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連結已複製
首頁> 政協要聞>

全國政協“統籌城鄉融合發展,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專題協商會籌備綜述

2023-07-12 09:52

來源:人民政協報

分享到:
連結已複製
字體:

民族要復興,鄉村必振興。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要把鄉村振興戰略這篇大文章做好,必須走城鄉融合發展之路。”

當前,我國已經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發展不平衡不充分主要就體現在城鄉發展不平衡、農村發展不充分,而鄉村振興戰略作為新時代“三農”工作的總抓手,成為破解不平衡不充分的重要手段。黨的二十大報告指出,要“堅持農業農村優先發展,堅持城鄉融合發展,暢通城鄉要素流動”,對於全面推進鄉村振興有著舉足輕重的指導意義。

中國地大物博,各地資源稟賦、發展基礎各有不同,這就意味著城鄉融合的鄉村振興之路勢必各有特色,即使累積下豐富的經驗做法,也會遇到不同的困難與挑戰。為了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於“三農”工作的重要論述,進一步走好城鄉融合的鄉村振興道路,12日,全國政協“統籌城鄉融合發展,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專題協商會在北京召開,部分全國政協委員、專家與有關部委負責同志將圍繞該議題深入協商建言,為鄉村振興獻計出力。

為了做好此次專題協商會的籌備組織工作,全面深入客觀掌握情況,並針對性提出意見建議,全國政協農業和農村委員會貫通融合“線下”“線上”,開展了緊鑼密鼓的調查研究與交流探討,為專題協商會開得務實高效打下堅實基礎。

南與北

行走浙江,很難察覺出城鄉之間的邊界。

在素有“七山一水兩分田”的浙江,不僅有體現江南水鄉的田園韻味、青山綠水的鄉愁醇味,還有體現城鄉融合的現代之美。從實施“千村示範、萬村整治”工程,到率先制定實施城鄉一體化綱要,再到全面推進鄉村振興……浙江的城鎮化探索可以説是一路領跑。

而對位於東北的糧食主産區遼寧來説,保障國家糧食安全則是一項重要的政治任務。

“鄉村宜居宜業,農民富裕富足,城鄉差距小,是浙江發展的一大亮點。遼寧心懷‘國之大者’,落實‘藏糧于地、藏糧于技’戰略,為糧食産能提升奠定了堅實基礎。”這是專題調研組8天跨越兩省6市的普遍感受,也道出了調研組在選擇調研地點時針對不同情況的考慮。

嘉興、紹興,遼陽、盤錦、錦州、葫蘆島……農民合作社、村莊社區、種植養殖基地、電商産業園、農産品産業園、郵政惠農助農網點、中心醫院、民俗文化村、職業技術學校……32個調研點,2場與當地政府部門的座談會,2場調研組內部座談,委員們在調研中收穫很多,也思考很多。

“尤其是深刻體會到‘千村示範、萬村整治’工程的重大成就。‘千萬工程’是習近平總書記在浙江工作期間順應廣大農民對美好生活嚮往,親自謀劃、親自部署、親自推動的一項重要戰略決策。20年來,浙江省上下持之以恒、鍥而不捨深化‘千萬工程’,探索出一條貫徹新發展理念,城鄉融合發展與美麗中國建設齊頭並進,全面推進鄉村振興的科學路徑。”全國政協農業和農村委員會副主任齊扎拉道出了調研組在浙江杭州、嘉興和紹興的共同感悟,深刻體會到習近平總書記的審時度勢和高瞻遠矚。

遼寧盤山縣胡家河蟹市場同樣給委員們留下深刻印象,城鄉融合給當地特色産業蓬勃發展提供了機遇。如今,盤錦市已成為北方最大的河蟹交易集散地,年交易額約50億元,是全國最大的河蟹加工出口基地,年出口量和出口創匯額均居全國之首。

當然,在調研中和基層群眾座談時,調研組也發現了一些農業基礎尚不穩固、農産品加工轉化率不高、出城進城不暢、農村精神文明建設仍有薄弱環節等短板弱項,並紛紛為之出謀劃策——

“要強化規劃引領,破解城鄉發展規劃分割、不落地的難題。強化興業富民,破解産業鏈條短、龍頭企業數量少的難題。”

“要推進城鄉基礎設施同規同網,破解基礎設施向農村延伸‘最後一公里’難題。”

“推進城鄉基本公共服務同質同標,避免城鄉基本公共服務標準不統一、覆蓋面窄,推進社會治理同向同行,破解矛盾上交、農民辦事難的問題。”

而這些來自基層一線、來自實踐探索、來自委員深思熟慮的意見建議,將在專題協商會上,以更加成熟凝練的方式得以呈現。

點與面

6月29日,浙江、遼寧兩省的調研結束一個多月後,部分調研組成員在中國郵政集團公司再次相遇。這次就解決鄉村振興中堵點難點問題的主題教育專題調研,也可以稱得上是“統籌城鄉融合發展,全面推進鄉村振興”調研在“點”上的延續與補充。

在地方調研時,委員們發現,近年來,中國郵政搭建的一條看不見的“共富郵路”,搭到了浙江也搭到了遼寧,給村民帶來了暢通的銷售新渠道,讓他們搭上了數字化“共富快車”。

“中國郵政農村電商一頭連著城裏人的菜籃子和米袋子,另一頭連接著農民的錢袋子,上下行商流匯聚已成為促進城鄉經濟發展的關鍵。”在委員們看來,“共富郵路”積極構建郵政農村電商平臺生態,大力推進縣鄉村三級物流體系建設,不僅助力農民增收與消費升級,而且暢通工業品下鄉及農産品上行雙向流通渠道。

作為唯一一家紮根農村的央企,調研組與中國郵政集團就郵政履行普遍服務職責、發揮自身優勢助力農産品銷售、以“四流合一”優勢解農村“三難”模式,以及鄉村振興背景下中國郵政的戰略定位和獨特作用發揮等進行了深入交流探討,為專題協商會積累更多典型樣本。

專題協商會是為委員履職搭建的重要平臺,委員現場發言更是對意見建議的直接表達。會議籌備過程中,農業和農村委員會對大會口頭髮言的遴選也做了大量細緻的工作。

“我們對每一篇發言都進行了精心選擇,這些發言有的談暢通物流通道、有的談産業結構調整、有的則是從鄉村建設行動説起,力求從不同的角度為城鄉融合的鄉村振興道路建言。”農業和農村委員會有關方面負責人告訴記者。

值得一提的是,浙江“千萬工程”取得的巨大成就可感、可及、可觸,為助力各地結合實踐,學好用好用活浙江“千萬工程”經驗,農業和農村委員會在發言中專門邀請了浙江方面就“千萬工程”的有關情況進行介紹,並就全面推進鄉村振興提出意見建議。

此外,全國政協委員,山東省臨沂市蘭陵縣卞莊街道代村社區黨委書記、村委會主任王傳喜,作為來自基層的委員和村主任,也將從鄉村的視角談談他對鄉村振興的展望。

促進城鄉融合是貫徹新發展理念的重要內容,是實現共同富裕的必經之路,是拓展城鄉發展空間的強大動力,也是實現中國式現代化的必然要求。隨著專題協商會的召開,“線上”“線下”專家委員們立足鄉村、聯通城鄉的真知灼見,一定能為鄉村振興壯美圖景的繪就留下重要的一筆。

【責任編輯:李培剛】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