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藝術重現“工業遺存”活力 民生美術館再次“開疆拓土”

時間:2019-01-18 22:46:48 | 來源:藝術中國

資訊>藝訊>

靜安·臨港新業坊開園暨上海民生現代美術館入駐儀式

2019年1月17日,“靜安·臨港新業坊開園暨上海民生現代美術館入駐儀式”在上海民生現代美術館新址舉行。法國駐上海總領館總領事柯瑞宇、靜安區副區長周海鷹、中國民生銀行黨委副書記、副行長陳瓊、上海臨港集團總裁袁國華等出席了此次儀式。

活動現場

與會嘉賓共同開啟靜安·臨港新業坊與上海民生現代美術館的新篇章

活動現場,上海民生現代美術館正式宣佈入駐靜安·臨港新業坊,並將於2019年5月完成改建後對公眾開放。至此,靜安·臨港新業坊”已擁有包括上海民生現代美術館、東方傳媒技術、新創華、UFC、儒意影業、嘉美麓德、萬國體育等十多個國內外知名文化企業。

活動現場

中國民生銀行黨委副書記、副行長陳瓊致辭

中國民生銀行黨委副書記、副行長陳瓊在入駐儀式上表示,此次上海民生現代美術館入駐靜安·臨港新業坊,是一次文化産業與工業産業的對話,一次藝術與社區的對話,一次此刻與過往的對話。希望民生美術館的入駐能再次煥發老工業基地的全新活力,轉身成為上海市民公共生活的精神棲息地。

臨港集團副總裁翁愷寧致辭

靜安區副區長周海鷹致辭

靜安區副區長周海鷹在開園儀式上表示,希望靜安·臨港新業坊成為全市工業遺産保護與更新的“新範式”、文化創意企業集聚的“新高地”、上海文化品牌的“新標簽”。

法國駐滬總領館總領事柯瑞宇致辭

法國駐滬總領館與上海民生現代美術館簽署戰略合作備忘錄

活動現場,法國駐上海總領事館與上海民生現代美術館簽署了三年合作備忘錄,雙方表示將攜手推動中法兩國在藝術領域更深層次的文化交流,促進法國當代藝術創作在中國的推廣。

活動現場

開拓與深耕

相對於公共藝術資源豐富的市中心而言,此次上海民生現代美術館將目光聚焦于原上海傳統的老工業區,同時也是上海新興的住宅區域,民生美術館的入駐無疑將為當地社區注入全新的公益藝術活力。

新上海民生現代美術館外立面效果圖

整個園區在上海冶金礦山機械廠原廠房結構的基礎上進行了保護性改建,大躍進時代的工業廠房,就這樣跨越時空,轉型成為了公益的美術館。曾經的人去樓空的生産廠房,如今將因藝術而再次煥發生命活力。

新上海民生現代美術館主展廳效果圖

在新業坊園區的3號樓,上海民生現代美術館坐擁近7000平方米的場館。與美術館群落式環境相比,遷址後的上海民生現代美術館無法再依賴旅遊或群落的人流效應,而是需要一方面深耕社區,發展更多的社區型觀眾,另一方面也要深耕項目,用更高品質的展覽和公共教育活動來吸引非社區型的觀眾和優秀的藝術家。這一挑戰背後隱藏著的機遇使得一家已經運營十年的民營美術館有機會更嚴肅地思考:如何在小眾式的精英文化和開放式的大眾文化之間搭建出多元通路;如何在美術館急速擴張,而城市發展急需理性化的時期,探索文化産業可持續發展的具有示範性的實踐案例。

因此,上海民生現代美術館的開拓具有三個使命:城市空間的更新、博物館環境的提升,運營模式的創新。

新上海民生現代美術館門廳效果圖

物性與人性

城市的發展經歷了躍進式的工業化和大拆大造的營建,經歷了逃離工業和城市,回歸自然的浪漫主義情結,如今又要重新將生活的日常帶回到工業遺存。改造工業遺存、更新城市文化成為了近年來的一大趨勢。然而,這也帶來了如何重新處理物性與人性的問題。

新上海民生現代美術館二層南展廳效果圖

面對原上海冶金礦山機械廠的工業遺存,中國美術學院謝天副教授及其團隊用“知白守黑,空色有無”的設計思路與理念對美術館場地進行設計改建。“知白守黑”語出《老子·道德經》,在這裡有多層含義:從視覺上,用最簡潔的色彩襯托藝術品最豐富的含義;在界面上,用新與舊的材料和肌理來凝固我們的歷史認同;在空間情緒上,用一種靜默的態度來內化我們的情感。而“空色有無”源於佛教,此處則是對美術館空間特殊性的表達。無形叫做空,有形叫做色。對於藝術品來説,美術館即是“空”,而藝術品即是“色”,場所的“空”與“無”是因藝術品的“色”與“有”而存在。兩者有無相生,互為依存。另一方面,空間設置成沒有任何痕跡的舞臺,進而最大程度去容納藝術家的創作,去容納藝術作品,進而更準確地展現其美學的內涵,這也是美術館團隊對空間的一種基本態度。

美術館空間和工業遺存交相輝映

陌生化與日常性

早期工業遺存往往是大尺度的機械和廠房,是一種紀念碑式的存在。這對於後工業時代的市民,尤其是年輕人來説,工業遺存是一種陌生化的存在,具有獨特的吸引力。另一方面,陌生化也是諸多現當代藝術的創作手法,這或許也是很多美術館空間和工業遺存能夠交疊的重要原因。

現代美術館的一大使命則是給這些陌生化空間賦予日常性。在一個陌生化的環境裏,體驗到親切溫暖的感受,這種反差是非常有吸引力的。上海民生現代美術館一直用豐富的文化項目和公教活動來試圖平衡陌生化與日常性。如美術館的學術項目“國際藝術評論獎”、“核心筒空間計劃”和品牌公教“上海製造”以及“詩歌來到美術館”,與展覽項目齊頭並進,既有對藝術前沿的關注,又有對藝術普及的關心。而新美術館則也擁有更完善的空間設置來滿足多種功能,包括展覽區域、核心筒空間、民生美術文獻中心、多功能公教教室、咖啡館、衍生品商店等。

新上海民生現代美術館文獻中心效果圖

上海民生美術館館長甘智漪和她的團隊已經為遷址後的美術館定下了新目標,他們知道:只有通過整合資源引領文化生態,才能激發一個區域內文化産業的相關配套和發展活力。日常化的美術館將連結普通市民生活的方方面面。新民生美術館的“文獻中心”與靜安區圖書館聯合運作便是一個極佳的範例。

上海民生現代美術館經歷了十年的專業積澱,得到了政府和業界的認可:在紅坊的六年裏梳理中國當代藝術發展脈絡,如“中國當代藝術三十年曆程:1979-2010”、“中國影像藝術:1988-2011”(文化部“2011年度最佳展覽”)、“物體系”(文化部2015年全國美術館優秀展覽項目學術展覽)、“轉向:2000後中國當代藝術趨勢”等。與上海二十一世紀民生美術館整合後的上海民生現代美術館舉辦的國際群展“透明的聲音”、品牌公教“上海製造”同時入選文化部“2017年度全國美術館優秀項目”;展覽“生聲不息”入選文化部青年策展人扶持計劃;民生美術文獻中心得到了來自全國眾多藝術機構的廣泛支援,一年內已有62家藝術機構捐贈了1800余冊圖書。

2019年度上海民生現代美術館主要展覽

2019年或許註定要誕生很多文化新事物,誠如一百年前中國新文化運動為中國帶來的新思潮與新氣象。這座公益美術館的入駐將平衡地區間的文化資源,並且對城市空間做出重新定義。

當一座城市有了藝術,也就有了城市自己的語言。(圖文/馬博瀚 部分圖片由上海民生現代美術館提供)

凡註明 “藝術中國” 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內容均屬於本網站專稿,如需轉載圖片請保留
“藝術中國” 浮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註明來源藝術中國,否則本網站將依據《資訊網路傳播權保護條例》
維護網路智慧財産權。

相關文章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號:0105123 京公網安備110108006329號 京網文[2011]0252-085號
Copyright © China Internet Information Center. All

資訊|觀點|視頻|沙龍