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口腔癌患者經歷了手術,放化療等艱難的治療流程,終於熬過來了,大多數患者和家屬都在心裏念叨再也不來醫院了。但是看到診斷書上的治療建議都會有這一行診療建議“定期復查”就不淡定了,我不是治好了嗎,為啥還要來醫院?
下面本文從專業角度為廣大口腔癌患者及家屬來解釋。“定期復查”指的是每隔一段時問回醫院看醫生,這是隨訪患者的一種形式。
癌症已被WHO定義為一種慢性疾病,它的診治、康復是一個漫長的時期,口腔癌也是這樣,手術、放化療的結束並不意味著整個疾病的治療結束,只是該疾病在當前階段的診療告一段落。
整個診療過程都是圍繞著“延長生存、改善生活品質”進行的,通俗的講就是要讓口腔癌患者“活得久,活得好”,因此,口腔癌患者術後的定期復查或隨診作為該疾病診治的重要部分,也是繞著“活得久,活得好”,它包含很多重要的內容,包括:
•“活得久”——及時發現復發、轉移
•口腔原發部位及頸部淋巴結的檢查,監控區域復發
•遠處轉移的監控
•口腔粘膜病的早期外理,避免和減少口腔二次原發癌的發生
•“活得好”——處理相關並發癥,身心康復鍛鍊
•治療和處理相關的並發癥(比如:頸清術後肩功能障礙、開口受限、放療後頜骨骨髓炎等
•治療後康復及健康鍛鍊建議
•心理健康的輔導,改善疾病相關的焦慮情緒,建立向上的生活信念
•解答其他相關問題。
介紹到這裡,大家可以看到術後隨訪的重要性了。
由於在治療後的5年內復發及轉移的機率很高,所以頭5年一定要遵醫囑定期隨訪,通常2年內每3個月復查一次,5年內每半年一次,以後一年一次,如有不適,隨時復診。口腔癌術後的復發轉移90%以上的病例發生在治療後的2年以內,定期隨診能夠及時發現較早的復發和轉移跡象,從而採取及時的診療,改善病人的生存。因此,術後前兩年內的定期診大為重要。
術後隨訪的重點是監控腫瘤的復發或轉移情況。口腔癌患者在治療結束後,需要從兩個方面來監控區域的復發和轉移情況:
1. 1.患者自身對病情的監控:要求患者平日裏要關注口腔內是否有新生的腫塊、硬結、潰瘍,雙側頸部是否有腫塊;口腔、頜下區、頸部是否出現持續的疼痛等。
1.2.樹立信心:口腔癌雖然為惡性腫瘤,但整體治愈率較高,患者5年生存率大約有50%左右,特別是對於早期的口腔癌,5年生存率可達80%。良好的心態對疾病治療具有積極的意義。
2.1.定期看醫生,也就是按時去醫院看醫生,通過醫生的檢查診斷來監控腫瘤的復發情況,也就是我們剛才講的。從中我們可以看出,患者自己的監控是定期看醫生隨訪的必要補充。如果患者在平日裏發現口腔裏出現上述第一方面的症狀時,為了保險起見,應該及時和主治醫生聯繫,看是否需要做進一步的檢查。
為了確認口腔癌是否復發,醫生需要做進一步的檢測,包括:
•臨床的常規檢查
•影像學檢查(比如CT、MRl
PET/CT等)
•組織活檢
還有什麼辦法能降低復發的風險呢?目前尚無有效的藥物來預防口腔癌術後的復發,我們仍舊提倡健康的生活方式。雖然沒有研究的數據表明它能降低復發風險,但是健康的生活方式能提高整體生活品質。
•術後需糾正口腔不良習慣,忌煙酒,保持口腔衛生,避免口內殘根及不良修復體的刺激。
•控制體重、體重超標,尤其是肥胖會造成心血管疾病等其他問題,形成與口腔癌的共病後會影響口腔癌的治療。
•健康飲食,不需要吃昂貴的補品,而是要注意均衡飲食,保證每天都有大量新鮮的蔬菜水果。注意調節飲食,食物多樣化(包括穀類、薯類、豆類,動物性食物,大豆及其製品,蔬菜水果,純熱能食物) /油脂要適量/粗精兼食/甜食少吃/飲酒節制/三餐合理/食鹽限量,不單調乏味又不過於油膩,以易消化吸收為宜,也可以少食多餐。
•應保持積極樂觀的生活態度,將自己的日常生活安排得豐富多采;生活要有規律,這樣會使肌體處於正常的工作狀態,有降低腫瘤復發與轉移的可能;進行適當的體育鍛鍊以增強體質,提高抗癌能力,根據自身體質狀況,選擇散步/慢跑/打太極拳/習劍/游泳等活動項目,運動量以不感到疲勞為度。
•注意術後功能恢復的鍛鍊:如開口訓練、言語訓練、肩部功能康復(術後2周內保持患側高於健肢,避免肩下垂,堅持進行頸部活動如前屈、後仰、左右側彎、頸部左右轉動,通過溫熱療法、低中頻電療、按摩、主動運動、抗阻運動改善肩部活動功能);局部按摩,改善血液迴圈,促進組織軟化。
•積極治療如上呼吸道感染/肺炎/腸炎/糖尿病/心腦血管病等合併症,為全面康復創造有利條件。
•營造和諧的家庭生活氛圍:如不恐懼嫌棄患者、幫助患者樹立信心、督促患者建立良好生活習慣,戒煙限酒、督促患者定期醫院復查隨訪等。(作者: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第九人民醫院頭頸腫瘤科趙小妹、沈超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