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青年:未來發展擁有無限可能

發佈時間:2022-07-01 來源:中國網商務 作者:商聞 責任編輯:常玉

“今年香港第五波疫情肆虐之際,是中央支援香港抗疫,香港才渡過最危急的時刻,”香港青年巫欣偉表示,“我有幸參與社區隔離治療設施的建設,為香港出一份力,守護自己的家園。”

巫欣偉今年25歲,是香港回歸的同齡人,目前是中國建築國際集團有限公司的一名物料控制員。在香港第五波疫情高峰,他全程參與中央援港竹篙灣社區隔離治療設施項目的建設,在項目建設物資、後勤物資保障等方面做出了自己的貢獻。

2022年3月,巫欣偉在竹篙灣社區隔離治療設施項目現場

“在中央援港抗疫項目中,我們有2700多名同事投身一線,與超66萬人次的香港建築工人一起夜以繼日地抗擊疫情。有的同事年事已高,依舊不眠不休、全力以赴地搶工期。每個人都很有奉獻精神,”巫欣偉感嘆道。

如今巫欣偉加入中國建築國際已經3年有餘。在他看來,這間香港規模最大的建築公司不僅業務廣泛、專業人士多、福利待遇好,還非常注重對香港青年人才的培養。公司積極響應粵港澳大灣區發展戰略,積極推動兩地的技術、資格互認及人才交流。“我對公司為港籍員工推出的‘千人過河’計劃非常感興趣,它讓我看到自己在大灣區發展的更多可能性。”

據了解,中國建築國際自1979年在香港成立以來,一直踐行的在港發展宗旨是“建設祖國、繁榮香港、服務社會、振興中華、福利員工”。

從一組亮眼的數據中,可以直觀感受中國建築國際在助力香港民生福祉中的成績單:1982年2月,承建香港木湖至大欖涌輸水管線工程,解決了香港市民70%的生活用水問題;持續推進香港公屋項目建設,承建了約10%的公屋項目,平均每15個香港人就有1個住在公司興建的樓宇內;參與香港超過25%的醫院工程,建設的醫院病床數超香港總數的1/4;累計香港填海造地面積超過885萬平方米,相當於港島面積的1/9。

此外,中環灣仔繞道、沙中線—南北線過海鐵路隧道、將軍澳至藍田隧道等市內交通工程等,為香港市民解決交通“痛點”;香港赤鱲角機場客運中心工程、港珠澳大橋香港口岸基礎設施工程等,為大灣區融合發展貢獻力量;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項目,為“東方明珠”增添歷史與文化的濃墨重彩。

“得益於香港建築行業的國際市場和專業人才,我們不斷積累先進的建造經驗與技術實力,逐步成長為香港最大的承建商。香港回歸25年來,公司的發展進入了高速發展的快車道,香港員工是不可或缺的堅實力量。”中國建築國際集團副總裁羅海川表示。

目前,中國建築國際擁有6000余名香港員工。公司依託重大項目和雄厚實力,為香港員工創造豐富多元的學習實踐平臺;創辦“中建香港青年會”,為員工量身定制培養計劃,提供健康積極的工作環境;成立“幸福委員會”,設置員工子女獎學金等方案,不斷完善員工福利政策,開展員工關懷工作;組織“關愛社會”義工會,號召員工在工作之餘參與義工服務,積極服務社會等。

隨著粵港澳大灣區的建設,中國建築國際制定“十四五”期間的“雙百”青年人才發展計劃及“千人過河”計劃:為香港大專院校畢業及在校學生,提供每年至少100個就業崗位與實習機會;以“港標內移”為載體,帶動1000名香港員工至內地從業。

2020年2月,鄭媛文在香港鯉魚門檢疫中心項目現場

2021年2月,先期試點項目“前海體驗計劃”推出後,超過70名香港員工報名參加。作為第一批到深圳前海體驗的香港員工,鄭媛文在303天的體驗里加深了對內地的認識,也提升了對兩地文化的理解。“我希望以大灣區作為職業發展的起點,將香港先進的醫療經驗引進內地,甚至是探索未來香港與內地醫療行業融合的發展道路。”

相關資訊

中文 English Français Deutsch 日本語
Русский язык Español عربي 한국어

中國網客戶端

國家重點新聞網站,9語種權威發佈

立即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