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創科技災備一體化平臺升級,應對行業數智化挑戰

發佈時間:2024-04-29 來源:人民政協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沈曄

近日有媒體曝出,國內某雲服務商的雲服務出現異常,致使用戶無法正常登錄。實際上,從物理機時代到雲計算時代,雖然企業的安全意識在逐步提升,相關的保障技術和工具也在持續優化,但是業務連續性這個老大難的問題仍然沒有得到徹底有效地解決。

今年1月,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公佈了《行政處罰資訊公開表》,國內兩家銀行因其災備建設、災難恢復能力不合規,或未定期開展真實有效災備演練工作而被罰款數百萬元。越來越多的企業寄希望於災備,為業務連續性和數據安全提供“最後一道防線”。但當自然界的災難或者人為事故發生時,有多少已經構建了災備系統的企業敢切換、敢恢復?就更不要提那些在災備建設上一窮二白的企業了。

邁入人工智慧時代,在“數字化+智慧化”的加持下,災備系統的建設和運維運營真的會有質的飛躍嗎?多年來始終困擾企業的業務連續性問題會不會從此被拋到九霄雲外?

災備到了必須變革的時候

災備這項工作説了、做了至少也有二十多年,應該説大多數的企業用戶已經充分認識到了災備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而且根據數據安全的分級分類標準,災備建設是有法可依的,因此無需再進行教育。但需要正視的一點是,災備系統的建設相對容易,其最大的難點則在於後期的運維運營,即在遇到災難和故障情況時,災備系統能否真正派上用場,發揮其應有的作用和價值。這也給未來災備技術的演進以及災備實踐工作的深入開展提出了新的方向和思考。

從用戶的實際需求來看,用戶希望無論何時何地都能擁有最佳的業務連續性體驗,同時要求運維與管理越簡單越好,而且不會關心後臺的技術實現。但從技術發展的角度來看,隨著雲計算時代的到來,傳統數據中心與雲之間的“糾葛”、多雲及混合雲帶來的複雜性,對於災備體系的建設、日常運營監控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另外一項不容忽視的挑戰就是,如何用好人工智慧這把“雙刃劍”,進一步提升災備的效能和可信可用。

綜合上述各方面的變化因素,災備或許真的到了應該更新換代的時候。“從資訊化時代到數智化時代,這是災備需要一場大變革的最深刻的時代背景。”美創科技副總裁顧皓天表示,“以前,我們更多強調的是資訊化管理,以人為中心。而今天,我們要創造的是數智化平臺,旨在通過數據拉通時間、空間和不同的能力等,讓數智化真正地賦能平臺。正是在此前提下,美創科技推出了新一代的災備一體化平臺。它順應了技術發展的趨勢,是市場和用戶對災備管理的共性訴求的具體承載,並且創新性地實現了平臺與能力的解耦,將複雜性歸集到平臺上,同時通過數智化的能力來賦能災備的管控、觀測、運營等。”

溫故而知新

災備一體化的緣起

數智化時代,為什麼美創科技能夠在災備一體化的大潮中身先士卒、一騎絕塵呢?

基因不同。美創科技並不是一家純粹的災備廠商。實際上,美創科技主打的是數據安全,擁有一個比較完整的數據安全韌性體系。而運作安全或災備是這一韌性體系中的“底線思維”。

視角不同。“我們把災備也當成數據流動的一種形態。”顧皓天一語道破。從美創科技的業務來説,它最關注的還是數據流動網路,而災備相關的數據同步或複製的過程,則是數據流動網路的必要補充和組成部分。

能力不同。數據在流動過程中一定會涉及到安全問題。對於災備安全的保障,美創科技具有先天優勢。在美創科技看來,生産與災備的數據安全,其實是一體化的兩個方面,需要兩手抓、兩手硬。而在實踐中,正是由於很多用戶在災備側安全的空白,才導致了顧此失彼,更有甚者在上雲後一直處於“裸奔”的狀態。另外,數據流動起來,為了安全起見,必要的加密、浮水印、脫敏等也要如影隨行。“我們擁有比較完整的數據安全韌性安全體系,運作安全和數據安全是該體系中核心的兩個板塊。而災備屬於運作安全側的一部分。我們正是從這個角度來做好美創科技的災備。”顧皓天如是説。

就像人們常説的,小草永遠長不成大樹,這是基因決定的。上述不同的基因決定了,美創科技在災備方面不會走尋常路。那麼從美創科技留下的歷史足跡中,我們能否發現其走向災備一體化的蛛絲馬跡呢?

美創科技成立於2005年,從2007年開始涉足災備。浙江聯通是所謂的種子客戶,雙方聯合打造了第一款數據庫容災産品。之後,這一産品在醫療領域得到了快速複製,以滿足其對業務連續性的極高要求。

接下來,美創科技開始深入邏輯複製技術,于2016年與國網合作,以跨平臺的邏輯複製技術滿足國網對異構的邏輯複製的需求。以此為契機,美創科技之後多年一直在邏輯複製技術領域深耕和沉澱,不僅能夠很好地適應上雲、下雲和跨雲的需要,而且也慢慢將其演變為今天美創科技災備一體化平台中的一項重要能力。

再之後,美創科技于2021年初正式推出災備集中管控中心 (Disaster Recovery Centralized Control platform,DRCC)。當時,隨著災備資産、災備技術越來越多樣化,再加上雲帶來的複雜性,以及客戶從原來只關注數據級變成了業務級,在災備方面迫切需要一個強大的管控中心,能夠將不同的能力,面對客戶的業務訴求進行組合。

在災備走向管控之後,美創科技審時度勢,感覺有必要將管控中心的不同能力進一步融合,而不是將不同的能力以單品的方式呈現給客戶。這其實就是災備一體化的雛形。顧皓天解釋説:“由於不同單品的發揮空間有限,同時又考慮到産品所有的平臺屬性必須進行融合,我們最終決定將所有單品的平臺化屬性向上收,而單品只保留純粹的能力,比如數據庫的物理複製、邏輯複製、主機同步、備份等,即形成了今天人們看到的‘管控中心+不同能力’的災備一體化平臺。它的英文名稱沒有改變,仍然是DRCC。”

“1個平臺+N項能力”,在雲計算時代,很多領域都已經在這樣做,比如雲作業系統、網路安全等,它們通過雲化、平臺化和服務化的模式,將最基本、最核心的功能歸納到平臺上,而將多種多樣、千變萬化的各種能力,向生態和夥伴開放,最終形成一個可進化的生態系統。像美創科技這樣的核心廠商,集中力量在平臺層攻關,把控方向,提供對外的介面和支撐。而與核心廠商連接的生態夥伴也可以充分發揮自己的創造力,在平臺上不斷增加新的功能,以滿足不同行業、不同領域、不同場景的業務需求。

“平臺+能力”,最大程度地實現了橫、縱兩個方向的延伸,能夠讓處於生態中的廠商們各展所長,優勢互補,從而推動整個産品體系或者説生態的持續、健康發展。災備領域確實需要這樣的變革,而美創科技的這一步無疑也走對了。

“平臺+能力”

美創科技的巧思與匠心

災備一體化的理念在美創科技的推動下,已經在行業中漸成氣候。據統計,在2023年11-12月期間,美創科技幫助醫療、金融、企業等共計36家單位完成容災演練切換。其中,中韓人壽基於美創DRCC災備一體化平臺進行容災演練,37個節點僅耗時19分10秒就順利完成了切換。

美創DRCC災備一體化平臺已經升級到最新的v3.0版本,功能更加強大。美創科技基於最新DRCC災備一體化平臺打造的“金融業務應急切換管理方案”在廣東省粵港澳合作促進會金融專業委員會公佈的“第二屆金融創新優秀應用案例與解決方案技術成果評定”中,榮獲優秀解決方案,就是來自業界和用戶最好的肯定。

談及災備一體化平臺成功的秘訣,顧皓天分享了DRCC v3.0“五位一體”的平臺能力建設心得。

災備管控一體化面對雲時代資産和災備技術的散雜和多樣性,DRCC v3.0全面打造了統一管控基座,提供全局雲資産中心,通過一個入口、一個平臺、一套體系,憑藉多租戶、強安全、高可用、易擴展等優勢,構建起人員、組織和流程多位一體的災備管控。

災備能力一體化提供面向數據庫、應用、海量文件、主機、網路等各類資産的專業化同步複製和備份能力,實現了業務系統數據的一致性、完整性和可用性。

災備觀測一體化 DRCC v3.0提供多視角、多維度的可視化大屏(主要包括業務日常監控大屏、災備運作監控大屏、切換過程跟蹤大屏、領導現場指揮大屏),以滿足不同場景、不同用戶視角的多維觀測需求,讓災備運作看得見。

災備融合一體化 DRCC v3.0統一融合傳統和新興災備技術,充分相容雲生態、國産化,建立統一災備資源池,實現災備資源的高效利用,全力打造一棧式災備融合新生態。

災備運營一體化 DRCC v3.0提供面向混合雲架構下的高效災備運營平臺,打造以業務為核心的數字化災備運營體系,具有全局管控、預案評估、日常演練、災備資源利用等能力。

在基於雲端架構的統一災備平臺之上,美創科技憑藉自身的創新,以及與生態夥伴的共創,研發和培育出多項災備能力,從而形成了“1個災備管控中心+多項災備能力”的一套完整的災備平臺體系,既能靈活擴展和支撐用戶所需的各項災備功能,又可以實現高效的集中管控,效率與成本兼顧,發展與管理平衡。

顧皓天進一步解釋説,“管控中心”構築起雲上災備運營駕駛艙,對多雲架構下的各類災備資産與災備技術實現集中管控,提供多維可視化大屏,並且內置豐富的預案庫、事件庫、腳本庫和工具箱,可以輕鬆實現日常監控、編排、評估、演練、報告等流程化災備運營,一鍵實現演練及災難場景下的敢切和快切,從而有效滿足合規需求和保障RTO目標;目前具備的“災備能力”超過10種,可廣泛支援對象存儲、超融合、信創雲等海量資産的保護,快速實現數據庫同步、應用版本同步、海量文件同步、主機同步、數據備份等災備能力的按需訂閱和平滑擴展。

迎接數智化挑戰

踏實走好每一步

傳統的災備按産品功能劃分,用戶可能購買了多個災備産品,但即使這樣也不能全面覆蓋所有的應用場景,面對層出不窮的安全事件、故障錯誤,反而會顯得捉襟見肘。美創科技在提出災備一體化思路的同時,實現了從産品化到場景化的轉變,針對不同的場景匹配最合適的能力,而且這種能力是可以無限擴展、與時俱進的,從而更好地滿足用戶多樣化的工作負載和業務場景的安全保護需求。

針對人工智慧的興起,美創科技已經在積極應對,比如在管控層面計劃引入知識圖譜、ChatGPT等,並與大模型進行一定程度的整合,更好地解決平臺複雜性的問題,同時也針對一些特定的場景先行賦能,包括更快的部署、資産的快速發現、業務邏輯的自動識別、編排的自動適應等。據顧皓天介紹,美創科技還與業內的專業機構、聯盟協會進行合作,深度探討利用AI的能力賦能災備平臺的自動化。

毋庸置疑,數智化是未來的趨勢,也是美創科技努力的方向。美創科技本來就在針對PaaS、SaaS的數據備份、容災保護方面築起了技術壁壘,如今又將通過引入更多的AI場景,讓災備平臺變得更具生命力和自適應力。美創科技正一步一個腳印,將這些規劃和設想變成現實。


免責聲明:中國網商務頻道僅出於資訊傳播轉載本文,內容如有疑義,請聯繫原發網站處理。

相關資訊

中文 English Français Deutsch 日本語
Русский язык Español عربي 한국어

中國網客戶端

國家重點新聞網站,9語種權威發佈

立即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