稅惠助農 上海點亮鄉村“智”富路

發佈時間:2024-03-12 來源:中國網商務頻道 作者:梁長玉 朱禮慶 責任編輯:沈曄

在現代農業“大舞臺”上,各種智慧農機已成為主角。時值春耕備耕時節,上海稅務部門聚焦春耕各環節産業鏈需求,從政策惠農、科技興農、服務助農等方面入手,為農業生産注入“智慧因子”,助推現代農業高品質發展。

政策惠農,“智慧”種地更高效

定位、裝藥、起飛、噴灑……在上海市金山區楓涇鎮新華村稻田基地上空,一架植保無人機正按照預設航線來回穿梭,施肥作業。“飛手”王雪峰站在田埂旁,一邊操縱著遙控器,一邊仔細觀察無人機的噴灑軌跡。

王雪峰是上海道收水稻種植專業合作社的負責人,他告訴記者,隨著雨水節氣的到來,冬小麥進入了返青分蘗階段,這會正是促進弱苗轉壯、防病治蟲的關鍵期。

“以前,大家背著噴霧器在田間忙活。200多畝的田,想一天撒好肥料,最少要請2個人,得2000多元。但是用植保無人機操作,一個上午就能完成,效率高、品質好,給合作社節約了不少成本。”王雪峰説。

“都説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産力,我們農耕也要跟上時代步伐。”談到機械化應用對農業的影響,王雪峰感受很深,“農業科技的推廣普及,離不開稅收政策的扶持。”

“種小麥、水稻能免征企業所得稅,合作社賣自己産的農産品能免征增值稅,購買農機、農具也能免稅……”,王雪峰粗略一算,這兩年合作社享受了各類稅收優惠減免近20萬元。

有了資金支援,王雪峰不僅陸續採購了無人機、拖拉機、聯合收割機、插秧機等農業機械,還帶動周圍的村民一起“飛”。如今的楓涇鎮,越來越多的農戶正從肩背手提的農藥桶、肥料桶中解放出來,變為手握操縱器的“飛行好手”。

春光不負,農時不誤。今年王雪松和鄉親們打算在選種育苗和栽培模式上再下新功夫,“好政策落在田間地頭,更落在大家心頭。農民種糧有甜頭,大家心裏有奔頭!”王雪松説。

科技興農,化“肥”為寶助春耕

在松江區小昆山鎮現代農業示範區萬畝良田,機器轟鳴,農戶們忙著耕地,將一桶桶褐色液體倒入農田。“我們生産的松江粳米用的都是這種新肥料,價格低,肥效好!”村民老吳笑著説。

老吳口中的新肥料,就是上海向恒生態環保工程有限公司研發的上海市科技興農重點攻關項目——光合細菌液體肥料。

“我們以養殖廢水作為原料,通過技術處理和厭氧發酵,僅需3-4天時間就可以將臭烘烘的廢水變成‘香餑餑’的微生物液態肥料,比之前常規種植每畝要增産不少。”上海向恒生態環保工程有限公司負責人郭志軍説道。

據郭志軍介紹,豬糞本身是非常優質的有機肥,經乾濕分離後,幹的可以直接轉化為有機肥,濕的部分相對比較難處理。如何將這些廢水資源化利用?郭志軍團隊經過整整八年的探索實驗,將養殖“廢水”變成了養田“肥水”。

“期間的研發需要持續的資金支援,稅收優惠就是重要來源之一。”郭志軍説,“稅務幹部在新産品研發過程中,為我們及時提供了個性化政策宣傳及輔導。近兩年我們享受研發費用加計扣除30余萬元,實打實的政策紅利讓企業在研發生産方面更能‘放開手腳’,降低農民的肥料使用成本,做到惠農益農,讓鄉村變‘香村’。”

服務助農,點亮鄉村“智”富路

走進崇明區豎新鎮新徵村,一台臺最新引進的無人駕駛插秧機停放在農場裏,相比于傳統作業模式,無人駕駛插秧機只需進行簡單設置和遙控啟動就可以讓秧苗在田間跑出整齊的隊列。

“現在田間作業更加智慧化,智慧農機可通過全面機械化、遠端遙控、無人駕駛等方式,逐步實現對農業生産‘耕種管收’等環節的全方位支撐,省時省力還高效。”上海東禾九谷開心農場有限公司董事長、崇明區政協委員杜軍旗介紹。

近年來,上海稅務部門持續開展便民辦稅春風行動,依託“大數據比對+實地走訪”的方式,對專業設備購買、技術研發創新等涉農企業進行“靶向”政策推送,確保稅惠紅利快速轉化為企業發展的動力,加速現代農業提檔升級。

“去年,公司在引進旋耕機、平地儀等農業高科技設備上花費了大量資金,稅務部門在了解了我們的情況後,全面梳理我們能夠享受的優惠政策,僅增值稅留抵退稅這一項政策就為企業節約稅款近250萬元。公司還享受了自産農産品免征增值稅等稅收優惠政策,這都是我們引進新設備、發展智慧農業的底氣。”杜軍旗表示。

據悉,東禾九谷開心農場已為附近農民提供300多個就業崗位。杜軍旗説,“接下來我們也要用自己的方式來反哺農業,以産業興旺促鄉村振興,帶動農業增産增效、農民增收致富。”

國家稅務總局上海市稅務局有關負責人表示,稅務部門將繼續發揮稅收職能作用,在政策落實、服務優化上不斷發力,以稅收現代化助力農業農村現代化,全力服務國家鄉村振興戰略。(國家稅務總局上海市稅務局供圖

相關資訊

中文 English Français Deutsch 日本語
Русский язык Español عربي 한국어

中國網客戶端

國家重點新聞網站,9語種權威發佈

立即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