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於邊際效應、存量市場的增加和保險公司定價能力的提升,三年內新能源車險的承保虧損問題有望得到改善。同時,科技手段能夠幫助中小保險公司控制風險,讓其賠付率和承保利潤得以優化。
國務院日前印發的《關於加強監管防範風險推動保險業高品質發展的若干意見》提出,以新能源汽車商業保險為重點,深化車險綜合改革。近兩年,新能源車險屢次成為社會熱議的話題,“車主喊貴,險企喊虧”現象是新能源車險領域待破解的頭號難題。
對此,車險科技平臺車車科技董事長張磊近日對記者表示,難題的根源可以歸結為高出險率和高賠付率造成險企綜合成本率居高不下。由於邊際效應、存量市場增加和保險公司定價能力提升,預計三年內新能源車險承保虧損問題會得到改善,行業將趨近盈虧平衡線。保險公司通過積累更多數據,利用這些數據實現數字化閉環,定價將更加精準。
從虧損到盈利預計需三年
目前,在新能源車險領域,“車主喊貴,險企喊虧”這一問題有待破解。
“這個問題的根源可以歸結為兩個主要因素:高出險率和高賠付率。”張磊説,新能源汽車出險率高與其加速度性能、車主普遍較為年輕有一定關係。對保險公司來説,新能源汽車平均賠款較多。“這不僅僅是因為零部件維修成本高昂,更在於這些車輛往往具有較高精密度和整合度,提高了維修成本。”
張磊表示,很多新能源汽車成為巨大的智慧終端,整合了大量的智慧化功能,對其風險判斷和定價邏輯與傳統燃油車完全不同。對於保險公司而言,準確定價和預判事故風險變得尤為困難,而這種不確定性導致了整個行業虧損加劇。
不過,張磊也表示,從長期來看,新能源車險最終一定會回歸到綜合成本可控範圍。 “隨著社會化修理能力提升、維修技術成熟,以及配件供應鏈完善,賠付成本將逐漸下降。隨著新能源汽車保有量增加,不同車型的配件可以通用,維修成本的邊際效應在遞減。保險公司通過積累更多數據,並利用這些數據實現數字化閉環,定價將更加精準,並能夠更好地反映車輛的差異化水準。”
“預計三年後,新能源車險將迎來一個盈利的時代。”張磊表示,由於邊際效應、存量市場的增加和保險公司定價能力的提升,三年內新能源車險的承保虧損問題有望得到改善,行業綜合成本率將回到100%左右,也就是盈虧平衡線附近。同時,科技手段能夠幫助中小保險公司控制風險,讓其賠付率和承保利潤得以優化,從而提升整個行業的健康發展水準。
未來發展的三大關鍵點
“去年,中國的新能源汽車銷量達950萬輛。2024年,我們預計這一數字將突破1500萬輛。”張磊説,與整個車險的“大盤子”相比,新能源車險的增長更為顯著。
去年,新能源車險市場規模首次突破1000億元,張磊表示,在總計8000億元的市場中,新能源車險佔比顯著提升,與2022年相比,新能源車險規模增長了85%。預計未來三年內,新能源車險市場規模將超2000億元,佔整體車險市場比例也將升至25%-30%。
“車險無疑是中國財産險公司最主要的險種,而新能源車險更是成為各大財産險公司爭奪的焦點。這一市場潛力巨大,是一個藍海市場。”張磊説。
在張磊看來,中國的新能源車險未來有三個關鍵片語。第一個是“嵌入式車險”。未來的車險可能不再只是一個單獨的金融産品,而是深度嵌入到車企的整體服務包中,成為車主體驗的一部分。第二個是“數據+AI驅動的定價”。通過車機數據與AI技術結合,未來的車險定價將呈現千人千面的特點。通過分析車主的駕駛行為數據,保險公司可以提供更精準的保費定價。第三個是“長週期價值”。車險不僅是車企售後服務的重要收入來源,更是成為車主全生命週期價值管理中的重要組成部分。通過提供長期保險服務,車企能夠在消費者購買車輛後,持續參與其後續的用車體驗,進一步提升用戶黏性和品牌價值。
依託數據優勢車企積極入局
在未來新能源車險的生態中,車企將扮演不可替代的角色。
“目前,約80%的車企已經開始通過總對總方式管理保險業務,旨在通過數據整合、精準定價以及數字化、智慧化的用戶投保界面和線上理賠流程,減少用戶的保險支出並提升用戶滿意度。”張磊説,得益於車企越來越多的參與,車車科技二季度新能源車險保單和保費規模均實現翻倍。
在張磊看來,車企在未來的車險市場中將扮演越來越重要的角色。這種趨勢可以歸納為車企將成為車險的主要“入口”。“未來幾年內,車企有望成為主要保險銷售渠道之一。車企通過數字化平臺的滲透,將進一步鞏固其在車險市場中的地位。”張磊説。
同時,車企也在探索掌握更多投保和理賠的主動權,越來越多的車企選擇謀求保險業務牌照。
張磊表示,車機數據是實現更精準定價的關鍵。“車企直接參與保險業務,這不僅能幫助車企增加售後收入,還能增強對保險和理賠流程的控制,提升客戶體驗。”
“擁有財險牌照車企的優勢在於擁有車機數據,能夠更精確地區分好車主和高賠付率車主,這為它提供了更好的定價依據。”張磊説,“車企的行駛數據、駕駛行為數據共用,可以讓保險公司擁有多元化定價模型,讓不同風險級別的車主享受到合理的保費。”
(責任編輯:王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