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連結已複製
首頁> 委員·講述>

黃群慧:建設完整性與先進性兼具的現代化産業體系

2023-07-13 08:52

來源:人民政協報

分享到:
連結已複製
字體:

“不斷以新技術培育新産業、引領産業升級”“要加快推動關鍵技術、核心産品迭代升級”“加快構建以先進製造業為骨幹的現代化産業體系”……近日,習近平總書記在江蘇考察時對堅守實體經濟、構建現代化産業體系提出諸多詳細要求。

建設現代化國家需要現代化産業體系的有效支撐。現代産業體系的現代化特性,一般主要體現在技術先進性,表現為技術創新能力強、高技術要素和産業佔比高、處於高附加值的價值鏈環節等方面。我國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以中國式現代化推進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所需要建設的現代化産業體系,不僅僅要具有技術先進性的特性,還要具有完整性的特徵。作為一個社會主義人口大國,如果沒有一個兼具完整性和先進性的現代化産業體系,就難以沿著獨立自主的和平發展道路崛起。

要鞏固我國製造業體系完備的優勢,建設具有完整性的現代化産業體系。中國是目前製造業體系最為完備、規模最大的國家,這是我國成功推進工業化的結果。在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時期,我國就建立了獨立的比較完整的工業體系,改革開放以後又進一步推進了高速工業化進程,進入新時代從高速工業化轉向高品質工業化,最終形成世界最為完備的工業體系。製造業體系完備和配套能力強這個巨大優勢,保證了我國有效應對世紀新冠疫情的供給衝擊,彰顯了我國經濟韌性。但是,隨著百年未有之大變局深度演化,全球産業鏈供應鏈面臨重組,以及我國進入工業化後期,我國製造業體系的完備性優勢正在受到挑戰和衝擊。

一方面,我國一些企業開始向東南亞轉移,存在著一些産業鏈外移以及製造業配套能力受損的風險;另一方面,在資訊化、數字化和智慧化浪潮衝擊下,一些傳統産業面臨著轉型升級的巨大壓力,而一些地方政府為了追求産業高級化,簡單通過“一刀切”産業政策將傳統産業作為低端産業淘汰。再加之我國“脫實向虛”趨勢又在一定程度上惡化了製造業生存環境,進一步影響了我國製造業體系的完備性。因此,鞏固我國製造業完備性優勢,要以國內産業轉移替代國際産業轉移,遵循國內版“雁陣理論”,積極推進東中西部産業轉移;要通過現代化技術改造積極推進傳統産業轉型升級,不能簡單將傳統産業等於低端産業和落後産業而要求退出;要鼓勵企業在國內建設現代核心工廠,將核心製造能力留在國內;要注重産業集群建設,通過集群強化各類企業技術經濟聯繫,提高製造業協作配套能力,鞏固製造業體系完備性。

要促進製造業智慧化、綠色化和融合化發展,建設具有先進性的現代化産業體系。現代化産業體系一定是建立在先進的現代科學技術基礎上的。當今世界正處於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産業變革的加速拓展期,從技術創新發展方向看,新一代資訊技術、新能源、新材料、生物工程、綠色低碳技術等新興技術正在重塑全球的技術版圖、産業結構和競爭格局,數字經濟與實體經濟正在加速深度融合。從産業組織發展方向看,製造業和服務業正在深度融合、“1+2+3”或者“1×2×3”的六次産業發展方興未艾,産業融合化代表著現代化産業體系的一個重要趨勢。總體而言,在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産業變革大趨勢下,現代化産業體系呈現出智慧化、綠色化、融合化的先進性發展方向。

製造業是技術創新活動最活躍、技術創新成果最豐富、技術創新應用最集中、技術創新溢出效應最強的産業,製造業的先進性是現代化産業體系先進性的主要體現。雖然我國是全球第一製造産出大國,但我國製造業發展呈現出“大而不強”的特徵,整體技術水準先進性還有待提高,製造業基礎能力還不強,在基礎零部件(元器件)、基礎工藝、基礎材料、基礎技術、基礎動力和基礎軟體等方面還存在大量短板,一些核心技術還受制於人,産業鏈總體處於全球價值鏈中低端。因此,建設先進性的現代化産業體系,必須加快建設製造強國、品質強國、航太強國、交通強國、網路強國、數字中國,推進我國製造業沿著智慧化、綠色化和融合化的方向實現從大到強的轉變。

我國在製造強國建設方面已經取得顯著成就,例如,2022年我國有65家製造業企業入圍世界500強企業榜單,專精特新中小企業達到7萬多家,高技術製造業佔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比重達到15.5%,裝備製造業佔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比重達到31.8%,已培育45個國家先進製造業集群,新能源汽車、光伏産量連續多年保持全球第一。從未來進一步建設具有先進性的現代化産業體系看,我國還需要全面推進製造強國建設的各方面重大措施,包括深入實施産業基礎再造工程和重大技術裝備攻關工程,完善國家品質基礎設施,加快構建現代化基礎設施體系,積極推動戰略性新興産業融合集群發展,著力打造具有國際競爭力的數字産業集群,實施綠色製造工程和推進工業交通各領域清潔低碳轉型,加快推動現代服務業同先進製造業、現代農業深度融合,有效促進數字經濟和實體經濟深度融合,大力發展世界一流企業和專精特新企業,進一步優化産業鏈供應鏈發展環境等等。

(作者係全國政協委員,中國社會科學院經濟研究所所長、研究員)

【責任編輯:李培剛】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