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5日19時30分許,伴隨一陣嘹亮的汽笛聲,在上海海關所屬上海外高橋港區海關的監管保障下,“中遠盛世”汽車滾裝輪滿載2730輛國産汽車,緩緩駛離上海外高橋港區海通國際汽車碼頭,開啟了該輪首航秘魯錢凱港的航程。
據海關統計,今年前10個月,上海外高橋港區海通碼頭出口汽車107.7萬輛,同比增長28.8%,比去年提前兩個月破百萬輛。其中,電動載人汽車出口48.7萬輛,同比增長65%。
上海港口汽車出口的熱鬧場景只是今年汽車出口的一個縮影。2023年,我國汽車出口491萬輛,成為全球第一大汽車出口國。今年前10月汽車出口量已接近去年全年出口量。中國汽車工業協會(以下簡稱“中汽協”)發佈數據顯示,1—10月,汽車出口485.5萬輛,同比增長23.8%。多位業內人士在接受《中國經營報》記者採訪時表示:“今年汽車出口量突破500萬輛並無懸念。”
“中國車”賣到了哪,哪家車企出口最強,汽車出口價格有怎樣的變化,通過怎樣的方式對外出口? 就上述問題,記者採訪了中國電動汽車百人會副理事長兼秘書長張永偉,法國標致雪鐵龍前研發工程師、淺覺深知諮詢公司創始人陸盛。
年出口有望突破500萬輛
今年汽車出口均價1.9萬美元。
“去年以來,我國汽車出口數量快速增加,拉美、中東、東南亞成為熱門航線。海運主管部門已指導航運公司優化航線佈局,進一步提升熱門航線上用於汽車運輸的滾裝船運力供給。”在日前舉行的國務院政策例行吹風會上,商務部國際貿易談判代表兼副部長王受文表示。
近年來,隨著中國汽車品牌力提升,新能源汽車崛起,拉美、中東、東南亞成為汽車重要出口地。2023年,我國汽車出口491萬輛,成為全球第一大汽車出口國。今年前10月汽車出口量已接近去年全年出口量。1—10月,汽車出口485.5萬輛,同比增長23.8%。
記者關注到,汽車出口迅速增長的同時,出口均價也有所增長。乘用車市場資訊聯席分會(以下簡稱“乘聯會”)發佈數據,2021年汽車出口均價1.6萬美元,2022年出口均價1.8萬美元,2023年上升到1.9萬美元,今年出口均價1.9萬美元,同比去年的均價幾乎持平。
奇瑞、上汽集團、長安、吉利等車企是中國汽車出口大戶。奇瑞控股集團預計,今年前11個月將首次突破年出口百萬輛。數據顯示,今年前10個月,該集團汽車累計出口銷量94.13萬輛,同比增長23.8%。受歐盟加徵關稅影響,今年1—10月,上汽集團累計出口汽車84.33萬輛,同比下滑11.15%。
根據中汽協數據,長安、吉利、長城、比亞迪、北汽1—10月累計出口汽車分別為46.7萬輛、45.1萬輛、36.9萬輛、33.2萬輛、21.8萬輛。
比利時成中國新能源汽車出口主陣地
中國向比利時出口超94%是新能源車型。
今年前10個月485.5萬輛中國汽車都賣到了哪,哪些是中國汽車出口的主力國家?
據乘聯會發佈的數據,今年1—10月,整車出口總量前10的國家為俄羅斯、墨西哥、阿聯酋、比利時、巴西、沙特、英國、澳大利亞、菲律賓、土耳其。
俄羅斯成為中國汽車在海外的最大單一市場。今年前10月,中國向俄羅斯出口汽車95.73萬輛,同比增長30%,是出口增量最大的國家。
受俄烏局勢影響,日係、美係等外資車企撤出俄羅斯市場,中國車企迅速補位,是中國近兩年對俄羅斯出口大幅增長的原因,2022年中國對俄羅斯出口汽車16.3萬輛,2023年迅速增長至90.9萬輛。
“外資撤離後留下的市場真空迅速由中國車企填補,中國車企的市佔率從2021年的7.5%快速提升至2023年的48.9%。”招商銀行在研究報告中指出。
墨西哥是僅次於俄羅斯的中國汽車出口第二大海外市場。今年前10月,中國向墨西哥出口汽車38.65萬輛。2020年,中國向墨西哥出口汽車3.5萬輛,而從2021年開始,中國向墨西哥出口汽車數量迅速增長,2021—2023年中國分別向墨西哥出口汽車9.4萬輛、25.6萬輛、41.3萬輛。
“墨西哥汽車市場體量比較有限,墨西哥汽車産業主要以出口為導向。比如,中國企業通過在墨西哥建立生産基地,利用‘美墨加’貿易協定(USMCA)更優惠的關稅政策,從墨西哥出口汽車到美國市場,從而規避美國的關稅壁壘。”陸盛 分享到。
中國汽車出口第三、第四大海外市場分別是阿聯酋、比利時。中國向阿聯酋出口的主要是燃油車型,而向比利時出口超94%是新能源車型。
今年1—10月,中國向比利時出口汽車24.69萬輛,同比增長30%。其中中國向比利時出口新能源汽車23.29萬輛,位居中國新能源汽車出口量(單一國家)榜首。
陸盛 告訴記者:“中國對比利時汽車出口量這麼大,是因為比利時的自由貿易港口的便利位置、物流成本優勢和海關稅收政策。比利時港口吞吐量很大,配套設施也很完善,效率高且物流成本低。在比利時,進口貨物可以享受關稅延期政策,這意味著汽車産品在轉運之前不需要繳納關稅,這一政策簡化了進口流程,可以減輕車企資金壓力。”
東南亞國家近年來成為新能源汽車出口的“熱土”。2024年1—10月,中國分別向泰國、菲律賓、印度出口新能源汽車9.74萬輛、9.41萬輛、6.50萬輛。
“東盟汽車市場空間廣闊,電動化政策方向明晰。”張永偉向記者指出,“2023年,東盟汽車總銷量接近340萬輛,雖電動化滲透率僅有3.3%,但近3年年均增長率超過150%,汽車市場正在經歷加速電動化滲透階段。”
從貿易走向投資建廠
品牌收並購近年來成為車企進軍海外市場的新方式。
中國汽車行業自2018年進入存量博弈時代,2023年以來,由特斯拉率先引發的價格戰持續至今,且有愈演愈烈之勢。在極度內卷市場環境下,很多車企的戰略選擇是出海。長城董事長魏建軍曾在10月一場直播專訪中表示:“中國汽車出海是我們這一代人的天命。”
目前典型的出口模式有整車出口、散件出口、品牌收並購及在當地投資建廠。很多車企在出海初期會採用整車出口(CBU)、散件出口(KD)的模式。
品牌收並購近年來成為車企進軍海外市場的新方式。張永偉向記者介紹稱:“有的企業以並購已有的工廠快速切入(東南亞市場),較早的如長城汽車,還有近幾年進入的哪吒、長安、比亞迪、廣汽埃安、蜂巢能源等;有的企業採用了與當地企業合資的模式來生産整車、零部件,如上汽與正大集團、億緯鋰能與泰國能源公司EnergyAbsolute。”
與此同時,在逆全球化、關稅壁壘、航運運力緊張等挑戰下,中國車企出海正在從貿易出口走向投資建廠。受歐盟對中國電動車加徵關稅影響,一些車企開始計劃赴歐建廠。
“我們看到,已經有中國汽車製造商考慮在歐洲製造汽車,以避免關稅帶來的高成本。”陸盛介紹。記者關注到,近期,比亞迪宣佈在匈牙利塞格德投資建設新工廠。中國最大的電動汽車電池製造商寧德時代也宣佈,將在匈牙利建設一座價值73.4億歐元的電池廠。寧德時代當時稱:“匈牙利工廠靠近賓士、寶馬、Stellantis、大眾等客戶的整車廠,能夠在當地就近供應電池。”
(責任編輯:王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