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物迎春送殘臘,一年結局在今宵。我們説春節最大的主題就是團圓,團圓最重要的一個環節、也是春節的重頭戲就屬吃年夜飯了。俗話説“打一千,罵一萬,全憑三十晚上這頓飯”。這頓飯不僅內容上豐富多彩,而且還相當有講究呢。到底怎麼個講究法兒呢?您接著往下看。
民俗專家王作楫:
中國人很講究年夜飯,年夜飯是這一年的最後一頓飯,一定是三十晚上,這頓飯很重要,它叫辭舊迎新飯,吃完這頓飯就告別了舊的一年,去迎接新的一年。這頓飯講究到什麼程度呢?第一,過去都是比較大的家庭,家族,不像現在三口之家比較多,那個時候老的習俗就是年夜飯的時候大家回家過年,講究做十二道菜。
這十二道菜一定要有四個涼菜,八個熱菜。四個涼菜叫四平,八個熱菜叫八穩,年夜飯叫四平八穩,平平安安,穩穩噹噹的渡過這一年,迎接新的一年。
四個涼菜當中不要忘了有什麼東西。第一盤是白菜,就是炒紅果,山裏紅拌白菜芯,白白的、紅紅的、甜甜的、酸酸的。三十晚上魚、肉比較多,(山裏紅拌白菜芯)輕口,看著也痛快。拌上之後(父母)告訴我們,為什麼白菜要吃,讓你們明明白白的做人,明明白白的發財。白菜,百財,你既能發財,而且也會有才能。
第二道菜是芹菜,涼菜芹菜豆腐幹,父親就會告訴我們,發財光明白不行,而且還得勤勞,勤勞才能致富,勤勤懇懇才能發財,坐享其成不行,那是剝削,所以芹菜——勤財,勤勞。
第三道菜,我們發財都想不要一錘子買賣,永久發財,韭菜炒雞蛋,韭菜,永久發財。
第四道菜小蔥拌豆腐,一清二白,清清白白的做人,兩袖清風。更重要的告訴你為什麼要吃豆腐。過年的時候中國人一般離不開豆腐,你通過自己的奮鬥,鬥爭,生活才能越過越富有,不鬥富不起來,坐享其成不行。這個對教育孩子是很有意義的。
(還有一個故事)自和珅那年代開始,老百姓三十晚上必吃豆腐,因為中國人最恨腐敗,豆“腐”——腐敗。北京人特別會鬥腐敗,怎麼鬥?凍腐敗,吃凍豆腐;不解氣,油炸腐敗,吃炸豆腐。傳到南方之後,南方更絕,油炸臭豆腐,把腐敗不但炸了,還要搞臭,讓他沒有生存之地。所以這個時候吃豆腐,都有它的文化內涵。
另外,八個熱菜裏起碼有四點:雞、鴨、魚、肉。為什麼會有雞,這是辭舊迎新的飯,大年初一這一天是雞日,雞和吉諧音,“金雞報曉,一年都好”,所以要用金雞來報曉,要吃雞。
因為後來這個節日叫春節,只要年一過,春天很快就到了,立春這個節氣有時候在年前,有時候在年後,春的含義出現,這個時候我們一定要有鴨,因為“春暖鴨先知”,只要鴨子一下水,春天來了,魔鬼的冬季過去了,要吃鴨。魚是肯定要吃的,吃什麼魚才有意味?就買一條鰱魚,一條鯽魚。鰱魚才是連年有餘,鯽魚才是吉慶有餘。如果過年的時候家裏有結婚的,這個魚改了,一條鰱魚,一條鯉魚,叫喜結連理。
過去一般的是做兩條魚,留一條過了12點吃,連年有餘。那時候很窮,家裏買不起兩條魚,我們只買一條魚,我父親告訴我把魚肉都吃了,魚頭別動,魚尾不動,中間的刺不斷,有頭有尾還是一條魚。吃完之後端下去,過了12點以後再端上來,你們啃魚頭,吃魚尾,這也叫連年有餘。家裏有的做兩條,吃不了,可以按照這個方式,做一條。
肉一般是紅燒肉、四喜丸子、紅燒獅子頭、紅燒二元,都是紅紅火火的,紅代表我們來年的日子還是紅紅火火,有吃還有喝。
我講了八個菜,還有四個菜是根據你們家的愛好,你們是哪的人,喜歡做什麼就做什麼,隨便做。
這十二道菜寓意著來年的12個月,月月你們家都不缺吃不缺穿,12個月都得吃喝。還有一個(寓意)就是我們過年的時候不一定每年全家人都能回來,有的時候趕上回不來的,還有初一回來的。十二道菜代表了大團圓的主題,12個菜一上來代表團聚了,一家人就是有80口人也離不開12屬相。所以這是一個團員主題的體現。
如果是剛結婚的夫妻倆就做兩個菜,這兩道菜叫“合和二仙”,兩個人和和美美,和和睦睦。如果是四個人吃飯(四道菜),就保你第二年的春夏秋冬四季平安。人口再多一點,有老人,我做6個菜,這叫六合同春。因為鼠年又趕上正月十一立春,不是所有的鼠年都有立春這個節氣,而且今年鼠年居然有兩個立春,一個是正月十一,一個是臘月二十二,兩次打春。為什麼鼠年變成25個節氣?因為他有閏四月,等於鼠年是13個月,兩頭春,這樣的現象在鼠年出現太少見了,所以叫六合同春。8個菜八仙過海,十個菜十全十美。
所以十二道菜是過去的老規矩,年夜飯的講究一定有它的文化內涵,文化寓意,都是吉祥文化。
三十晚上有一句俗話叫“打一千,罵一萬,全憑三十晚上這頓飯”。這一天晚上,婆婆不能給兒媳婦氣受,兒媳婦也不能給婆婆臉色看,留下了這句諺語。家庭和睦了,社會就會和諧,社會和諧了咱們的國家才會安定和諧,國家安定團結了,肯定會國強,民富,就像現在我們中國人一樣,能夠過上一個幸福的,美好的,圓滿的中國年。
吃了三十晚上這頓還不算完。每逢節日,北方人都離不開餃子,除夕夜更不例外。12點的時候還得再來一頓。這又是為啥呢?
民俗專家王作楫:
12點以前叫臘月,過了12點(是)正月;12點以前豬年,過了12點就是鼠年。這一個時辰,橫跨了2天、2月、2年,太重要了,就吃餃子來紀念它。
這個時候吃餃子還紀念遠古的創造我們人類的一個女神——女媧。女媧創造了人類,她用泥巴把人捏出來的,實際上她是大年初一先捏了一個“泥巴雞”,初一叫雞日,初二叫狗日,捏的狗,她先捏六畜,後捏的人,初七這一天她捏泥人,叫人日。她把這些泥人晾幹,結果大年初七這個時候還是冬季,天氣很冷,趕上寒流,這個泥人最薄的地方(耳朵)最容易凍掉,於是出生了很多的殘疾人。女媧一看不行,就想了一個辦法,捏完泥人在泥人的耳垂上扎了一個眼兒,用一個五彩線穿過去,打了一個節,把耳朵拴住,然後把這個五彩線的另一頭放到泥人的嘴裏面、牙齒上,自己叼著,掉了也還叼著,託生之後絕對是完整的人。根據這個,女媧做了這麼一件好事,又留下了一個習俗,就是今天女同志帶耳環的習俗。
後來老百姓為了感謝女媧,紀念女媧,就發明一種食物,拿面捏來捏去,捏一個耳朵型,這個耳朵型就像餃子的形狀,煮了一吃黏糊不好吃。一個老太太就説女媧告訴你們這裡要包餡,這裡還有一根“線”呢,於是餃子包上餡兒,好吃了,大家都愛吃餃子,是這麼來的。
(策劃:盧佳靜 采編:盧佳靜 裴雨莉 開場主持:李晶 拍攝後期:盧佳靜 張正朋 鄭山山)
推薦閱讀:中國同心圓第12期:“鼠”于你的中國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