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碧靈:吹響全面推進美麗中國建設的號角
“今後5年是美麗中國建設的重要時期。”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生態環境保護大會上,系統部署了全面推進美麗中國建設的戰略任務和重大舉措,強調“把建設美麗中國擺在強國建設、民族復興的突出位置”,吹響了全面推進美麗中國建設的號角。8月15日,我國迎來了首個全國生態日。這個首創性、標誌性的紀念日,體現了新時代生態文明建設的重要地位,體現了全面推進美麗中國建設的堅定決心。
中共十八大以來,我國生態環境保護工作取得舉世矚目的成就,但生態文明建設仍處於壓力疊加、負重前行的關鍵期。設立全國生態日,是標誌也是動力,標誌著我國在生態文明建設方面將進一步向全面、縱深推進,也將激勵全社會以更加飽滿的熱情更加關注關心生態環境,進一步建設生態文明,全面推進美麗中國建設。
生態日的進階之路是建設美麗中國的必然選擇。2003年,浙江省湖州市安吉縣決定將每年的3月25日定為“生態日”,這是全國首個“生態日”。中共十九大以來,這股綠色風潮從浙江蔓延到全國。貴州、吉林以及西安、石家莊等省市相繼都設立了生態日,還有16個省、1000多個縣開展了生態文明系列創建活動。如今,將8月15日設為全國生態日,必定有助於提高全社會生態文明意識,堅持全國一盤棋、全民一條心、擰成一股繩,進一步樹立尊重自然、順應自然、保護自然的理念,推進美麗中國建設。
全國生態日賦能美麗中國建設要突出“四個自信”。當前,我國生態環境保護結構性、根源性、趨勢性壓力尚未根本緩解。今後5年是美麗中國建設的重要時期,必須堅持以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為指導,堅定“四個自信”,以更高站位、更寬視野、更大力度來謀劃和推進新征程生態環境保護工作,全面推進美麗中國建設。
一是突出道路自信。從統籌推進“五位一體”總體佈局的提出到“綠色化”內涵的豐富,再到新發展理念的日漸深入和將建設美麗中國擺在強國建設、民族復興的突出位置,充分體現了生態優先、綠色發展,以高品質生態環境支撐高品質發展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生態文明道路無比正確。
二是突出理論自信。中共十八大,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中共中央在中國化馬克思主義思想理論的指導下不斷深化對生態文明的認知,提出了新的生態文明建設理念;中共十九大,“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被寫入《中國共産黨章程》,“兩山論”成為全黨的共同意志;2018年,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正式確立,為新時期生態環境保護工作提供了強大的思想指引和理論支援。
三是突出制度自信。一系列生態文明建設理念和政策陸續出臺,關於生態文明制度建設的頂層設計得到進一步完善,生態文明“四梁八柱”的制度體系更趨完備,成為美麗中國建設的堅實制度保障。
四是突出文化自信。生態文明是人類福祉的重要內容,與我國崇尚的天人合一、道法自然的宇宙觀和哲學思想不謀而合,《荀子》中的“萬物各得其和以生,各得其養以成”,《老子》中的“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莊子》中的“天地與我並生,而萬物與我為一”等,均體現了中國傳統文化的自然觀與現代生態文明思想在本質上的一脈相承,是全面推進美麗中國建設的最大底氣。
神州大地山清水秀,萬里河山多姿多彩。中共十八大以來,我們始終堅持以生態文明建設為牽引抓手,不斷打開從戰略擘畫到策略深化的通道,生態文明“興”的願景更加可感可及;始終堅持以踐行“兩山”理念為牽引抓手,不斷打通從綠水青山到金山銀山的通道,城鄉均衡“富”的圖景更加多彩出彩;始終堅持以山水林田湖草沙一體化保護和系統治理為牽引抓手,不斷打開從攻堅整治到系統施治的通道,生態環境“優”的全景更加清晰清新;始終堅持以推進“人居環境整治工程”為牽引抓手,不斷打開從村莊美化到全域美麗的通道,錦繡江山“美”的風景更加引人動人;始終堅持以完善生態文明制度體系為牽引抓手,不斷打開從制度優勢到治理效能的通道,保護修復“綠”的屏障更加牢固穩固。
2023年,生態文明建設站上新起點,建設美麗中國踏上新征程。全國生態日的設立是吹響全面推進美麗中國建設號角的起點。我們要以此為契機,堅持以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為指引,把建設美麗中國擺在強國建設、民族復興的突出位置,以“時時放心不下”的責任心、“如芒在背”的緊迫感、挺膺擔當的精氣神,堅持不懈、奮發有為,全面建設青山常在、綠水長流、空氣常新的美麗中國。
(作者係全國政協委員,湖南省政協副主席、民進湖南省委會主委、湘潭大學校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