天竺人等陸續到我國敦煌、長安等地。隋、唐、五代時期,粟特人及其商隊是活動於絲綢之路的重要角色,他們長期生活在敦煌、涼州和中原地區。絲綢之路是民族融合的大走廊,各民族在這條漫長的走廊中來來往往、進進出出,交往交流交融的腳步從未停息,各民族你來我往、誰也離不開誰。

絲綢之路的歷史表明,通過數千年的交往交流交融,我國各民族對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達成高度的思想認同。正是因為具備這樣的高度認同,來自外部的壓力非但不能打破這種多元一體的格局,反而更加增強了中華民族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文明交流互鑒的友好之路

古代絲綢之路是一條貿易之路,更是一條友好之路。2017年5月14日,習近平總書記出席“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發表的重要演講中凝練了“和平合作”“開放包容”“互學互鑒”和“互利共贏”為核心的絲路精神,這種精神不僅推動了中華民族共同體的形成、發展,也構建了不同國家和不同民族之間以及東西方之間關係所遵循的基本原則,造就了絲綢之路對於人類文明的貢獻。

中華民族自古以來就是一個愛好和平的民族,和平是絲路交流的前提。唐朝時期,玄奘法師沿絲綢之路到印度取經問學,受到了印度人民的歡迎。15世紀初的明代,中國著名航海家鄭和七次遠洋航海,留下千古佳話。一代又一代“絲路人”架起了東西方合作的紐帶、和平的橋梁。

互學互鑒是絲路沿線國家文化交流的主旋律,是推動文明發展進步的重要因素。絲綢之路的開闢使古代中國走向了世界,當然,通過絲綢之路世界也走向了中國。古代絲綢之路上互學互鑒的規模是非常之大的:中國影響人類文明發展進程的四大發明造紙術、印刷術、指南針、火藥,沿著陸海絲路相繼傳入西方,對整個世界的文明進程都産生了不可估量的影響。反之,佛教大規模傳入中國以後,深刻影響著中國哲學和中國文化的發展。

共建“一帶一路”倡議繼承和弘揚了文明的交流互鑒。“一帶一路”不只是一個空間概念和經濟合作倡議,它還是一個建立在歷史文化基礎之上的文化交流紐帶,是用文化將歷史、現實與未來連接在一起而成為中國面向全球化的一體發展架構。文明因交流而多彩,文明因互鑒而豐富,古代絲綢之路打通了東西方兩大文明交流的通道,而“一帶一路”倡議使文化的傳播、文明的交融愈益深廣,進一步促進中國與世界各國多方面更廣泛的交流合作,推動人類文明創新,為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建設了共用共有共棲的精神家園。

千百年來,絲綢之路承載的和平合作、開放包容、互學互鑒、互利共贏精神薪火相傳。進入新時代,我們要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更需要弘揚絲路精神,為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增動力、添活力,通過“一帶一路”倡議推動各國乃至世界更大範圍、更高水準、更深層次的大開放、大交流、大融合,走出一條互尊互信之路,一條合作共贏之路,一條文明互鑒之路。

(作者係全國政協委員,甘肅省社會科學院社會學所研究員)

【責任編輯:李培剛】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