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創聚星|2023全球“未來産業之星”大賽復賽開幕

發佈時間:2023-08-16 來源:中國網商務頻道 作者:梁長玉 責任編輯:常玉

梁長玉報道 誰掌握了未來技術,誰就掌握了未來發展的主動權!20223年8月15日,上海市未來産業行動方案提出以來的首個大型賽事,以“科創聚星贏領未來”為主題的2023全球“未來産業之星”大賽復賽在臨港未來産業先導區拉開帷幕。

根據《上海打造未來産業創新高地發展壯大未來産業集群行動方案》部署,上海市經濟資訊化委聯合上海市委組織部、上海市發展改革委、上海市教委、上海市科委、上海市市場監管局、上海市國資委等單位共同指導舉辦2023全球“未來産業之星”大賽,以“項目+人才”雙輪驅動的模式,推進未來産業領域的技術創新和成果産業化,為上海打造未來産業創新高地提供項目和人才支撐。

上海市經濟資訊化委副主任張宏韜,上海市臨港管委會黨工委委員龔紅兵,上海市閔行區副區長李銳、上海市科創辦專職副主任劉燮及市發展改革委、上海市教委、上海市科委上海、市市場監管局、上海市國資委代表共同為復賽揭幕。

上海市經濟和資訊化委員會副主任張宏韜在復賽開幕式致辭時表示,産業是城市核心競爭力的“硬支撐”,未來産業關乎上海未來的競爭力。佈局未來産業,上海只有發揮人才、資訊、資本、場景、生態等優勢,通過賽馬機制和揭榜挂帥,在五大未來産業集群的16個領域中跑出若干個“核爆點”,才能在未來産業的版圖中體現上海作為。

張宏韜指出,下一步,上海一是將加強政府部門政策協同,支援未來關鍵核心技術攻關;二是將研究打造未來産業標桿示範場景,加快推進未來技術創新成果産業化;三是將持續完善構建創新企業成長的生態環境,研究放寬未來産業領域的市場準入,持續優化政府服務,培育一批具有核心競爭力的龍頭企業和爆發力強的高增長企業。

中國(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臨港新片區黨工委委員龔紅兵在致辭中表示,作為國家戰略承載地,臨港新片區是上海經濟發展新的“增長極”和“發動機”,將以落實《上海打造未來産業創新高地發展壯大未來産業集群行動方案》為契機,聚焦五大未來産業領域的關鍵技術突破、成果轉化應用、産業鏈協同創新,依託“東方芯港”“生命藍灣”“大飛機園”“資訊飛魚”等重要載體,發揮制度創新優勢,匯聚高端科技資源,加快佈局未來産業,形成發展新動能,成為上海“未來産業”的重要承載區和策源地。

中國網中國商務頻道了解到,大賽徵集通道開放以來,組委會共收到各類項目數536個,其中項目組419個、人才組117個,實現了5大未來産業方向、16個領域全面覆蓋。在參賽國家和地區上,大賽參賽項目覆蓋美國、英國、德國、荷蘭、以色列等8個國家,以及全國14個省(市、自治區)各類創新型企業、高校科研院所等創新主體。參賽項目及人才中,不乏院士專家、長江學者、世界青年科學家、國家重點研發項目首席科學家等領銜的重點項目與團隊。經過大賽網評初審,共有120個項目入圍復賽,其中,有7個海外項目、16個外省項目入圍,共同在復賽環節展開角逐。同時還有40位高層次人才入圍,並根據大賽賽程階段安排,于9月直通進入決賽。“大賽將從各領域參評項目上優中選優,讓技術引領性及産業爆發力最強的項目和人才通過參賽,獲得賽事主辦方給予的資金、榮譽及配套服務支援,從而更好地促進未來産業發展。

會上,發佈了由上海經濟和資訊化委員會指導編制的《上海新型儲能産業發展白皮書(2023)》和《上海擴展現實(XR)産業發展白皮書(2023)》。《上海新型儲能産業發展白皮書(2023)》概述了上海新型儲能技術路線圖、産業鏈圖譜和各區産業地圖,《上海擴展現實(XR)産業發展白皮書(2023)》概述了上海XR全生態鏈圖譜、各區産業地圖和上海XR十大重要事件,上海中創産業創新研究院、緯景儲能等單位參與編制。大會還發佈了由上海中創産業創新研究院編制、上海蜜度資訊技術有限公司提供數據技術支援的《未來産業潛力指數25城報告》,報告通過創新策源能力、産業硬核能力、企業成長潛力、孵化加速能力、綜合環境生態五個維度構建指標體系,運用指數分析,對全國GDP排名前25城市未來産業發展潛力進行了綜合評價,報告顯示,京滬深位列前三,廣州、杭州、蘇州、南京、武漢、成都、合肥進入前十。

中國(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臨港新片區管理委員會高新産業和科技創新處副處長李向聰對臨港未來産業先導區進行了系統介紹。他表示,臨港將打造開放型前沿産業體系和開放型創新生態,增強創新創業政策供給,進行未來産業佈局。抓住數字化、智慧化、綠色化轉型機遇,打造以關鍵核心技術為突破口的世界級前沿産業集群,構建以智慧網聯汽車、積體電路、人工智慧、生物醫藥、民用航空、高端裝備製造為主導産業,以新型儲能、新材料為未來産業的“6+2”前沿産業體系,讓先進製造業成為臨港新片區加快發展的根本支撐。

在專題分享環節,上海銀行業務總監朱守元以《金融支援未來産業發展》為主題,分享了上海銀行緊跟前瞻性産業佈局,以創新賦能未來産業發展的經驗與思考;上海人工智慧實驗室副部長王宇則系統深入地介紹了未來智慧産業發展的前景與創新機遇;寧德時代未來能源(上海)研究院有限公司前瞻能源材料與器件研究中心主任郭永勝就加速未來能源技術創新助力國家雙碳目標實現進行了展望分析。

據了解,自15日下午起,進入復賽的120個項目將先後在臨港、張江、大零號灣三大未來産業先導區舉辦的5大方向復賽專場進行路演,共同角逐決賽入圍資格。

大賽組委會方面表示,對於參與大賽的獲獎及優秀項目,還將在賽後享受包括賽投聯動、政策支援、信貸支援、園區支援、服務支援等5大方面的多維配套服務與支援。

相關資訊

中文 English Français Deutsch 日本語
Русский язык Español عربي 한국어

中國網客戶端

國家重點新聞網站,9語種權威發佈

立即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