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汽車工業協會最新統計顯示,7月,新能源乘用車月銷量佔比53.5%,首次超過傳統燃料乘用車。新能源汽車消費端不斷“添柴加火”、滲透率持續提高,但新能源車險仍難逃“車主喊貴、險企喊虧”怪圈,一定程度上成了這片“藍海”市場發展的絆腳石。
連續不出險,車險保費總趨勢遞減,似乎是萬千車主對車險認知的“默認設置”。部分新能源車險的續保案例打破了這種認知。近日,有新能源車主反映,在沒有出險的情況下,自己在第二年、第三年續保時,保險公司報價發生出乎意料的上漲,上浮保費幾百上千元不等。
中國證券報記者調研發現,車損險保費增加,加保三者險、座位險是造成上述價格上浮的主要原因。業內人士表示,在前一年沒出險的情況下,續保保費向上浮動與多種因素相關,比如違章情況、當地市場整體賠付率、車型賠付率和事故率、險企經營情況等。新能源車險貴、續保莫名漲價的“江湖難題”,還需要多方合力解決。
出乎意料的漲價
近日,部分新能源車主表示,雖然前一年並沒有出險,但還是在續保時遇到了“車險刺客”,保費價格上漲幾百上千元不等。
“給我報價的三家公司中,兩家大保險公司,一家報價6900元,另一家報價7700元;小點的保險公司報價也在7000元多點,能給900塊錢返現,但還是比之前高出了不少。”江蘇鹽城特斯拉車主黃先生表示,自己沒出險,想不通為何保費反而更貴了。
“第一年保費6900元,第二年將近7200元,全年沒出險,買得起車,養不起車!”四川成都一位理想品牌車主感嘆。上海一位比亞迪車主表示,首保花了5000多元,第二年報價上漲1000多元。湖北武漢一位蔚來車主表示,“車險8月22日到期,上個月報價5000元左右,沒買,這個月報價直接漲到6900元,感覺好離譜。”
在社交平臺上,有關新能源車險的帖子中,有不少在討論車險貴、續保漲價等問題。“又打擊我想買電車的心了。”有網友這樣跟帖。
部分老車主因續保時遇到“車險刺客”,不得不精打細算“做減法”。北京新能源車車主燕先生告訴記者,“買車時因為補貼政策給力選擇了純電車,30萬元的車第一年保費7000元左右,沒在意,以為開幾年能不斷降低,沒想到續保了兩三年沒怎麼便宜,甚至還有漲價。今年沒買車損險,保費降下來一大半。不是‘藝高人膽大’,是真的不划算,身邊也有一些朋友放棄了車損險。”
記者結合部分新能源汽車保單數據調研了解到,新能源汽車的保費構成中,大頭兒是車損險,佔整個保單保費的六成左右。此外,三者險及座位險也是重要構成部分。剩餘佔據較少保費的是一些附加險。車損險保費增加,加保三者險、座位險等,是很多續保車險價格上浮的主要原因。
“去年保險公司低估了新能源汽車的賠付率。有的公司之前新能源車險做得少,沒有單獨區分新能源汽車賠付情況,數據和燃油車混在一起統計。去年新能源汽車業務多了起來,把數據單獨拉出來一看,賠付率飆升。不少業務員都害怕給新能源汽車報價,有的甚至無法報價,能報價的有些也比去年貴出一截,這種情況下客戶多會不滿意,去質問。”一位財險公司人士透露,違章數據也會讓保險公司系統判定出險率增加,從而拉高保費。
多位保險公司業務員表示,一些車在保險公司的系統評分不過關,只能加保座位險和三者險,否則報不了價、出不來單。
值得一提的是,車型是影響保費浮動的主要因素之一。“某款車型的賠付率走高,保險公司會根據市場環境調整這款車型的整體定價系數,從而影響到相關車型車主的保費。”專家分析稱,一些品牌車型被用作網約車比例高,也會導致相關私家車車主投保費用水漲船高。
據統計,在已披露2024年二季度車均保費數據的保險公司中,約九成較一季度出現上漲。業內人士認為,飽受爭議的新能源車險,是造成此次車均保費上漲的因素之一。
一邊喊貴 一邊喊虧
近日新能源車主對於今年續保漲價的討論,也將新能源車險貴的問題再次推至聚光燈下。
據中國銀保信發佈的《新能源汽車保險市場分析報告》,2023年,新能源汽車平均保費比燃油車高出約21%,其中純電車每年保費平均比燃油車貴1687元,約為燃油車的1.8倍。今年以來,新能源汽車平均保費高出燃油車“一大截”的現象並沒有改變。
專家表示,新能源汽車動力電池包單件零整比在50%左右,這意味著更換電池包要花費將近一半的車價。“油車的事故概率和損失金額,經過大量數據驗證,相對是確定的。而到了新能源汽車這裡,事故概率和損失金額都不確定,同級別事故,燃油車可能只換配件,新能源汽車一旦牽扯到電池可能就全損報廢了,這會大幅抬升維修費用以及損失對應的成本。”一位資深業內人士解釋稱,同時,新能源汽車智慧駕駛相關零配件較多,一旦出問題,維修成本高。
“車損險的保費通常較高,因為它涵蓋了車輛本身的損失,而新能源汽車由於採用電池車身一體化等新技術,大量使用複合材料,車身修復難度增加,影響理賠成本。此外,一些車的雷達安裝在保險杠、葉子板等容易受損的區域,即使是輕微碰撞,雷達也可能受損需要更換,導致維修成本很高。”車車科技創始人、CEO張磊説。
專家還表示,新能源汽車保費貴還與車主駕駛習慣、營運車輛佔比較高、維修體系處於較封閉狀態、售後配件價格普遍較高等因素有關。這些反映到車險中就是較高的賠付成本。
“從行業看,新能源車險綜合成本率超過100%。”車險資深人士告訴記者,險企承保新能源汽車,整體還是虧損狀態。綜合成本率是險企用來核算經營成本的核心數據,包括賠付率和費用率,體現費用率的主要是佣金,現在新能源車險幾乎沒有佣金了,其實保費價格高就是賠付率高。賠付率高,一方面是出險率高,另一方面是賠付金額高,必然傳導至前端消費者,推高車險價格。
專家認為,新能源車險賠付率高,會影響保險公司盈利能力和經營穩定性。在新能源車險承保上,存在大公司壓力重重,中小公司不敢承保、無力承保情況。在賠付率走高情況下,保險公司需要通過調整定價和風險控制手段來保證業務發展的可持續性。
後顧之憂如何解決
新能源汽車市場供銷兩旺,如何讓車險問題不再掣肘這一市場進一步發展?
商務部副部長盛秋平此前表示,商務部將研究推動優化新能源汽車保險費率,推動提高新能源汽車社會化維修服務能力,著力解決群眾購車後顧之憂。
今年4月,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財産保險監管司下發《關於推進新能源車險高品質發展有關工作的通知(徵求意見稿)》,擬推動新能源商業車險自主定價系數範圍按照0.5至1.5執行,提升保險公司自主定價能力。同時,鼓勵行業研究推出“基礎+變動”組合保險産品,按照風險情況進行浮動,或者根據不同消費者的特點,制定不同的價格和調整機制。
專家建議,在汽車設計、維修方面,車企需加強車輛可維修性和易維修性;增加標準件、通用件的比例;鼓勵新能源汽車社會化維修廠設立,加速售後良性競爭格局形成。此外,監管部門、險企、車企需要形成合力,推動合作和行業內數據共用,重構承保定價模型。
在專家看來,新能源車險應充分利用新能源汽車的數據優勢。例如,政策可牽頭搭建新能源車險相關數據平臺,或者鼓勵保險公司與車企合作,共用車主駕駛行為數據,將更多影響因素納入車險定價模型,實施差異化定價策略,提高定價的精準性和公平性。對於駕駛習慣良好的車主,保費可以據此實現降低。
“應打通行業數字壁壘,推動數據共用,以便險企更全面地評估風險,推出多元化定價策略,例如按天、按里程計費,以及針對網約車等特殊場景的産品。”資深業內人士表示。
也有行業人士建議,積極推動智慧駕駛技術發展,有助於減少出險率。“在智慧駕駛模式下,保險責任將會從車主轉移到自動駕駛技術的汽車製造商或軟體公司。車險産品將逐步向‘車險+産品責任險’轉變。”張磊表示。
業內人士認為,新能源車險的難題有一定的階段性特徵。未來,隨著新能源汽車保有量不斷提升、新能源汽車技術進一步成熟,新能源汽車性能和安全水準有望不斷提升,車主駕駛習慣也將進一步適應,故障率和事故率均有望下降。此外,在費率精算水準日益提高、零部件價格降低、智慧駕駛系統的能力提升等背景下,“車主喊貴,險企喊虧”的局面將得以緩解。
(責任編輯:王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