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眾一:以高品質國際傳播促進文化傳承發展
《人民中國》創刊70週年紀念特輯掠影
《人民中國》創刊70週年紀念特輯掠影
《人民中國》創刊70週年紀念特輯掠影
■精彩閱讀
■創造性轉化與創新性發展是一個長期的、認識不斷深化的過程,需要通過深入調研作出研判,再通過頂層設計帶動整體升級。
■在新的起點上繼續推動文化繁榮,建設文化強國,建設中華民族現代文明,國際傳播大有可為,傳統國際傳播載體也應擔負起使命職責,在深入、系統傳播方面發揮優勢,再立新功。
習近平總書記在文化傳承發展座談會上的重要講話對於在新的起點上繼續推動文化繁榮、建設文化強國、建設中華民族現代文明具有重要的指導意義。聚焦中華文化的優秀精華,通過創造性轉化與創新性發展,向世界介紹中國文化傳承發展的最新成果,應該是今後國際傳播的重點所在。文化傳播需要更大的格局、更廣闊的視角和更強的使命擔當,高品質國際傳播建設成為文化強國建設亟待加強的配套工程。
就在習近平總書記此次重要講話發表前後,5月和6月我參加的兩場活動,引發了我對高品質國際傳播對於文化傳承發展的重要性與緊迫性的思考。
5月下旬,我參加了全國政協外事委員會組織的主題為“提升中華文化影響力”的調研,有機會深入地方了解當地如何借助歷史文化資源優勢在文旅和文創、文藝演出及文化出版等領域作出的努力與成果。對於傳統歷史文化資源的開發與創新,體現了各地對提升中華文化影響力的探索,取得的一系列成果中洋溢著不竭的創作熱情。
這一切令我深受鼓舞,同時也引發了我的一些思考。那就是,如何在商業性開發中保持優秀文化的提煉與提升,促進其與世界對話,進一步增強中華文明傳播力影響力。比如,如果能夠從習近平總書記所強調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有很多重要元素,共同塑造出中華文明的突出特性”角度進一步立意高深地提煉敦煌文化精神,完成其價值的現代化提煉,並融入文創、文旅産品中去,就會使敦煌文化的呈現不僅有“美”的層面,更向“善”與“真”的境界提升,對於中華文化影響力的整體提升無疑大有裨益。創造性轉化與創新性發展是一個長期的、認識不斷深化的過程,需要通過深入調研作出研判,再通過頂層設計帶動整體升級。
6月下旬,我參加了在東京舉行的《人民中國》日文版創刊暨在日本發行70週年紀念活動,給我留下深刻印象的是,一本創辦70年的雜誌與讀者和本土作者的血肉聯繫。自創刊40週年起連續5次參加《人民中國》創刊紀念活動的老讀者小林泰,不顧91歲高齡,抱病撐起精神前來參加活動;青年讀者山本勝巳特意攜妻子和四歲的女兒華蓮,專程從300公里外的愛知縣趕來為《人民中國》70週年慶賀加油;已故專欄作者江原規由的夫人江原孔江女士因病無法來到活動現場,通過友人手機轉播聆聽了我作的特別演講,激動地發來感想説:我先生有幸結識王總編等志同道合的朋友,共同為促進日中關係發光發熱,我想今天他也一定正在天上守護著我們,祝福著《人民中國》迎來創刊70週年。《人民中國》自創刊以來就和對象國讀者建立了廣泛深入的聯繫,通過讀者調研,確立了人文外宣的基本定位,70年來一直對日本進行精準文化傳播,系統地將中國的歷史、國情、文化與價值介紹給日本受眾。日本大報《日本經濟新聞》曾撰文稱,在眾多的對日傳播媒體中,全面了解中國的升級版百科全書式的期刊版本非《人民中國》莫屬。這表明,真實有效的國際傳播,宣傳中國文化精華與中國思想價值的國際傳播,可以通過國際傳播期刊實現。
在新的起點上繼續推動文化繁榮,建設文化強國,建設中華民族現代文明,國際傳播大有可為,傳統國際傳播載體也應擔負起使命職責,在深入、系統傳播方面發揮優勢,再立新功。
中華文化的國際傳播需要對外系統性講清楚中華文化的博大精深。在流量為王的自媒體、新媒體時代,彌補碎片化、娛樂化、同質化傳播的短板,真正系統深入地講明白中華文化的道理並使之深入人心,促進人類命運共同體的構建,傳統紙質版書刊的獨特作用值得重新審視。我曾經在日本大阪人類學博物館參觀,工作人員把我帶到館內的圖書館,在浩如煙海的人類學、民族學、民俗學學術著作的海洋中,一排書架上整齊地碼放著自創刊號以來的全部《人民中國》雜誌合訂本。據工作人員介紹,他們之所以重視《人民中國》這份綜合期刊,就是因為它多年來介紹了豐富的民風民俗和中國歷史,許多報道如同學者的田野考察,資訊量和學術價值極大,經常得到學者的學術引用。這個故事表明,這種厚重的富於資訊、知識積澱特點的國際傳播出版物,具有久久為功、深入人心的作用。這些傳統,後來通過《中國的世界遺産》《北京的石頭、水、樹木》《東西文明比較》《美麗中國》《傳家》等精品欄目依然在延續,使得《人民中國》成為國際傳播期刊版本序列中的高“骨密度”刊物。
文化主體意識和跨文化轉化的話語打造是中華文化國際傳播中的關鍵性突破點。既有文化自信,又有文化擔當;既通曉中國文化,又懂得與世界不同文化對話,這樣的中國主體性人才建設刻不容緩。這支隊伍的高端人才的稀缺性成為策劃實施真正有效的對外文化傳播的瓶頸性限制因素。中國外文局在歷史上曾經有過融通中外的高端人才群星璀璨的時代:比如著名翻譯家楊憲益和他的夫人戴乃迭的組合,使外文出版社出版了權威版本的《紅樓夢》英譯本;在對日傳播領域,公認的大家劉德有通過深厚的跨文化翻譯功力,不僅成為文字翻譯的佼佼者,更是為國家領導人做過出色的翻譯而得到好評,並在以記者身份駐日期間深入觀察日本社會與語言的變遷,寫出了頗有見地的日本觀察。他們的共同特點是,有著自覺的中國文化主體意識,又具有融通中外文化的過硬本領;有著跨文化翻譯與傳播的問題意識,又具有解決這些複雜問題的實際能力。
中華文化的國際傳播中,現代國際漢學家是可以團結的力量。歷史上,中國的古典文化在歐洲的傳播,曾給啟蒙運動帶來很大的啟迪。隨著中華文化走向復興,融通古今的漢學研究日益受到重視,現代漢學研究的新成果將再次給世界輸送解決當下與未來問題的新啟迪。要在此過程中發現、團結這樣的漢學家,鼓勵、支援他們從旁觀者的角度推出新的研究成果,加強中國學者和國際漢學家的交流合作,深化文明交流互鑒,推動中華文化更好走向世界。
(作者係全國政協委員,中國外文局亞太傳播中心總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