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連結已複製
首頁> 政·見>

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唸有哪些豐富內涵?

2023-05-23 10:15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分享到:
連結已複製
字體:

《 人民日報 》( 2023年05月22日 第 09 版)

習近平主席提出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以來,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從理念轉化為行動、從願景轉變為現實,為攜手建設更加美好的世界凝聚廣泛共識、匯聚強大力量,成為引領時代潮流和人類前進方向的鮮明旗幟。作為習近平外交思想的重要組成部分,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形成科學完整的思想體系,並隨著實踐發展愈發彰顯把握大勢的真理力量、解答時代之問的引領作用。這一理念具有哪些豐富內涵,取得怎樣的實踐成果,對人類文明發展進步有何價值?圍繞這一理念形成的研究成果,對於建構中國自主的知識體系有何意義?本期學術版圍繞這些問題進行探討。

——編  者

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的豐富意蘊和重大價值(學術圓桌)

高祖貴

百年變局之中,世界向何處去、人類怎麼辦,成為亟須回答的重大課題。十年前,面對國際形勢的深刻變化和世界各國同舟共濟的客觀要求,習近平主席統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戰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創造性提出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為建設更加美好世界提供中國方案。十年來,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思想體系不斷完善、實踐成果日益豐富。這一理念引起國內外廣泛關注和持續研究,愈益為實踐所驗證,愈益深入人心,彰顯出強大的影響力、生命力、感召力,成為引領時代潮流和人類前進方向的鮮明旗幟。

深入把握思想體系

“建設一個什麼樣的世界、如何建設這個世界”是人類社會永恒的命題。2013年3月,習近平主席在莫斯科國際關係學院提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理念。2015年9月,習近平主席在第七十屆聯合國大會的重要講話中,強調各國攜手構建合作共贏新夥伴,同心打造人類命運共同體。2017年1月,習近平主席在聯合國日內瓦總部發表重要演講,倡導各國共同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提出國際社會要從夥伴關係、安全格局、經濟發展、文明交流、生態建設等方面作出努力。此後,習近平主席又提出一系列重要新理念新倡議,從不同角度深化擴展這一理念。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作為不斷豐富發展的科學思想體系,需要我們從多層面、多維度深入研究和把握。

從時代背景來把握。習近平主席指出:“人類生活在同一個地球村裏,生活在歷史和現實交匯的同一個時空裏,越來越成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命運共同體。”當今世界正處於百年未有之大變局,但和平、發展、合作、共贏的歷史潮流不可阻擋,世界各國相互依存、人類命運緊密相連的發展大勢不可阻擋。同時,和平赤字、發展赤字、安全赤字、治理赤字加重,人類社會面臨更多嚴峻的共同性挑戰。站在何去何從的十字路口,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順應時代潮流和各國人民期待,為世界發展指明瞭前進方向。

從總體佈局來把握。人類命運共同體,顧名思義,就是每個民族、每個國家的前途命運都緊緊聯繫在一起,應該風雨同舟、榮辱與共,努力把我們生於斯、長于斯的這個星球建成一個和睦的大家庭,把世界各國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變成現實。這一理念以“五個世界”為總體佈局,即堅持對話協商,建設一個持久和平的世界;堅持共建共用,建設一個普遍安全的世界;堅持合作共贏,建設一個共同繁榮的世界;堅持交流互鑒,建設一個開放包容的世界;堅持綠色低碳,建設一個清潔美麗的世界。

從路徑平臺來把握。推動構建新型國際關係,是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根本路徑。秉持相互尊重、公平正義、合作共贏的原則,深化拓展平等、開放、合作的全球夥伴關係,走出國與國交往的新路。共建“一帶一路”為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提供實踐平臺。“一帶一路”以互聯互通為著力點,推進共建國家和地區政策溝通、設施聯通、貿易暢通、資金融通、民心相通,開闢共同發展、共贏發展、共用發展之路。

從重要依託來把握。全球發展倡議、全球安全倡議、全球文明倡議的提出和落實,為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提供強有力支撐。全球發展倡議主張堅持發展優先,構建團結、平等、均衡、普惠的全球發展夥伴關係。全球安全倡議主張各國堅持共同、綜合、合作、可持續的安全觀,推動構建不可分割的全球安全共同體,走出一條對話而不對抗、結伴而不結盟、共贏而非零和的新型安全之路。全球文明倡議倡導不同文明包容共存、交流互鑒,努力開創世界各國人文交流、文化交融、民心相通新局面。三大倡議廣泛凝聚共識、匯聚力量,為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注入強大動力。

從價值追求來把握。和平、發展、公平、正義、民主、自由的全人類共同價值,是各國人民的共同追求。我們要本著對人類前途命運高度負責的態度,做全人類共同價值的倡導者,以寬廣胸懷理解不同文明對價值內涵的認識,不將自己的價值觀和模式強加於人,不搞意識形態對抗。這為世界各國在價值觀和意識形態領域超越差異分歧、實現文明交流互鑒提供了思想支撐,為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提供了價值引領。

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把馬克思主義關於世界歷史的思想與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所孕育的宇宙觀和天下觀結合起來,把中華民族的前途命運與人類社會的未來發展統一起來,把實現民族復興和推動人類進步統一到新時代的偉大實踐中。這一理念,為不同文明相處提供新範式,為全球治理提供新思路,為國際交往提供新觀念,為應對共同挑戰提供新方案,是對傳統國際關係權力觀、利益觀、發展觀、治理觀、秩序觀的創新和超越。

全面梳理實踐成果

經過十年不懈努力,新時代中國特色大國外交不斷開創新局面,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取得豐碩成果。在雙邊層面,我國與寮國、巴基斯坦、柬埔寨、泰國等國家就構建雙邊命運共同體發表行動計劃、聯合聲明或達成重要共識;在區域層面,推動建設周邊、亞洲、中國—東盟、中國—中亞、上海合作組織等命運共同體;在跨區域層面,推動建設中非、中阿、中拉、中國—太平洋島國等命運共同體;在全球治理層面,推動構建網路空間命運共同體、核安全命運共同體、人類衛生健康共同體、全球發展共同體、人與自然生命共同體、地球生命共同體等。不同層面的共同體建設,推動我國與越來越多的國家不斷深化利益融合、愈加相知相親。

在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引領下,我國堅持共商共建共用的全球治理觀,參與引領全球治理體系變革和建設。倡導真正的多邊主義,反對單邊主義和保護主義,堅定維護以聯合國為核心的國際體系、以國際法為基礎的國際秩序、以聯合國憲章宗旨和原則為基礎的國際關係基本準則,支援擴大發展中國家在國際事務中的代表性和話語權。十年來,人類命運共同體多次寫入聯合國、上合組織、金磚國家等多邊機制決議或宣言,其承載的要和平不要戰爭、要發展不要貧窮、要開放不要封閉、要合作不要對抗、要團結不要分裂、要公平不要霸淩的價值選擇越發深入人心,為超越冷戰思維,探索對話合作新模式、共謀和平發展新未來描繪了美好藍圖。

習近平主席強調:“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不是以一種制度代替另一種制度,不是以一種文明代替另一種文明,而是不同社會制度、不同意識形態、不同歷史文化、不同發展水準的國家在國際事務中利益共生、權利共用、責任共擔,形成共建美好世界的最大公約數。”中國提出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並不是要對國際體系推倒重來,也不是另起爐灶,而是創新完善,推動改革全球治理體系中不公正不合理的安排,努力使全球治理體制更加平衡地反映大多數國家意願和利益,廣泛凝聚共建共用的智慧和力量。這一理念,是中國在對時代特徵、世界大勢、自身發展條件和目標等深刻把握的基礎上,伴隨著深度融入世界的進程而提出的,體現發展起來的中國不認同國強必霸邏輯、走和平發展道路的堅定信心和決心。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在實踐中取得的一系列成果,充分證明中國和平發展道路對西方現實主義權力邏輯的全面超越。

不斷深化理論研究

伴隨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思想內涵的不斷豐富和實踐的深入推進,相關研究主要從理論的演化發展和實踐的政策舉措兩個維度展開。

從理論維度上,相關研究從哲學、政治學等學科領域出發,主要圍繞人類命運共同體及與其緊密關聯的新型國際關係、共建“一帶一路”、全人類共同價值等理念倡議的內涵外延、價值意義等展開。這些理念倡議在習近平外交思想體系中的地位,其理論淵源及相互之間的邏輯關係,與馬克思主義國際關係理論、與新中國成立以來的外交優良傳統的傳承與創新關係,對過去長期主導世界的西方傳統國際關係理論的超越等,圍繞這些問題形成一大批研究成果。

在實踐維度上,相關研究主要圍繞一系列現實針對性較強的問題展開,比如,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對解決當今世界和平、發展、安全面臨的突出問題的實際意義,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面臨的機遇和挑戰以及實現路徑、政策、舉措,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在不同國家與文化之間的傳播和認知情況以及如何促進有效傳播和正確認知,等等。

作為在新時代偉大實踐中形成並不斷豐富發展的理念,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回應了我國和世界發展的重大問題,具有鮮明的主體性、原創性。這一理念引導研究者以中國為觀照、以時代為觀照,解決人類面臨的共同問題,增強研究的自主性,為推動我國哲學社會科學知識創新、理論創新、方法創新拓展了寬廣空間。圍繞這一理念形成的研究成果,為建構中國自主的知識體系作出了重要貢獻。

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是一個需要長期不懈努力才能實現的美好目標。我們要以更長遠視角、更廣闊視野深化和拓展研究,為這一理念在實踐中進一步走深走實提供學理支撐。比如,在中國式現代化進程中、在世界現代化進程中,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價值和意義;在人類文明的視域下,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對創造人類文明新形態的貢獻;如何夯實共同利益基礎、共同價值基礎,不斷破解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現實難題;結合當下資訊化、網路化、數據化、智慧化方興未艾的時代背景,人類命運共同體的未來圖景有哪些特點等,這些都是需要進一步深化研究的問題。

(作者為中央黨校(國家行政學院)國際戰略研究院院長)

引領人類文明進步的發展方向(學術圓桌)

劉同舫

中國式現代化代表人類文明進步的發展方向,展現了不同於西方現代化模式的新圖景,是一種全新的人類文明形態。中國式現代化走和平發展道路,始終站在歷史正確的一邊、站在人類文明進步的一邊,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有利於解決人類面臨的共同問題,不斷推動人類文明進步,不斷譜寫人類文明發展新篇章。

促進不同文明命運與共。馬克思、恩格斯説:“各民族的原始封閉狀態由於日益完善的生産方式、交往以及因交往而自然形成的不同民族之間的分工消滅得越是徹底,歷史也就越是成為世界歷史。”在唯物史觀的視域中,世界歷史的形成,是資本在全球各地“到處落戶,到處開發,到處建立聯繫”推動的結果。但由資本推動形成的世界體系,從一開始就具有不平等性,並不能均衡地增進全人類的共同利益。資本邏輯支配下的世界市場體系、全球治理體系面臨著深刻危機。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秉持大小國家一律平等,堅持共商、共建、共用,主張世界命運應該由各國共同掌握,國際規則應該由各國共同書寫,全球事務應該由各國共同治理,發展成果應該由各國共同分享。依託共建“一帶一路”等平臺,通過世界範圍內的經濟互利合作,提升發展中國家在全球産業鏈中的地位,進一步消弭南北差距,推動解決國家間和各國內部發展不平衡、不充分問題。推動建設開放型世界經濟,增強合作機制、理念、政策的開放性和包容性,推動經濟全球化向著更加開放、包容、普惠、平衡、共贏的方向發展,讓發展成果更多惠及人民,打造更加牢固的利益共同體。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理念和實踐,推動人類在相互聯繫、彼此依存中不斷增進整體利益,推動全球生産力更加均衡發展,推動利益共生、權利共用、責任共擔,有力促進不同文明彼此平等、命運與共、休戚與共。

促進不同文明合作共贏。世界範圍內的現代化進程,是從西方資本主義國家開始的。伴隨著較早完成工業化,資本主義文明形成了“以我為尊”“以我為主”的心態,在處理“我”與“他者”的關係上更強調競爭多於合作、對立多於統一。零和博弈、冷戰思維、“脫鉤斷鏈”等思維和做法,正是造成當下世界和平赤字、發展赤字、安全赤字、治理赤字加劇的重要根源。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摒棄“文明優越論”“文明衝突論”,主張萬物並育而不相害、道並行而不相悖,尊重文明個性,積極尋求文明共性,以文明交流超越文明隔閡、文明互鑒超越文明衝突、文明包容超越文明優越,讓文明交流互鑒成為推動人類社會進步的動力、維護世界和平的紐帶。這為處理不同文明之間的關係提供了新的視角。強調樹立雙贏、多贏、共贏的新理念,摒棄你輸我贏、贏者通吃的舊思維,擴大同其他國家利益的匯合點,把自身發展與世界各國發展統一起來,促進共同發展繁榮。提倡在公平公正基礎上的良性競爭,堅持對話而不對抗、包容而不排他,用戰略溝通增進政治互信,用協商對話取代對立衝突。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要打造的是一個容得下各國共同成長和進步的世界,將有力促進不同文明合作共贏、和合共生。

促進不同文明包容共存。西方以資本為中心的現代化,通過殖民擴張實現資本原始積累,通過對外戰爭轉嫁自身發展的種種危機,通過推行所謂“普世價值”將自己的價值觀和模式強加於人,給人類文明帶來了深重災難。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以全人類共同價值為價值追求和支撐。各國歷史、文化、制度、發展水準不盡相同,但各國人民都追求和平、發展、公平、正義、民主、自由的全人類共同價值。和平與發展是我們的共同事業,公平正義是我們的共同理想,民主自由是我們的共同追求。世上不存在高人一等的“自由民主”,不存在唯我獨尊的“普世價值”,把本國價值觀強加於人只能增加動蕩,按意識形態劃線極易造成衝突。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就要本著對人類前途命運高度負責的態度,做全人類共同價值的倡導者,以寬廣胸懷理解不同文明對價值內涵的認識,尊重不同國家人民對價值實現路徑的探索,尊重和支援各國人民對現代化道路的自主選擇,把全人類共同價值具體地、現實地體現到實現本國人民利益的實踐中去。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堅守和弘揚全人類共同價值,要建設的是一個能夠承載不同形態文明、能夠相容多樣現代化道路的世界,必將廣泛凝聚價值共識,畫出最大同心圓,促進不同文明包容共存、交流互鑒,共同豐富世界文明百花園。

(作者為浙江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教授)

彰顯中國特色、中國風格、中國氣派(學術圓桌)

郭樹勇

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科學回答了“建設一個什麼樣的世界、如何建設這個世界”等重大課題,為處於歷史十字路口的世界指明瞭前進方向。這一理念富有中國特色、引領人類發展進步潮流,彰顯中國立場、中國智慧、中國價值,成為新時代中國具有重大國際影響力、感染力的標識性概念。

概念是理論的基礎。在習近平外交思想的理論體系中,人類命運共同體是具有基礎性、統領性的重要概念。服務民族復興、促進人類進步,是新時代中國外交的主線。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需要有利的國際環境,中華民族要對人類和平與發展的崇高事業作出更大貢獻。可以説,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把服務民族復興和促進人類進步統籌起來,充分體現了中國發展和世界發展的高度統一,深刻揭示了新時代中國外交的本質要求和前行方向,是新時代中國外交的總目標。圍繞實現這一總目標,我們提出構建新型國際關係、共建“一帶一路”、全人類共同價值、全球發展倡議、全球安全倡議、全球文明倡議等一系列新理念新主張新倡議,使人類命運共同體這一概念更加立體豐富,使新時代我國外交原則立場更加鮮明、外交理論更具時代特色。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體現守正創新、立己達人、擔當作為的理論品格,充分彰顯中國特色、中國風格、中國氣派。

守正創新。新中國成立後,我們黨確立獨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針,在不同歷史時期根據國際形勢變化和我國發展任務,提出不同外交思想和主張。進入新時代,國際力量對比發生深刻變化,國際秩序深度調整,世界正處於百年未有之大變局,中國與世界的關係發生歷史性變化,需要以新的理念引領新的實踐。在深刻變化的世界中,我們黨堅持以馬克思主義觀察時代、把握時代、引領時代,深刻把握世界各國相互聯繫、相互依存更加緊密的現實,深刻把握人類越來越成為不可分割的命運共同體的趨勢,同時準確分析新時代的中國在世界中的位置和使命,從而提出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這一理念與我國以往提出的一系列外交思想和主張一脈相承,同時也是順應時代要求、因應新時代中國與世界關係變化而作出的理論創新。這一理論創新不僅推動中國外交展現新氣象、開拓新局面,也給當今世界各國構建互利合作的國際關係注入新活力,為國際關係理論跳出傳統窠臼、更加符合變化了的世界政治經濟格局打開了全新視野。

立己達人。習近平主席指出:“各國應該堅持人類優先的理念,而不應把一己之利淩駕於人類利益之上。”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堅持馬克思主義立場觀點方法,植根深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展現立己達人、胸懷天下的大國氣度。馬克思主義堅持無産階級的國際主義同各國人民的愛國主義相結合。中華文明主張“大道之行也,天下為公”,推崇不同國家、不同文化“美美與共,天下大同”。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不是消滅分歧和差異,而是求同存異,突出人類的整體性,實現共同體內個體與整體的有機統一。雖然在西方國際關係理論中,也有一些具有跨文化視野的研究成果,但其考察視野建立在不平等的國際關係之上,因而無法完成關乎人類整體前途命運的理論建構。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既承載中國立足自身更好發展對國際環境提出的期待,也蘊含世界各國人民對美好未來的期許,體現了中國把自身利益與世界各國利益緊密聯繫在一起、以自身發展為世界提供更多新機遇的天下情懷。

擔當作為。中國對世界經濟增長的貢獻率連續多年達到30%左右,中國的發展壯大深刻影響世界歷史進程。弄清楚我國在世界格局演變中的地位和作用,科學制定對外方針政策,才能實現我國與世界的良性互動發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彰顯了中國的大國擔當。大國要有大國的樣子,要提供更多全球公共産品,在維護世界和平、促進共同繁榮、推動文明互鑒上承擔大國責任、展現大國擔當。在雙邊層面,我國與寮國、巴基斯坦、柬埔寨、泰國等國家就構建雙邊命運共同體發表行動計劃、聯合聲明或達成重要共識;在區域層面,推動建設周邊、亞洲、中國—東盟、上海合作組織等命運共同體;在全球治理層面,推動構建網路空間命運共同體、人類衛生健康共同體、人與自然生命共同體等。這些理念和倡議,豐富和細化了人類命運共同體的理論內涵和實踐路徑,體現了中國為人類謀進步、為世界謀大同的鄭重承諾和責任擔當。

(作者為上海外國語大學國際關係與公共事務學院教授)

【責任編輯:李培剛】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